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增长动力依然比较强劲

薛志伟 冯其予 | 2010-08-12 16:48 340

国家统计局1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尤其是部分经济指标出现增速放缓的迹象格外引人注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就此指出,我国经济目前增长动力依然比较强劲。

国家统计局1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尤其是部分经济指标出现增速放缓的迹象格外引人注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就此指出,我国经济目前增长动力依然比较强劲。 

    盛来运认为,7月份主要经济指标虽然出现了回落,但是回落的幅度并不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月份比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6月份比5月份回落2.8个百分点,回落的速度是放缓的,回落幅度明显小于前两个月。去年6、7月份工业增速分别为10.7%、10.8%,基数对7月份工业增速的影响基本不存在,而5、6月份基数影响是工业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1—7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6月份回落了0.4个百分点,这种回落都不大。

    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指出,目前部分经济指标的回落,主要是国家宏观调控主动调控的结果。举例来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月份比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70%是由于六大高耗能行业回落所引起的,而六大高耗能行业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国家从二季度以来加大了节能减排的监管力度,加大了落后产能淘汰的力度,进而对整个工业造成了下行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国家严格控制新上项目,原则上不再增加,这造成了固定资产投资有一定的回落。

    盛来运强调,我国经济目前增长动力仍然是比较强的。从发展阶段来看,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上升的阶段,投资需求很旺盛,空间也很大。同时,消费结构正处在升级阶段,正在从以吃、穿为主的生存型消费向以行和住为主的发展型消费方向发展,消费需求增长的动力也非常强劲。这些都为我国经济提供了强大的需求动力。从政策角度来看,4万亿元的投资为今年经济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政策推动力将继续保持。

    另外,投资内生增长动力有所增强。今年的投资有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就是在政府政策的带动下,民间投资有启动的迹象,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长幅度超过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幅度。此外,国家后续项目的投资计划,如西部大开发、多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等,都会带动投资的增长,所以投资后劲还是很的。 

    盛来运就此总结认为:“我国目前正处在由经济较快增长向稳定增长过渡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速度适当回落有助于防止经济偏快转向过热,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7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986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9%,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指出,从整体上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仍较快增长,但增速回落,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趋势基本吻合。

     7月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首先是第二、三产业投资增速有所回落,第一产业投资增长加快。1—7月,第一产业投资207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9%,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50875亿元,增长22.1%,回落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66912亿元,增长27.4%,回落1个百分点。 

    其次,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1—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2386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7.2%,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

    三是投资资金来源增速继续回落。1—7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14560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2%,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6675亿元,增长10.4%,增速加快1.8个百分点;国内贷款24257亿元,增长23.3%,增速回落1.5个百分点;利用外资2347亿元,增长1.5%,上半年为下降2.2%;自筹资金89570亿元,增长31.3%,增速加快0.6个百分点。

    四是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趋稳。1—7月,城镇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0851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8%,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204839个,比去年同期减少877个,比上半年增加29688个。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417309亿元,增长27%,增速与上半年持平。

    专家分析,地方投资的快速增长是推动投资快速增长的首要因素。今年以来,各地区加大投资的积极性依旧较高,1—7月,地方项目投资11062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3%,比城镇投资增速高1.4个百分点。同时,投资资金来源快速增长也为投资快速增长提供了保障。1—7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14560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2%,增速比城镇投资快3.3个百分点。

    此外,民间投资快速增长成为一个突出亮点。为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和措施,在政策带动下,民间投资得到快速增长。1—7月份,民间投资(指城镇投资中扣除国有及国有控股、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增长31.9%,增速比城镇投资快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城镇投资的比重为52%,比去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
 本期数据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本报北京8月11日讯记者冯其予、实习生解迎春报道: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比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0%,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

     7月份,39个大类行业全部保持同比增长,503种产品中有413种产品同比增长。其中,天然原油1722万吨,增长6.4%;发电量3776亿千瓦时,增长11.5%;粗钢5174万吨,增长2.2%;水泥16492万吨,增长16.6%;汽车134.2万辆,增长17.1%,其中轿车67.7万辆,增长9.7%。

    此外,7月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1%,比上年同月提高0.2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7716亿元,同比增长27.9%。

    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3%

    本报北京8月11日讯记者冯其予、实习生徐静报道: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涨幅比6月份扩大0.4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3.2%,农村上涨3.5%;食品价格上涨6.8%,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3.6%,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3%。

     7月份,八大类商品价格六涨二降,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8%,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6%,衣着类价格同比下降0.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3.3%,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0.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1.1%,居住价格同比上涨4.8%。1—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比上半年扩大0.1个百分点。

     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4%。其中,城市上涨0.4%,农村上涨0.3%;食品价格上涨0.9%,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上涨0.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7%。与6月份相比,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9%。

    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9%

    本报北京8月11日讯记者冯其予、实习生杨扬报道: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53亿元,同比增长17.9%,比6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922亿元,同比增长18.2%,与上半年增速持平。

    今年7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655亿元,同比增长18.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98亿元,增长16.1%。7月份,餐饮收入1414亿元,同比增长18.2%;商品零售10839亿元,增长17.9%。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4551亿元,增长26.0%。

    前7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9%

    本报北京8月11日讯记者冯其予、实习生赵薇报道: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7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9866亿元,同比增长24.9%,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49490亿元,增长20.1%;房地产开发投资23865亿元,增长37.2%。

    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1—7月份,中央项目投资9242亿元,同比增长10.4%;地方项目投资110624亿元,增长26.3%。

     1—7月份,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8.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2.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7.4%。

