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或将加快 试点企业扩容185倍
这是继今年6月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区域扩张后,央行对试点出口企业进行了又一轮大幅度扩容。公告表示,上述试点企业自2010年12月3日起可按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开展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出口报关手续,并享受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6日发布公告称,已联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和中国银监会联合公告,把参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出口企业从365家,大幅扩大至6.7359万家,涉及包括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等16个省、市和自治区。
这是继今年6月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区域扩张后,央行对试点出口企业进行了又一轮大幅度扩容。
专家认为,此举在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同时,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试点出口企业扩容185倍
根据央行公告,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和银监会联合审定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和云南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计6.7359万家企业参加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公告表示,上述试点企业自2010年12月3日起可按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开展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出口报关手续,并享受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
此前,第一批365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出口企业仅在上海市,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从365家到6.7359万家,试点企业扩容185倍,遍及20个省、市。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此次大幅度增加试点出口企业数量,会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又一次跨越式发展。一是试点企业数量上的急剧扩大,二是区域覆盖面更广,已经从沿海城市扩展到边境贸易地区等。
结算试点区域覆盖面更广
有监管局负责人曾表示,去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从开始到年底量确实不大,只有几十亿元,但今年上半年约706亿元,最可喜的数字是今年第三季度做到1264.8亿元,其中人民币结算占出口、进口和贸易结算的比重分别是0.44%、4.61%和2.35%。
记者从招行了解到,截至11月19日,仅招行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量就超过百亿,达到195亿元。
今年6月,央行曾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由上海市和广东省的4个城市扩大到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把境外地域由港澳、东盟地区扩展到所有国家和地区。央行数据显示,自6月结算试点扩大以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平稳较快增长。从6月到11月,各试点地区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3400亿元,是试点扩大前结算量的7倍多。
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何世红认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建立一个有一定规模的人民币结算网络是当务之急。只有先建立了这样的网络,人民币才有可能在更大的市场中与当前国际货币展开竞争。显然,这个网络正在逐步扩大。
热钱或借人民币贸易回流炒作
不过,随着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不断扩大,有质疑声音指出,大量热钱在香港囤积,可能通过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回流内地炒作。
央视近日报道称,有10万亿元热钱囤港,伺机进入内地兴风作浪,而有企业正是通过人民币贸易结算作掩饰。
有数据显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8月至10月一直以倍数上升,上升幅度令市场大感意外,与之巧合的是,10月底金管局指出清算行予香港银行的80亿元人民币贸易结算兑换额度用罄,不禁令人起疑。
对此,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日前在出席香港经济峰会上明确表示,“大量热钱在香港囤积,可能通过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回流内地炒作”的说法毫无事实根据。
他表示,流入香港的资金主要涉及股票集资活动。他强调说,香港的资金如果要投资内地,中央政府会严格把关;人民币贸易结算涉及的货币兑换全部与贸易有关,并非是用做炒作。曾荫权指出,“资金流入本身并非洪水猛兽”,关键是要有稳健的金融体制和合适的渠道来吸纳资金,要有审慎的监管制度,避免造成资产泡沫。
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可能加快
“我们必须顺时而行,不能逆理而动。”曾荫权承认,面对全球游资增加,香港要做的不是筑起水闸,对外资施加限制,因为这样与香港赖以成功的自由开放理念南辕北辙,香港一直在吸引内地和新兴市场企业来上市,就是希望有更多渠道吸纳外来资金。同时,香港拓展人民币业务可以有序推动人民币在境外流通及使用。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当日在出席峰会时亦表示,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加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令很多投资者都愿意使用人民币,资金涌入人民币市场是一个好事,但中央需要将人民币进入门槛管理好,防止政策上出现不稳定性。
至于面对全球资金泛滥,中国是否需要放缓人民币国际化,李小加认为,有货币升值的预期才会有人愿意持有人民币。换言之,目前是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好时机、不能缩(减小规模)、不能退(走回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