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企业身份变革 加工贸易新政呼之欲出
2010-07-12 22:03325
一场企业身份的变革正在珠三角拉开。
近日喧扰业界的加工贸易新政之变,对早已风雨飘摇的“三来一补”企业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正在把“三来一补”企业转型潮推向新的高潮。
“以后来料加工这种贸易形式可能就不存在了。”东莞日富电子塑胶制品厂总经理崔承虎说,“现在身边的来料加工企业基本都在向三资转化。”
面对企业对加工贸易新政的诸多猜测,商务部7月1日至2日在苏州召开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工作座谈会,给大家派了一颗定心丸。
会上,商务部官员再次肯定了加工贸易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也强调了随着合资、合作和独资法的出台以及来料加工政策的不断完善,外商应该更多的以三资企业形式发展加工贸易。
企业变身
“自从工人工资上涨,薄薄的利润又被压掉了一块。”在崔承虎看来,本来就有些喘不过气来的加工贸易企业,现在基本处在保本的境地。
“现在大家都在传,加工贸易的政策可能会变。”崔承虎说。崔承虎的公司是一家日资企业,厂房占地面积有1万平方米,坐落在东莞市常平镇土塘裕隆工业区。企业们都在担心,之前针对“三来一补”的各种优惠将不复存在。
“来料加工这种贸易形势可能不久的将来就消失了。”崔承虎说。
此猜想绝非空穴来风。
6月22日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中国出口的406种税号的商品将取消出口退税。而且企业层面都在传加工贸易禁止目录即将扩大,纳入的产品不再享受进出口保税的优惠,且这一政策出台的时间点也在逼近。
在日富这样的企业看来,转三资企业是早晚的事情。“三来一补”没有法人身份,不能内销,已经成为日富经营最大的障碍。
“正好现在政府有优惠政策,来料加工企业可以就地不停产转型三资企业。”崔承虎说,“所幸就赶紧转了,现在给人家做代工的利润越来越薄。”
他一个朋友刚刚成功地将原工厂部分未到期解除监管共计5500万港元设备以不作价方式转入了新的独资企业,为公司节约了近1700万元的税金。这也是优惠政策中的一项,来料加工的设备一般都是外商以不作价的方式提供的,免税进口。按之前的规定,设备分监管期内、监管期外,设备超过5年为自动解除监管,未达到5年的设备解除监管需补税。
2007年7月23日,国家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新一批增加了1853类商品的 《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犹如一场小地震,加速了企业“变身”。
天有不测风云,此后不久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随着政策的回调很多待转的企业又都退了回去。
崔承虎的朋友常先生在上一波中转成了独资企业,2007年底完成操作,注册资本400万美元,投资总额500万美元。从转型运行到现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成本方面常先生算了一笔账:
首先是企业有了自理报关权。这样就方便操作海关各项业务,不再受限于需要委托报关行(报关组)代理报关,每年节省的代报费就有21万-35万元。
相应的,转为独资企业以后,还可以享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给予的补助。例如国内外市场开拓、展览推销资金补助、研发经费补助。
“独资企业用于展览会的每年开支约100万元,就可以申请资助大约40万元,这是来料加工厂不可能享有的。”常先生说。
还有就是国内购买原材料增值税发票可用于免抵退税,现在厂每月约有300万国内购买原材料,每个月的退税就有30万-51万元。
这样算下来,每年节省的开支有几百万元。
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东莞市共受理1011家来料加工企业办理了转型手续。今年,东莞开展了 “三个1000”工程,其中之一就是推动1000家来料加工企业由“非法人企业”转为“法人企业”。
这种做法正在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点城市纷纷效仿。
企业“变身”之后,再继续代工生产的同时,大都加大了内销市场的开拓,并有了自创品牌的意向。
“以后来料加工这种贸易形式可能就不存在了。”东莞日富电子塑胶制品厂总经理崔承虎说,“现在身边的来料加工企业基本都在向三资转化。”
面对企业对加工贸易新政的诸多猜测,商务部7月1日至2日在苏州召开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工作座谈会,给大家派了一颗定心丸。
会上,商务部官员再次肯定了加工贸易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也强调了随着合资、合作和独资法的出台以及来料加工政策的不断完善,外商应该更多的以三资企业形式发展加工贸易。
企业变身
“自从工人工资上涨,薄薄的利润又被压掉了一块。”在崔承虎看来,本来就有些喘不过气来的加工贸易企业,现在基本处在保本的境地。
“现在大家都在传,加工贸易的政策可能会变。”崔承虎说。崔承虎的公司是一家日资企业,厂房占地面积有1万平方米,坐落在东莞市常平镇土塘裕隆工业区。企业们都在担心,之前针对“三来一补”的各种优惠将不复存在。
“来料加工这种贸易形势可能不久的将来就消失了。”崔承虎说。
此猜想绝非空穴来风。
6月22日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中国出口的406种税号的商品将取消出口退税。而且企业层面都在传加工贸易禁止目录即将扩大,纳入的产品不再享受进出口保税的优惠,且这一政策出台的时间点也在逼近。
在日富这样的企业看来,转三资企业是早晚的事情。“三来一补”没有法人身份,不能内销,已经成为日富经营最大的障碍。
“正好现在政府有优惠政策,来料加工企业可以就地不停产转型三资企业。”崔承虎说,“所幸就赶紧转了,现在给人家做代工的利润越来越薄。”
他一个朋友刚刚成功地将原工厂部分未到期解除监管共计5500万港元设备以不作价方式转入了新的独资企业,为公司节约了近1700万元的税金。这也是优惠政策中的一项,来料加工的设备一般都是外商以不作价的方式提供的,免税进口。按之前的规定,设备分监管期内、监管期外,设备超过5年为自动解除监管,未达到5年的设备解除监管需补税。
2007年7月23日,国家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新一批增加了1853类商品的 《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犹如一场小地震,加速了企业“变身”。
天有不测风云,此后不久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随着政策的回调很多待转的企业又都退了回去。
崔承虎的朋友常先生在上一波中转成了独资企业,2007年底完成操作,注册资本400万美元,投资总额500万美元。从转型运行到现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成本方面常先生算了一笔账:
首先是企业有了自理报关权。这样就方便操作海关各项业务,不再受限于需要委托报关行(报关组)代理报关,每年节省的代报费就有21万-35万元。
相应的,转为独资企业以后,还可以享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给予的补助。例如国内外市场开拓、展览推销资金补助、研发经费补助。
“独资企业用于展览会的每年开支约100万元,就可以申请资助大约40万元,这是来料加工厂不可能享有的。”常先生说。
还有就是国内购买原材料增值税发票可用于免抵退税,现在厂每月约有300万国内购买原材料,每个月的退税就有30万-51万元。
这样算下来,每年节省的开支有几百万元。
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东莞市共受理1011家来料加工企业办理了转型手续。今年,东莞开展了 “三个1000”工程,其中之一就是推动1000家来料加工企业由“非法人企业”转为“法人企业”。
这种做法正在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点城市纷纷效仿。
企业“变身”之后,再继续代工生产的同时,大都加大了内销市场的开拓,并有了自创品牌的意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