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差钱了,还需要利用外资吗?

2010-06-21 10:53 399

  外资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  目前,我国利用外资正步入新阶段。与此同时,社会上对利用外资仍存在一些争议,其中之一就是:我国外汇储备早

  外资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

  目前,我国利用外资正步入新阶段。与此同时,社会上对利用外资仍存在一些争议,其中之一就是:我国外汇储备早已超过2万亿美元,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足,还需要再利用外资吗?

  其实,这种不差钱是相对过去而言的。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时期,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钱并不是太多,并且钱不都等于资本,国内资金形成资本的能力较弱,还需要包括利用外资在内的各种渠道不断吸收资金资本。

  “更为重要的是,外商投资不仅带来了中国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外资带来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发展理念也深刻影响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说。

  从数字看,仅2009年,占全国企业总数不足3%的外商投资企业,创造了全国28%的工业产值、近22%的税收、56%的出口额,直接吸纳11%的城镇就业人口。外企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竞争最积极的企业群体,引进技术占我国引进技术总量的60%以上。

  据了解,吸收外资较充分的领域,正是技术和管理模式较先进、市场竞争较成熟的领域。外资对于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政府管理模式与财税体制的演变等,也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在,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已成为全国响当当的汽车品牌,数千万名车主从中获益,“如果没有当初与德国大众和美国通用的合资,很难想象这两家公司有今天的行业地位。”业内人士说。在手机业,自1988年摩托罗拉向中国市场投放第一部手机后,随外企而来的先进移动通信技术就源源流入中国,使人们的沟通越来越便捷、顺畅。

  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外资对我技术进步、市场竞争等方面的作用不弱反强,服务外包、连锁经营等新型业态的发展,都与外企紧密关联。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表示,吸收外资不是一时一地的权宜之计和拾遗补缺的辅助手段,必须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长期坚持。

  经济实力强了,仍需利用外资

  事实上,虽然我国吸收外资已形成较大规模,存量约1万亿美元,但总体上讲并不高。据统计,目前我国人年均吸收外资不到80美元,仅为全球水平的1/3、美国的1/10,远未达到饱和程度。

  从全球看,吸收外资是大多数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政策。即便像美欧这样资金充裕、科技先进、市场体系完备的发达国家,也高度重视外资效用。2008年,美国尽管受到金融危机重创,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仍居高位,而当年我国的引资额虽达到历年最高值,也仅为美国的1/3。

  “中国经济实力强了,仍需要继续大规模利用外资,通过引进外资优化资源配置,并与全球经济实现互动发展。”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王志乐说。

  近两年,不断有人质疑外资并购国内企业,认为这会影响国家经济安全。

  “我们对近年来媒体报道过的22个外资并购境内企业案例进行调查,发现没有一个真正危及国家经济安全,也没有一个在其行业内形成垄断,恰恰相反的是,它们促进了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的提高。”王志乐说,在利用外资过程中出现某些问题,不要一味地简单苛责别人,而更应检视自己在法制建设、监管力度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外商投资企业是中国企业的一部分。温家宝总理日前会见欧盟在华企业家时表示:“所有在中国经过法律注册的外资企业,我们都视同于中国企业;他们制造的产品都视同于中国制造;他们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创新的各种产品也都视同于中国产品的创新。”

  转变发展方式,外资大有可为

  我国正站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性关口。国务院日前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更好地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日立(中国)有限公司政府事务与市场战略部总经理蔡林海说:“中国现在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而我们在技术研发和制定规划上具有比较优势,可以为此提供更多支持。”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何曼青介绍,目前通用电气、思科、IBM、可口可乐、日立等公司都在主动参与和支持中国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等战略,其做法与经验可为国内企业提供重要参考。

  转方式,科技是支撑。近年来,韩国三星集团在华设立6个独立研究所,在通讯、半导体、设计、软件等领域培养了大量优秀本土人才。位于广州番禺区的广州中联电梯导轨公司与西班牙塞维拉集团合作,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其生产的高速电梯导轨将完全取代进口产品,成为当地产业升级的典型。

  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是一个重要方向。自1995年在四川投资生产菲尼克斯半导体开始,摩托罗拉一直积极响应西部大开发战略。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瑞彬说:“中国是摩托罗拉在美国本土之外最大的战略性市场,今后我们还将适时增加投资。”

  “很多外资企业有技术、有经验、有意愿,只要我们引导得当,实现‘引资’与‘引智’结合,完全可以利用外资助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张晓晶说。

  竞争加剧,吸引外资不能放松

  中美商会近日发布的《2010年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82%的企业对在华业务前景表示乐观。有关调查也表明,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东道国。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广阔的市场空间、不断提升的人员素质、重视环保节能的科学发展方式等,依然是我国利用外资的突出优势。统计显示,一季度全国新登记注册外商投资法人企业4811户,同比增长20%。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进一步利用外资没有压力和难度。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大幅萎缩。为促进经济复苏,许多国家加大引资力度,采取强化国际投资合作、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加大政策优惠力度等方式吸引跨国投资。不少发达国家提出产业回归和“制造业再造”,吸引本国企业海外资金回流。据了解,作为全国外资企业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江苏省苏州市今年一季度外资企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尽管高达68.6%,但外资增加额却未摆脱负增长局面,不容乐观。

  同时,我国劳动密集型出口面临越南、印度等周边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这些国家劳动力、土地成本更低、没有货币升值之忧,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改善投资软环境。例如,越南对外资企业实行“四免四减”,马来西亚、印度实行“五免十减”,对我国吸收外资形成较大竞争压力,甚至一些在华外商转向这些国家投资办厂。

  后危机时代,全球大洗牌。只有抓住机遇,顺应世界经济格局新一轮调整变化趋势,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我们才有可能在竞争中求主动,在发展中占先手。即使看上去“不差钱了”,吸收外资也不可放松。

0
标签: 利用外资 我国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