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预期加重 财务官如何出招
中粮创新食品(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李训洋同样明显感觉到原辅料成本大幅上涨,少数原料价格甚至成倍攀升。薛贵认为企业还要改善在建工程的管理,尤其要加强工程变更管理,通过与承包方充分议价来达到接近目标成本的目的。
无论如何,来自各方的消息都预示着通货膨胀预期在不断加重。
事实上,企业的财务官们已经切身感受到物价上涨所致的生产成本上涨压力,加上正值人民币升值、热钱涌入,而且,不少业内人士预测,明年甚至后年过高的物价涨幅对企业的影响将比今年更加凸显,财务官们应对物价上涨的挑战变得异常严峻。
供应链管理要升级
“棉花价格狂涨,供应商违约不断”、“原料一小时一个价,单位购料都必须用现款”,类似现象近日频繁发生,原料价格无法锁定让企业的财务官们心神难定。
中国福马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主要负责工程机械、林业机械和小型动力机械的生产、销售等。薛贵是该集团公司的总会计师,他已经明显感觉到钢材和消耗油料涨价正在推高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其中钢材占到企业原材料比重的70%,涨价对企业影响很大。
不断增大的成本压力是对财务管理的巨大挑战。“通货膨胀的影响应该由供应商和厂商共同分担,在供应链各环节中进行分配和消化”已被多数财务官接受。在供应链管理方面,薛贵认为,企业应该密切关注供应商的财务变化情况,从而通过“应付账款”的调节来消化成本压力,即:企业以准确把握资金支付进度来保证供应商资金链顺畅作为条件,换取一定的价格折扣。
中粮创新食品(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李训洋同样明显感觉到原辅料成本大幅上涨,少数原料价格甚至成倍攀升。李训洋认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央企”,中粮在应对通货膨胀时绝不能将压力直接转嫁给消费者,企业一方面要通过改进管理进行内部挖潜,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加强供应链管理。
“目前企业面临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较量,而是供应链之争。”在李训洋看来,企业在通货膨胀初期应尽快调整供应商结构,选择那些技术先进、质量安全有保证、资质良好、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作为供应商,这样才能够做到与厂商一起风雨同舟。而且,无论大小企业,选择供应商时都适用这个原则,“企业不能因贪图一时之利而带来永久之害。”企业成本的上升不能完全传递给下游。如果全面转嫁,则可能会导致物价全面上涨。冀东水泥吉林有限责任公司财务总监李迎军认为,在这个时候,应突出供应链管理的精细化,严格对供应商能力和品质的要求,最终达到厂商和供应商共赢。
库存管理须伺机调整
企业到底压不压货?压多少货?压哪些货?一连串的疑问都需要企业财务官动一番脑筋。
“对那些目前上涨幅度还比较小、以后价格上涨预期明显的货品,企业仍然可以继续锁定价格和数量;对那些目前上涨幅度已经很大的货品,就可以采取随行就市的进货策略,游资不会总在一个产品上长期炒作的。”不过,李训洋强调,“这一切都取决于对目前原材料市场的把握以及对其未来价格走势的研判。”
而薛贵更多地从企业今年的运营情况来调整库存。今年中国福马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的销售形势不错,企业运营效率较高,薛贵因此认为企业可以适当增加大宗物资的存货数量。对部分有上涨预期的国外原材料,则计划采取提前订货的方式来锁定价格。
陈祖友在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投资银行部担任经理,同时兼任河南农开投资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由于公司产业链较长,他对库存管理有着不一样的思路。
“企业产业链越长,通货膨胀滞后效应越明显,通货膨胀的影响消退得也相对缓慢。”陈祖友认为,企业可以在保证信用的前提下,适当延长产业链,从而放缓通货膨胀的传递速度。例如,从玉米到淀粉,通货膨胀影响的传递会较快,从淀粉到味精,传递速度会减缓,因此,企业可以适当加大玉米的库存,让产品生产后延,最终减少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
实施目标成本管理
谈及应对通货膨胀所致的原材料成本上涨,受访者均面露难色,因为企业能够采取的措施相对较少。不过,薛贵认为除了上述手段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对大型项目实施目标成本管理,严格控制新签合同价格,从而部分消化成本上涨因素,适当转移通货膨胀的压力。
目标成本管理即是通过产品最新市场定价来倒算目标成本,重点加大战略成本的管控力度和管控空间。薛贵说,企业在确定目标成本后,就要和供应商平衡采购成本,可以通过公开招标、比价招标的方式来采购原材料。由于集团下设多家分、子公司,各公司对同一材料以往可能分别采购,现在则可以探索集团范围内的集中采购,从而提高议价能力、降低采购价格,并且减少了货物的流转费用。
通货膨胀或将悄然而至。敏锐的财务官除了关注企业的正常经营外,还要看到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薛贵说,企业此时要对固定资产投资如工业园建设等做出新的预测,对原预算资金进行适当调整,重新编制预算,区分企业承担费用和企业外承担费用。
另外,薛贵认为企业还要改善在建工程的管理,尤其要加强工程变更管理,通过与承包方充分议价来达到接近目标成本的目的。
对于应对通货膨胀,薛贵认为要谨慎,因为企业往往会为了减少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而减少投资或者把供应商“压”得太狠了,从而造成不良后果。在目前对外贸易没有恢复同时人民币又在升值的情况下,薛贵强调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企业应该平衡好应对通货膨胀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系。薛贵说,企业在应对通货膨胀的同时,不要放松甚至要加强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