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黄金投资的四大市场逻辑
前两天,央行牵头,包括发改委在内的六大部委联手发布了一个促进黄金市场开放的“若干指导意见”。
前两天,央行牵头,包括发改委在内的六大部委联手发布了一个促进黄金市场开放的“若干指导意见”。
举其大义,该“指导意见”释放出中国进一步开放黄金市场的强烈信号。
市场层面,这个政策在国际黄金冲高遇阻、后市迷茫的背景下给国际投资人打下一剂兴奋剂——消息甫出,国际金价持续几天保持回升态势。
我看了看,“若干意见”虚的少,实的多,给市场的信号清晰有效。
比如,提出“推动境外机构参与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买卖”;比如“鼓励银行开发人民币报价的黄金衍生产品”等。
从表面上来看,这项新政有助于让内地黄金市场国际化,有助内地金价与国际金价接轨。
而换一个角度,则有其深刻的市场背景。
其实,现在中国内地金价和国际金价之间,基本呈现价格同向联动格局,所以价格“接轨”并不是主要目的。此番进一步的开放,更会从体制上给中国黄金市场的未来奠定良好基础。
笔者粗略算算,恐怕有四点理由来解释这一轮的黄金市场开放的市场逻辑。
首先,这是当下中国分散投资的需求体现。
其次,进一步开放黄金市场,是抵御通胀压力的内在要求。
其三,鉴于黄金市场和汇率的紧密关联,这一轮改革举措更是完美配合了当下更为重要的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
最后,这也是中国银行体系逐步国际化的重要步骤。
先说说中国黄金市场的自身要求。
应该说,中国黄金市场的开放,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更早以前的黄金投资管制无需再提。2001年,中国成立了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自2008年起亦推出黄金期货买卖。然而,中国的黄金出入口并非自由买卖,加上人民币资本项目下未可自由兑换,所以中国黄金市场可说是一个相对封闭、由境内居民参与的市场。
此番开放,重点就是要推动境外机构参与上海黄金交易所进行交易同时允许境外合格金锭提供商向上海黄金交易所提供及格金锭。这从供求两面都增加中国黄金市场的深度。此外,通过引入国际参与者,可扩大内地黄金市场的交易量,极大激活市场流动性。
由这个黄金市场的自身发展要求,进一步可以看到笔者上述的其他目的。
现在,黄金投资抵御通胀压力已成为常识,随着7月份CPI公布日期的来临,随着实际物价水平的提升,黄金投资对缓冲普通居民的通胀预期意义重大。
必须承认,当前黄金市场已走到历史高位,就投资收益而言,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领域,但它对分散中国人的投资风险却好处多多。
从投资组合的角度看,黄金非常有利于减小投资组合的波动性。由于国际市场上黄金价格是以美元作为标价工具的,当美元疲弱时,黄金价格往往相对上扬,黄金成为对冲美元风险敞口的一种工具。要知道,中国现在手握大量的美元资产,扩大黄金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对于释放美元资产的风险压力十分有利,这和近期中国再次启动的汇改有着紧密的联系。
那么,进一步开放黄金市场对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又有何好处呢?银行积极发展黄金业务,对客户、自身和市场,可实现三方共赢。黄金市场是与货币、证券、外汇市场并列的四大金融市场之一,而黄金期货是黄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际市场经验来看,商业银行是黄金期货市场的重要的参与者,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国内商业银行需要更多地从不同金融市场获取主动,积极获取新的业务手段其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笔者以为,进一步开放黄金市场并非孤立的一次市场改革,如果投资者把此举措前后的金融市场加以综合考虑,则必然会从这样变化中抓住更多更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