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国经:环球视野、国际参与

2010-06-23 12:521105

I. 前言近年北京发展迅速,成果有目共睹;零八奥运,北京展现其古都新貌,更令世界刮目相看。今日,全球屏息注目,见证北京的蜕变;未来,北京

I.  前言

近年北京发展迅速,成果有目共睹;零八奥运,北京展现其古都新貌,更令世界刮目相看。今日,全球屏息注目,见证北京的蜕变;未来,北京在国际舞台的 地位必更举足轻重;此时,正是北京走向世界的关键时刻。
 
北京市人民政府高瞻远瞩,亦早已洞悉时机,为迎接全球化挑战早着先鞭,举办「北 京市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会议」,察纳雅言,集思广益,更见开明先进之风。本人承蒙北京市领导垂青,谘以方略,忝任顾问一职,实在深感荣幸;望本文一得以 见,能有助北京市发展更上层楼。

II. 绪论

本文旨在点出,要跃居国际都会,除在于建设城市内部,更取决于城市如何面向世界。环视现今的国际大都会,无一不是在本国独当一面之余,亦敢于在国际 社会不同领域上担纲重要角色,为世界各国共荣共存作出贡献。

北京市近年乘奥运东风创新求变,在改善交通、美化环境、推广文化、发展企业等范畴上均大有进展,市民生活水平提升,北京市政府足引以自豪。要打造北 京成为众流汇聚、人才云集的中心,已具备充份条件。此点相关文献甚多,故不在此赘述;本文则集中讨论第二点,即城市在国际社会的角色。

国际都会除倚仗丰富多采而又独一无二的文化立足世界,其海外企业、机构及组织亦至关重要。这些机关是城市的「代表」,以商业贸易、建立网络、创造思 潮及参与讨论等渠道,使国际都会的影响力超越国界,遍及全球。事实上,许多人认识纽约,非因曾亲临其境,而是藉接触纽约在世界各地的「代表」,感受到纽约 国际都会的魅力。

时值北京已展开迈向世界的步伐,北京市政府诚应增加官方交流,鼓励民间往来,使北京的企业、机构以致个人得以走出国门,甚至他日如「纽约客」一般引 领世界潮流。这当然需要长期经济文化积累,决无一蹴而就,许多城市是用上了十年,甚至一个世纪的时间才能跻身国际都会的行列;因此,官民合作,上下一心则 更为必要。而从环球一片「中国热」观之,可知世界对与之合作交流渴望甚殷,北京顺应时势,当可贯通中外,开拓新天。

III. 放眼世界,四轨并行

北京市要能肩负世界公民的重任,须从商业、教育、外务及文化四方面同时着手。而多方拓展,需要的是政府带领推动,企业通力合作,民间响应支持。至于 如何三方协力,四轨并行,以下部份则会详细阐释。

商业:北京企业的业务早已准备伸延全球,然而,北京企业更应积极参国际间的行业论坛、业界会议及工商组织,促进同业协同沟通,为环球商业增添动力; 企业更可藉知识共享与交流讨论,共创行业未来发展蓝图。现时不少国际组织,正是旨在建立网络,为推动行业交流提供实时、便利的平台。

教育:教育机构应着眼国际事务与国际商业方面的研究,并与海外院校合作,务求在此领域上独领风骚,带领思潮。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早已开展境外合作计 划,成果丰硕。中外院校合作更见频繁已是大势所趋,而且不应局限于学术范畴,而应扩展至商界及国际组织。 

外务:现今世界愈趋多极,面对巨大跨国挑战,单以国家层面谋求应对之策已然不足。要与时并进,须以城市、地区及国家三个层面组成国际平台,就国际政 策的交流与讨论,汇聚知识,互惠互利,为问题提供长远可行的解决方案。而身为国际都会的代表,北京企业和机构绝对应该参与其中。

