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我就关注老百姓能否拿到捐款
仅两个月,曹德旺就捐款达10亿元,全部为其个人财产。他创造了中国慈善史上个人捐款数额的新纪录。
6月2日的福建省福清市,淅沥的小雨和不时吹过的海风,使这里似乎还处于初春。中国头号汽车玻璃生产企业福耀集团总部大楼内,明亮而温暖,非常舒适。这座大楼的主人曹德旺,无论谈及幼年时的苦难还是中年后事业的辉煌,始终平静、淡然。
2010年4月20日,在中央电视台的玉树赈灾晚会上,高高举起的“曹德旺曹晖1亿元”的牌子,创造了中国慈善史上个人捐款数额的新纪录。5月 下旬,他向西南五省区旱灾地区捐赠2亿元,用于帮助受灾群众;向福州市捐赠4亿元,用于修建图书馆;向老家福清市捐赠3亿元,用于公益事业……仅两个月, 他的捐款就达10亿元,全部为其个人财产。
采访结束后的那天中午,记者前去与他告别,他的餐桌上只有一盘炒花生米、一盘炒菜花、一小碗蛋羹和一份地瓜粥。
“我就关注老百姓能不能拿到钱”
两天前,曹德旺还在云南旱灾灾区。农民出身的他,对受灾农户的处境怀着深切的同情。“土地干裂很厉害,农作物只能收上两三成。有官员说,农民收 入基本不受影响,因为农产品涨价了。那不是事实!”他提高了声调,“价格确实涨了几倍,但是农作物如果都卖出去,农民自己吃什么呢?”
曹德旺是带着2亿元去西南五省区的。他希望这些捐款能直接发给重灾区的10万个农户,每户2000元。但作为“资深”捐赠人,他没有轻信哪一家慈善机构。
经过多轮谈判,曹德旺与中国扶贫基金会达成了一份“苛刻”的合作协议:中国扶贫基金会负责善款的下发和项目的执行,曹德旺负责组织监督委员会和新闻媒体,对项目的执行过程和资金用途进行全程监督。
如果在抽样检查中,未收到善款的农户比率超过1%,曹德旺可要求中国扶贫基金会赔偿同等数额未发放的善款;如果在2010年11月30日后,还 有捐赠款没有发放到户,这些善款将由曹德旺全部收回;中国扶贫基金会可从2亿元善款中抽取3%的管理费,而不是国家允许的捐款总额的10%。
“有人说,云南人爱喝酒,可能不吃饭也要去买酒。我就说,买酒也需要啊,起码嘴巴需要。我多给点钱,买点下酒菜吧!”曹德旺的要求很简单,就是 一定要“捐款到户”。灾区的一个村委会决定将每户收到的2000元善款集中起来,用于修建大家都需要的公共水渠,村民们对此没有异议。但扶贫基金会认为, 这“不符合捐款协议的规定”,因此没有执行。
曹德旺说:“很多人把钱捐给慈善机构,主要是为了博得名利。他们不在乎钱是不是能落到受捐者手上。我可能更认真一点,就是关注百姓能不能拿到钱。”
“钱有捐完的一天,所以捐股权”
1998年夏,长江流域遭遇特大洪灾。当时,曹德旺捐出了他人生中的第一笔善款300万元。从此,他的捐款清单不断拉长,至今已经累计约13亿 元。钱捐了,事情办得怎么样?一贯喜欢“较真”的曹德旺心里很不踏实。在我国内地,捐款方式有两种——要么直接捐给慈善机构,不用再过问结果;要么将款项 直接捐给受捐人,但需交纳税金,且相关工程或项目执行需由捐款人自己落实。
为了让捐赠落到实处,真正起到作用,他选择亲自实施捐赠项目,自己设计、施工,自己找工程队修路、修桥、盖学校、建公园。干得多了,他竟然又多了一项“专长”:对各种项目实施的细节和成本等都烂熟于胸。
“建造福州图书馆的事情,政府出地,我出4个亿。他们原来只设计了9层,我说不对!光《四库全书》就要放4层,加上‘世界文学’一层,‘工 业’、‘农业’、‘经济’占3层,‘少儿读物’、‘视频’、‘音乐’各1层,这就10多层了。我还建议地下一层做成商场,收入用于支持图书馆的运营……” 他是真心要自己的慈善事业具有可持续性,连设计和运营都考虑到了。
随着慈善事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曹德旺无力再亲力亲为,他萌发了创立慈善基金会的想法。在我国内地,慈善基金会分为公募和非公募两种形式,企业的 慈善基金会属于后者,无权向社会筹集捐款。2009年,曹德旺宣布,将捐出其家族所持福耀集团下辖的福耀玻璃股份公司70%的股份(当时市值43.8亿 元),成立“河仁慈善基金会”。河仁,是他父亲的名字。他的想法是:“我可以把钱全捐出去,但是毕竟有捐完的一天。如果我把股权捐出去,一年分红就有2亿 到3亿元。那样的话,我踏踏实实做企业,负责赚钱,基金会负责花钱就行了。”
