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民的福音,中国农业的警讯

刘洪 |2010-08-17 10:011230

对美国农民来说,现在最可爱的可能就是中国采购商了,急剧增加的对华农产品出口正成为美国农民增收的保障。继大量棉花、大豆涌向中国后,另

         对美国农民来说,现在最可爱的可能就是中国采购商了,急剧增加的对华农产品出口正成为美国农民增收的保障。继大量棉花、大豆涌向中国后,另一项大宗农产品——玉米正成为美对华贸易新的主打产品。按照美国方面的统计,今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玉米量就将达到120万吨。

2010年由此也将成为世界玉米行情的转折一年。《华尔街日报》就撰文指出,对于中国突然性大量进口玉米,美国玉米生产商、交易商以及农业经济学家都莫 衷一是。有的认为这不过是中国自然灾害加剧的非正常气候导致的结果,当然,更多人认为,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消耗量大幅增加是大势所趋。

按后者的分析,随着中国人变得更加富裕,必然要摄入更多的肉蛋奶禽,而这些副食品的主要饲料就是玉米,而可乐、苏打类饮料,很多也需要玉米作为原料提取甜味剂。在过去两年,中国从南到北的干旱和洪灾更使玉米种植遭受严重打击。

13亿人口的大市场就此打开了大门,美国农民自然乐开了花。中国中央电视台引述一些业内人士预计,中国的玉米进口还将大幅增加,明年可能要达到580万 吨,到2015年则可能进一步增至1500万吨。美国中西部的广袤土地,很大一部分将由此转种专供中国的玉米棒子;美国的农民,也将为“养活”中国人而日 进斗金。

这种农产品贸易的逆转,似乎是在瞬间完成。按照相关方面的数据,在过去,中国可是和美国比肩的玉米出口大国,2003年中国玉米出口量达到了1520万吨,2006年出口300万吨。

如果以上统计数据和预测数据都准确,也就是说,在短短12年内,中国将从一个玉米出口大国转化为一个玉米进口大国。其中,可能有自然灾害的因素,如果天时地利人和,中国未来可能不需要进口如此多的玉米。但这种最好的结果会发生吗?

   大豆的情况似乎就是一个例证。2009年中国大豆进口量达到了4255.2万吨,其中从美国进口达到了2180.9万吨,占进口总量的51.3%。现在已很难想象,中国不从国外进口大豆,或者不进口美国大豆,情况会怎么样。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不久前在为人民币升值辩护时说,中国已有超过一半的大豆靠进口,因此人民币升值其实也有利于国内的买家。

在全球化的时代,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因此一个经济体从另一个经济体进口一些农产品 完全正常。但对大宗农产品形成进口依赖,从长远来看,就可能会冲击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损害相关农民的权益。而且,不要忘了,在美国等许多国家,农产品一 直享受着政府的高补贴,价格方面自然更具有竞争力。

但这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一个更严峻的问题,为什么中国无法满足自身的需求,而且缺口这 么大。自然灾害、需求增加是重要因素,但这可能仍是表面的,另一个更不容忽视的原因,可能与农地面积减少有关。尽管保护基本农田在全国各地都是一条不可触 犯的红线,但在许多地方,在大力发展工业和房地产的冲动之下,这条红线变得若隐若现。据一些朋友说,在他们原来产商品粮的家乡,现在已基本没有农田可供耕 作了。

此外,拿玉米等粮食作物炼油,又让全世界面临人类和汽车争粮的问题。在南非,面包价格正开始上涨,而按照南非工会联合会的分析,价格上涨一是受俄罗斯等国小麦欠收影响,另一就是乙醇制造业对粮食作物的消耗。这一点,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粮食危机时就显露无遗。

因此,上述的玉米问题又回到了一个老问题——“谁来养活中国”。在美国人看到商机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此中的警讯。如果对进口严重依赖,一旦有一天国外突然难以供给时,怎么办?农产品不是普通的商品,它既关系到农民的利益,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战略安全。在农产品问题上居安思危、保守一点,应该更有助于 一个国家的民生福祉、长治久安。
0
标签:美国 中国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