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终于摘了“火炉”帽
南京火炉确实名不副实,早就应该摘了。
新“四大火炉”没有南京
全国近10年来高温总数列前十的城市,传统的“火炉”江苏省南京市没进前十名。消息并非来自权威部门,而是央视主持人宋英杰的博客说的,但影响力却不小。
“南京火炉确实名不副实,早就应该摘了。”8月4日,江苏省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周曾奎对此给予回应。
周曾奎说,他曾经参加了一个课题组,对南京1905年有气象资料记载以来的100年夏季气温作了一个梳理,发现南京最热的时候是上世纪30年代 到60年代,其中1934年出现了史上最高气温:42℃。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06年,与历史同期相比,南京高温日数偏少、高温极值偏低。
江苏省气象台副台长魏建苏说,随着全球变暖的大趋势,近年来南京冬季气温和年平均气温上升,但夏季气温反而走低。21世纪南京的最高气温记录是 2003年8月2日的40℃,之后最高气温一直徘徊在36℃—38℃。而在上世纪50—60年代,往往10年会出现3—4个“热夏”,一年里会有20天甚 至30天的高温日,60年代出现两次40℃以上高温。
“老中青”三代人的经历
1958年8月,王劭从北京转业,到南京后大吃一惊。北京的三伏只是白天热,夜里可以盖被子;南京人都睡在露天,竹床被汗水沤得发红。老王的儿子刚出生,一觉之后,席子上完完整整一个小人儿的汗印子。
30年后的一个夏夜,老王的晚辈庾康初到南京,眼前的一幕和当年老王看到的没啥变化。1993年单位分房,他买了台窗式空调,在同事中引起一阵轰动,幸福指数简直爆棚。
今年,庾康的晚辈小朱来南京工作,朋友提醒她,南京是“火炉”。“我吓得差点都不敢来。”令小朱惊讶的是,南京“很清凉”,有一段时间,“晚上睡觉不开空调”。这两天才多少有了点“火炉”的感觉,但也没传说中那么可怕。
“热岛效应”逐步消解
负责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南京工业大学蒋伶教授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3次城市总体规划中,南京都把疏解老城人口、建设量,建设多中 心、开敞式的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指导方针,科学规划和实施。如今,南京一主城、三副城和若干新城跳跃布局,之间被紫金山、长江、秦淮河等山水资源隔离 ——“表面温度”自然会降低。
南京历史上电、气、化、特四大支柱产业集聚在老城和东北郊,不但消耗了大量“热源”,也排放了很多“废热”。2001年,南京实行“三集中、一 疏散”——城区工业企业要么搬迁,要么置换为三产项目,要么变身为“都市产业园”,东北郊数百家化工企业搬迁。随着“清洁城市”改造,城市用能过渡到电、 气为主,城市“热环境”得以改善。
城市不易散热,但通过导风廊道可以加快城郊“热交换”。南京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工委书记陈雷介绍,南京夏季主导风向东南、东风,冬季主导风向东 北、东风,因而规划“顺着”主导风向,利用周边丘陵河谷,建成七八条绿色廊道,这些廊道宽的三四公里,窄的也有一两公里,限建建筑,种植林地,形成开敞空 间和城市“导风带”。
此外,城市通过绿地建设也可以吸收“热源”,改善小环境。陈雷介绍,2003年以来,通过“绿色南京”建设,南京形成一带、两廊、六楔、三环 “环网相连”的绿地系统,长江、秦淮河、明城墙、绕城公路两侧形成宽阔的绿化带,紫金山、幕府山大面积复绿,市区公园从40个增加到62个,城区市民步行 300米就有一块绿地。如今,南京市区绿地率已达41.7%,绿化覆盖率46.12%,人均绿地面积13.2平方米,比上世纪90年代增加了30%以上。 地图上,绿色的山林、绿地把南京城包围浸润了,城市热环境也被绿化了。(据《新华日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