    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及到位资金情况看,1—7月份,累计施工项目337761个,同比增加28847个;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417309亿元,同比增长27.0%;新开工项目204839个,同比减少877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08513亿元,同比增长26.8%。1—7月份到位资金145605亿元,同比增长28.2%。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10.4%,国内贷款增长23.3%,自筹资金增长31.3%,利用外资增长1.5%。

 我国房地产市场保持稳定

    近几年来,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3%,涨幅比6月份缩小1.1个百分点;环比与上月持平。销售价格同比继续上涨,但涨幅回落。同时,房地产投资高速增长,商品房销售又增幅回落。如何认识当前错综复杂的房地产市场呢?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1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就当前房地产方面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

    部分城市房价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1—7月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显示,7月份当月房地产价格环比持平。这种状况符合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的价稳量跌的现实。房地产调控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取得了积极成果,最大的成果就是房地产价格、特别是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7月份,房地产价格虽然从全国角度来说是持平的,但是在主要的一线城市环比是下降的,像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这五个一线城市房地产当月的价格环比是下降的,分别下降了0.4%—0.6%。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由于以前房地产价格比较低,所以近期有所上升,这样全国房地产价格是持平的,这也是国家房地产调控取得的一个成绩。

    房地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

    数据显示,今年1—7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3865亿元,同比增长37.2%。房地产的投资保持高水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2009年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表现较好,房地产商加大了房地产的开发力度,推出很多新的楼盘。这种建设项目建设周期较长,所以后期还需要增加投资。另一方面,跟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有密切关系。中央提出要打击房地产的囤地和捂地行为,房地产占用的土地必须在一定期限之内进行开发,否则政府有权收回,这样房地产商加大了土地开发的力度。从另外一个指标上也可以看出,今年1—7月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高速增加,达到9.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7.7%。

    待售面积不等于空置面积

    商品房待售面积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已竣工商品房中至报告期尚未售出或出租的面积,住房空置面积是指某一时点上已经售出但实际无人居住的住房面积。可见,房地产的待售面积和空置面积不是一个概念。国家统计局以前发布的是房地产的空置面积,容易让读者与空置不用这样一种状态相联系,但是不符合目前房地产企业的库存留存的状况,所以比较准确的口径是待售面积。根据这样的情况,国家统计局对自身的统计调查制度进一步改进,把原来公布的房地产空置面积改为待售面积,以后房地产有关企业的统计制度将发布待售面积的数据。

 抑制物价上涨因素影响大于推动物价上涨因素———

    全年物价预计将维持基本稳定


    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3.3%。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分析认为,抑制物价上行的因素影响大于推动物价上升因素,全年物价将维持基本稳定。

     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3%,环比上涨0.4%。1—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

    从环比看,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六涨一平一降,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受食品价格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的影响,两类价格分别上涨0.9%和0.8%。   从同比看,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六涨二降。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受翘尾因素的影响。在7月份同比增长3.3个百分点中,有2.2个百分点是由翘尾因素形成的,另外1.1个百分点是由新涨价因素引起的。二是在新涨价因素中,主要因素是食品价格上涨带动。7月份,我国从南到北天气多变,洪涝灾害比较严重,造成蔬菜、粮食、鸡蛋等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鲜菜价格上涨了22.3%,粮食价格上涨11.8%,肉禽及其制品上涨4.1%。特别是在7月份,猪肉价格有比较大的上涨。食品价格上涨对新涨价因素的贡献在70%左右。

     7月份,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4.8%,涨幅比6月份回落1.6个百分点;7月份,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5.7%,涨幅比6月份回落2.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2.1%,涨幅比6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

    从月度环比价格变动看,工业品出厂价格呈下降趋势。7月比6月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0.4%。

    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指出,PPI回落的主要原因一是基数影响,去年同期基数带来的滞后影响逐月减弱;二是除煤炭价格涨幅进一步扩大外,其余重要生产资料价格涨势趋缓。原油和成品油价格涨幅明显回落;受铁矿石和生铁等原材料价格有所下降,钢材主要产品需求趋弱的影响,钢材价格涨幅继续回落。

    关于物价后期的走势,盛来运认为当前的物价上涨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既有推动物价上行的原因,也存在抑制物价继续上涨因素的影响。上行因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现在农产品价格变化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随着国际小麦的减产,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市场会产生一定的刺激;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工资成本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传导到消费价格。

    同时,影响CPI价格下行的因素也很多。第一,经济适当的回调,工业和投资增速等的回落会影响CPI下行。第二,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通胀预期的管理,银行信贷M2增速7月份继续减缓,7月份当月增长17.6%,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另外,相关部门也非常重视市场秩序的管理,对一些影响市场价格的行为进行监管,通胀预期管理的效果明显。第三,生产环节价格的下降,涨幅的回落会对后续产品的传导压力有所缓解,对CPI的传导也会减弱。如PPI7月份比6月份涨幅回落了1.6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也回落了2.3个百分点。

    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8月份以后,物价的翘尾影响将减弱。6、7月份翘尾影响是2.2%,8月份的翘尾因素会回落到1.7%,9月份是1.3%,翘尾因素的减弱将对CPI下行产生直接的影响。

    此外,从粮食总量供求来看,前6年我国粮食连续丰收,今年夏粮虽然略有减产,但仍然是丰收年,所以粮食总的供求格局没有改变,粮食库存保持在安全线上,这是我国粮食价格乃至整个CPI基本稳定的保证。

    盛来运指出,综合这些影响,总的判断是抑制价格上行的影响可能要大于推动价格上升的影响,全年物价将维持基本稳定。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