文化:北京的媒体与文化机构不应再只为本土市民服务,而应面向世界,使全球观众得睹北京国际都会的风范。

我深信拓展商业、教育、外务及文化四方面与世界的联系,必能加快北京与国际接轨,赢得国际认同。

IV. 国际商会:北京迈向世界的平台与桥梁

时至今日,各地促进国际合作的组织可谓百花齐放。我认为,国际商会是北京迈向世界的绝佳的平台,有利北京在上述四个领域,融贯全球。

多年以来我参与国际商会的工作,至今有幸出任主席,使我认识到国际商会的独特理念和地位。我深信,国际商会的支持多边贸易关系的基本信念,加之其庞 大网络,必能与中国的多元经济配合,产生协同效应,创造价值。

此外,国际商会是全球商界的代表,对发展经济、制造就业及共建繁荣尤为关心。而商会亦是唯一能够在环球商业议题上,真正代表商界声音的组织。国际商 会通过国家委员会与各国政府直接联系,而国际商会秘书处则在与商业运作直接相关的议题上,为政府间组织提供意见。

国际商会的工作范畴广泛,包括纠纷仲裁、推动自由贸易与市场经济、倡议商界自律、打击贪污及商业犯罪等。国际商会向来对维护全球贸易系统健康发展不 遗余力,如设立贸易合同之统一标准、推动贸易融资等;而国际商会亦是协助各国领袖应对跨国挑战,如全球气候变化及国际海盗问题等的中坚。

环球经济形势瞬息万变,创造更多国际协同合作、知识互通的机会。中国现时已透过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及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参与 国际商会工作,北京借国际商会的网络贯通全球,亦是顺应世界潮流。

以下是北京以至中国可如何借助国际商会,迈向世界的几点意见,谨供参考:

1. 国际商会专业委员会

国际商会大部份工作会交由国际商会十六个对应的专业委员会负责,就中国商界、金融界及贸易界等各个重要范畴发表专业意见及提供资源。例如银行委员会 (Banking Commission)主要是为全球贸易融资提供资源;仲裁委员会(Arbitration Commission)负责以国际仲裁方法解决国际商业纠纷;而能源及环境委员会(Energy and Environment Commission)则会在气候变化能源及环境问题上反映商界意见。

专业委员会汇聚各地企业、商界领袖及专家学者,是商界建构理论、设立标准及分享经验的重要机构。中国在专业委员会的现已担负重任,但中国更多的参与 将令中国及其它所有国家在国际商贸上更有所裨益。

2. 研究交流

国际商会研究基金志在公共知识、教育及讨论等有利全球贸易投资的方面作出贡献。中国今天在全球贸易中,北京领先学者及院校与海外院校在这方面的合作 亦是顺理成章。借助研究基金的资源推动此类合作,不仅能汇智集思,更有助中国在学术领域上彰显软实力。

3. 国际商会世界工商总会联盟及国家/地区委员会

国际商会世界工商总会由分散各国的12,000个不同商会组成,而国际商会亦于130个国家及地区设有国家/地区委员会,这些均是国际商会核心工作 组织。中国现时有三个组织活跃于国际商会的工作,分别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及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三者在国际商会相关的论坛、区域 会议及年度活动上代表中国发表意见,其参与在提升中国于商界的国际地位可谓已踏出一大步。我深信北京的企业及专家如能充分利用国际商会的桥梁与网络,将得 益不少,并能有助北京在海外的多元发展。

V. 结论: 立足中华,腾飞国际

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是国际商会的活跃成员之一,其工作更得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贸促会) 的鼎力襄助。故此,我建议北京企业可与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紧密合作,藉以1) 加强国际法律纠纷讼裁的培训;2) 在环境及节能议题上积极发表意见;3) 密切关注贸易及投资壁垒的发展 4) 力争成为全球贸易知识方面的执牛耳者 5) 借助贸促会的支持,参与各项与国际商会有关的重要国际事务。

善用国际商会的平台,对北京争取国际认同,提升商业质素,引领思潮,均有莫大帮助。北京企业及高等院校,是带领中国国际化的先锋;而北京以其首都地 位,兼具世界视野、国际参与的优势,将成为全国楷模。这不论在内在外,均对中国未来发展极为有利。

虽然未来全球仍然面对重重挑战,但我坚信各国相互合作,同心同德,必能化挑战为机遇。我衷心盼望北京能借助国际商会的网络、平台与知识,为人类迎接 挑战,谋求福祉而努力,在世界舞台上担纲重任,继续腾飞。

0
标签:北京 冯国经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