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阻碍新医改:是不是钱的问题

2010-06-24 10:01 842

  新医改启动已倏尔一年。  2009年4月6日,中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正式吹响了新医改的号角。  同年8月底,基本药物制度

  新医改启动已倏尔一年。

  2009年4月6日,中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正式吹响了新医改的号角。

  同年8月底,基本药物制度推出,并于年底开始实施,计划于今年上半年扩展到全国60%的基层医疗机构;今年2月初,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 意见出台,16个国家级试点城市同时开展不同侧重的试点;与此同时,医保扩面提质的工作也在不断地推进。

  一眼望去,新医改的部署全面覆盖了医疗保险制度、医院管理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这三大关键领域,“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气势逼人。统计数字显示, 新医改第一年的投入即达3900亿,超额完成“三年8500亿”的目标任务。

  然而也恰恰是在一周年之际,暴利1300%乃至2000%的天价药品频现,医保药品突击涨价,基本药物制度也因补偿不足而陷入困境。新医改的肇 始之因“看病难、看病贵”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周而复始。谁阻碍了新医改继续向前的步伐?

  是不是钱的问题?

  东部沿海某省会城市早在国家有关指导意见出台之前的1月份就确定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院,然而半年过去,改革未见丝毫动静。该市卫生局改革办负 责人告诉记者,主要是在和财政“讨价还价”。据测算,3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共需补偿80多亿元,每年的投入超过26亿元。这相当于该市年财政收入的 10%、全年GDP的6%。

  对比一下全国的数字,就知道上述目标有多难实现:2009年中央财政卫生投入1277亿元,占中央财政总支出的2.9%,中央和地方政府卫生总 投入为3900多亿元,仅占GDP的1.16%。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政府预算卫生投入为4439亿元,仅比2009年政府财政支出增加0.1个百分点。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认为,卫生投入比例不明显提高,医改的蓝图难以实现。他认为,今后3年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应不低于政府财政预算的5 %—8%,并应立法作为长久保证。

  江苏省镇江市卫生局局长林枫认为,政府投入当然非常重要,但另一方面,资金面的相对紧张就须在制度设计和运作监管等方面下功夫。镇江的卫生事业 年均投入只有2亿元,但是作为全国医保试点城市,靠创新率先做到了制度并轨和医保全覆盖。

  陕西神木更是以一年多的实践佐证了这一点——改革一年来,神木每人“免费医疗”的花销是330元,完全在政府财政支付能力许可的范围之内。

  卫生部部长陈竺认为“大概1/5的县都可以做起来”。前民政部官员王振耀算过一笔账:如果全国都按照神木的标准实行公费医疗,只需4300亿就 可以完成——较之于目前每年7万亿的财政收入,这只能说明“有了钱不会花”。

  引进社会资本被诸多公立医院视为一条突破之路,但此次新医改从一开始就否定了这种可能。江苏省医院管理协会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分析,卫生部此举 是想倒逼财政部,多拿出钱来补偿公立医院。“教育投入还有(占GDP)4%的立法保障呢。”多位卫生界人士都曾提出,希望能享有“国民待遇”。

  错综复杂利益局

  “不搞‘以药养医’,医院怎么活下去?”位于南京的一家省属三甲医院院长直言不讳地反问。据介绍,南京鼓楼医院的药占比号称全省最低,为 46%。这种局面短时期难以扭转,而且15%的固定加成率,使药价越高越受大医院青睐。

  江苏省医药商业协会的会员企业反映,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实施后,江苏省规定三级医院也要参照执行,即基本药只能在其中标价基础上顺加15%来 卖。这大大低于三级医院以前执行的价格,于是他们就向药品中间商转嫁压力,要求继续保持以往的“返点率”。

  “利润的40%—60%都给了医院,再由院方和药师、医生分成。”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药品流通业人士向记者抱怨,不然即使中标了,医院不用你的 药,损失更惨。

  据了解,药品生产行业的平均毛利只有3个点,10%都是高的。那些“天价药”的暴利,都被流通商和大医院瓜分了。

  但实际上,药品生产企业也不是“局外人”。为了保证自己的药进入医保目录,他们就要四处“活动”。一位跨国药企人士透露其中“诀窍”:进国家目 录很难,一般都是想办法进入省级增补目录,这样效果是一样的,但“搞定”省级层面的人员要容易不少。

  另一方面,由于医保目录药物,特别是基本药物的价格相对被压得较低,生产企业需要通过提高非政府定价药品的价格来弥补利润损失。通常来说,企业 会先向省级物价部门上报虚高价格,成为省级限价之后,再向上传导到国家发改委,以求影响国家层面的指导价格。

  镇江医保局局长陈新中认为,医疗保险作为一支重要的买方力量,应该发挥对医疗和用药过程的监督作用,避免为“天价药”买单。由江苏省医保管理中 心牵头,镇江医保局正在进行“医保谈判机制的运用”课题研究。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王保真教授提出,医疗保险讲求“大数法则”,最好是把医保独立出来,作为一个险种单独运作。但目前新农合归卫生部管 理,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都由人保部管理,这种“分而治之”的局面不利于医保基金提高使用效率。

  改医先改政

  正是意识到新医改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国家从最初的改革方案设计开始,就协调了十六部委共同参与,组成联合工作小组,由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卫生 部作为组长单位牵头合作。

  然而当新医改进入实操阶段,部门之间的协同整合并不理想。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表示,目前医改已进入极为复杂和艰难的阶段,首先财政的投入 和部门之间的协同已经成为影响改革深入的“瓶颈”。另外在行政监督管理上,当前的医改也缺乏总体实施计划及其配套工程。廖新波认为,仅靠逐块推动、走一步 看一步的策略很难奏效。

  北京大学的医改专家李玲教授近日在媒体公开表示,仅仅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而没有全面配套的制度保证,公立医院是没有积极性的。公立医院要回 归公益性,首要职责在于政府而不在于公立医院自身。

  李玲认为: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改革最终是公共财政改革,而不是简单地把医药分开。政府对医院的补偿到位,对医院的财务监管到位,才能解决问题。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客座教授、长期担任美国麻省卫生福利部卫生政策高级研究员的蔡江南表示,现阶段表面上看是财政投入的不足导致新医改进展 缓慢,深层次原因还在于:长期以来我们简单地将所有医疗服务不加区别地称为公共产品,都要体现公益性,这给老百姓造成过高的期待,也是不切实际的财政目 标。

  蔡江南主张打破垄断,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医疗市场环境。公共财政负担基本医疗,而把高端的医疗需求交给市场,由社会资本来予以满足,并藉此与公 立医院形成有益的竞争。

0
标签: 医改 医药卫生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