然而,这种形式当时在我国内地还没有先例。曹德旺的申请被送到了北京,由民政部、国税总局、证监会、财政部等多个部委协同审批,其间遇到了很多 困难。几个月后,他不得不改变策略。“我们先拿2000万现金注册成立基金会,然后批文上注明我同意个人捐赠5.9亿股(当时市值32.45亿元)福耀股票给‘河仁基金会’。”
“这两天就能拿到批文啦!”曹德旺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旋即,他收起笑容感慨道:“中国的慈善事业,准入门槛太高,监管门槛又太低。国家应该立法,成立专门机构,对基金会和捐款人都进行严格的监管。”
“人可以死,但信用不能死”
曹德旺1946年生于福建福清,出生不久就被母亲带到上海。“我父亲生意做得不错,曾经是上海著名的永安百货的股东,后来由于时局动荡,父母决定举家回到老家福清。回来的时候,我们全家人坐船,全部财产放在一条货船上。不想人上了岸,货船沉了!”从此,曹家一贫如洗。
母亲每天只能勉强做两顿饭,饥饿,是他童年时最深刻的记忆。他还记得母亲柔声的鼓励:“要抬起头,要微笑,要有骨气,有志气!”每天傍晚,他用 一毛钱给父亲打回一斤地瓜烧酒,然后坐在一旁,听父亲回首往事,“他叫我用心做事。他说,‘人可以死,但信用不能死。’这些对我以后做生意很管用。”
他很喜欢读书,但14岁时就不得不辍学回家。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他和父亲冒着被扣上“投机倒把”罪名的风险,“做起了生意”。父子俩从福州和福清买来烟丝和水果,到小镇上卖。每天凌晨3时,他就骑着自行车出去批货,忙碌一天才能挣两块钱。
1983年,37岁的曹德旺承包了镇上一家连年亏损的玻璃厂,并立下“军令状”:一年上交6万元。当时,没人相信他能做到。但结果是,他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人工资和工作效率,到年底竟然实现盈利20万元!
那时的中国,开始有了进口汽车,却生产不了汽车玻璃。“我当时就想生产出一块中国人自己的汽车玻璃。”他通过购买上海一家企业的旧图纸,加上请教专家,硬是攻克了技术难题。1985年,曹德旺的工厂投产半年就赚了70万元!
1987年,曹德旺集资成立了中外合资“福建省耀华玻璃工业有限公司”,这就是福耀集团的前身。
1991年,福耀集团成为内地首家上市的民营企业。如今,福耀集团总资产超过90亿元,在福建、吉林等地开办了现代化的生产基地,员工总数达1万多人,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汽车玻璃生产企业,产品取得了奥迪、大众、宾利、奔驰等诸多国际知名汽车厂商的认证。
自2010年起,曹德旺将退居二线,只负责把握发展战略,企业管理的任务交给以他儿子曹晖为首的接班团队。
“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在铸就未来”
环球人物杂志:您过去拼命干活就是为了挣钱,现在有了钱为什么想到要给别人?
曹德旺:我在年轻的时候吃过太多苦,知道穷是什么滋味。现在对我来说,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一种责任。
环球人物杂志:您用什么办法发现“需要帮助的人”?
曹德旺:各种办法吧。就像我在报纸上看到四川那边有一座桥,十几年都没修好,成了烂尾桥,最惨的是两个小兄弟从那里经过,跌下去摔死了。据说桥 没修起来是因为没有钱。我想,这桥我不给他们修,不知什么时候才能修好。我就马上拿出1000万去做这个事,要求我的人亲自去当地办好。
环球人物杂志:您对您的孩子的期待是什么?
曹德旺:第一不要有不良习惯,第二做事要力所能及。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在铸就未来。
环球人物杂志:您觉得成功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曹德旺:成功首先是有健康的身体,然后拥有自由的生活和体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