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收费的甜头:四大行中间业务半年增收1200亿

欧阳晓红 | 2010-09-05 00:36 588

  银行业似乎有一种诡异正在蔓延:相似的净利润增速,完全相同的盈利模式,遭遇同一个问题即核心资本充足率持续下降。  今年上半年,工、

  银行业似乎有一种诡异正在蔓延:相似的净利润增速,完全相同的盈利模式,遭遇同一个问题即核心资本充足率持续下降。

  今年上半年,工、农、中、建四大行共实现净利润2559.87亿元,显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正在大幅提升,但与此相对应的风险也在累积。

  净息差仍然是四大行的主要利润来源,这种被喻为“资本消耗型”的盈利模式正陷入 “放贷-资本充足率下降-再融资-再放贷”的循环链之中。

  一位监管层官员认为,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利率市场化呼声渐高,届时银行单靠传统存贷息差的经营模式无疑会面临生存危机。

  近年来,为拓宽单一的净息差利润线,四大行均创新中间业务。上半年四大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共计1213.07亿元,加权平均占四大行营业收入超过20%。不过,这也让四大行饱受“乱收费”的诘问与声讨。

  增长之忧

  某种程度上,靠着难以为继的资本消耗型增长,四大行实现了由规模到利润的高增长,也由此亦引发了一些连锁效应,如大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无一例外都在下降,中行因6月发行400亿元可转债,资本金得以补充,使之资本充足率达11.73%,核心资本充足率升至9.33%。

  对于资本充足率下降,几大行均将原因归咎于业务发展较快,加权风险资产增加,或者是加权风险资产增幅高于资本净额增幅。

  实际上,国有商业银行的增长模式在外界看来,无非是将从机构和个人获得的存款大部分贷给政府支持的重要行业之主要企业,用于国家支持的项目,但也有媒体指出,很多贷款其实流向了在建工厂、钢铁厂和房地产项目。银行的净息差就来自存贷款之间的利差。而利差的制定者是央行。

  “这并不说明商业银行自身的能力水平,虽说市值被列为全球银行业之首,被称作世界最挣钱的银行,但与国际大银行相比,无论是服务水平、业务创新能力还是企业内涵价值,差距都非常大。”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说。

  此外,过去5万亿不良资产的剥离,令几大行轻装上阵,即便是几大行将所挣全部利润上交用于偿还,都不及5万亿元。如果依然照此方式循环下去,还会生出新的不良贷款,累积风险。

  刘胜军认为,尽管表面看,银行激烈竞争,生存环境不容乐观,但仍处于半垄断的经营环境之中,坐享资源倾斜优势。“只要政府不放开利率、不允许外资竞争对手获得大量市场份额,所谓世界最挣钱的商业银行之称就值得商榷。”刘说。

  前述监管层人士说,在国外,银行中间业务占总收入的比重从40%至50%不等,有的甚至能到60%,显示其已走出净息差的业务模式。“特别是一些定位高端客户的私人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达60%以上,其生存之道主要是靠提供各种金融理财服务。”他说。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银行现有增长模式的确值得思考,该模式对资本的消耗很大,银行迫切面临转型。“一旦国家放开利率,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将会随之增加。”他说。

  收费之“痒”

  然而,被银行视为另一发展引擎的中间业务又引出了一系列冲击波。

  关于中间业务收费,不仅让监管层困惑、让银行高管郁闷,更让客户叫苦不迭。

  以颇受争议的跨行收费为例。据悉,目前工行已按银监会《关于商业银行服务收费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要求将现有收费服务项目分三类:第一类是由国家有关部门决定的收费价格;第二类收费标准只由商业银行提出,但需要报有关部门备案;最后是有关部门授权商业银行可以自行决定的。

  “凡是需要报经有关部门备案批准的,我们都无一遗漏地报经有关部门备案。凡是有关部门决定的收费标准,也无一例外执行了国家所规定的收费标准。”工行行长杨凯生表示,“现在剩下唯一需要讨论的,大概就是商业银行自行决定的收费标准。”

  工行根据客户(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将服务收费标准分为两类,无选择性与有选择性,即作为工行客户,既可以在工行ATM上取款,也可以选择50米之外的其他银行ATM取款。定价方面,杨凯生认为,相对不可选择的,考虑成本较多。“客户可以选择保护自己权益的方式,而工行要从能不能覆盖成本的角度来考虑定价原则。”杨凯生表示。

  不过,在杨凯生看来,如果任何一种商业模式不可持续,最终的受害者还是消费者。如果银行失去了安装ATM机的积极性,失去了发卡的积极性,对客户的服务水准便会下降。此种后果大家都不愿意看到。

  随着银行服务项目从300多种激增到3000多种,收费标准也在几年间不断飙升。据透露,目前银行收费的项目有700-800种,名目繁多。

  “也许只是不习惯市场环境的变化,客户还停留在过去免费享受银行服务的时期。不会有永远的免费午餐,商业银行毕竟要考虑自身利益。”上述监管层人士分析。

  该监管人士认为,现在的问题是,到底服务成本由谁来承担,是银行还是客户自身?客户认为,在银行存款了,就应享受该家银行的免费金融服务;而银行认为,不收费不符合市场化原则,更甚者,金融服务无法升级换代,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四大行中报显示,中间业务的高速增长已成为银行业绩一大亮点。如数据显示,上半年工行实现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369亿元,同比增长33.0%,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0.39%;建行增长最为迅猛,手续费同比增长43.68%,在1533.07亿的总业务收入中占比21.9%;农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长32%,在总收入中占比16.6%;中行手续费同比增长23%,在1330亿的总收入占比22.9%。

  四大行手续费和佣金净合计1213.07亿元,这其中客户不满的服务收费到底有多少呢?

  郭田勇认为,服务收费争议的本质还是商业银行可持续性与盈利模式的问题。理论上,商业银行为拓展新的业务渠道,改变单一利润来源渠道,扭转“资本消耗型”业务模式,遂把目光投向了中间业务,但业务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0
标签: 充足率 中间业务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