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原副部长称中国可以在适当时机抛售美国国债
3月15日,美国130名国会议员联名写信呼吁奥巴马政府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3月17日,世界银行也发布报告建议人民币汇率更加灵活。以诺贝尔奖获得者克鲁格曼教授等为代表,美国的很多智库学者也在媒体上广泛呼吁,现在新
3月15日,美国130名国会议员联名写信呼吁奥巴马政府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3月17日,世界银行也发布报告建议人民币汇率更加灵活。以诺贝尔奖获得者克鲁格曼教授等为代表,美国的很多智库学者也在媒体上广泛呼吁,现在新一轮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已经形成。对于中国来说,一个艰难的选择摆在面前。
但实际上,纵观各方观点和讨论,人们对以下两个问题还是需要答案:人民币升值是解决经济失衡问题的根本出路吗?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的根本目的何在?
人民币升值并非根本出路
对于第一个问题,答案非常清晰,人民币升值并不是解决经济失衡问题的根本出路。
美国认为,人民币升值可以改善中美贸易状况,减少美国贸易赤字,有利于全球经济平衡发展。这种观点是不合理的。国际贸易更多地由国际产业分工和产品竞争力等因素主导。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收益,也由该国的资源禀赋、技术条件等实体经济因素决定。
中国的贸易顺差源于中国劳动力低成本和资源禀赋优势。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已经升值近2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16%,但从前一段中美贸易情况来看,人民币升值并没有改善中美贸易顺差的情况。今年3月中国有可能实现单月贸易逆差,但中美之间仍将是顺差。
逼人民币升值是美国片面追求国家利益
即便是美国教授们的研究结论也支持,来自中国的物美价廉的产品丰富了美国消费者的需求,还拉低了美国的物价水平,在中美的贸易结构中,美国是获得了大量好处的。那么,美国为什么还要施压人民币升值呢?
从短期来看,当下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的政治性特别明显。拿中国贸易和人民币开刀,缓和美国国内因为危机和失业导致的压力,是美国有关方面的惯用手法。
如果说在经济上能有什么意图,则是为了在战略意义上遏制中国经济的发展,并打压已经成为重要区域国际货币的人民币。
无论是从政治意义上,还是从长远的经济战略意义上,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是美国片面追求国家利益的表现。
从市场经济的观点来看,美方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提法本身就是反市场经济,并主张对汇率进行操纵的。纵观历史可以发现,实际上美国正是历史上最大的货币操纵国。真正能够提高经济效率和人民福祉的是自由贸易,汇率制度的涉及应以便利贸易的开展为原则和标准。也正因为如此,1944年签署的布雷顿森林协议就确定了固定汇率制度的国际金融体系,这种金融体系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开展,但不利于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来攫取铸币税。
1971年8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单方面摧毁布雷顿森林体系,通过浮动汇率制度,美国央行摆脱了固定义务的束缚,可以通过大量发行美元以及美元贬值来攫取铸币税,追求美国的国家利益。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了防止德国马克和日元成为与美元竞争的国际货币,美国通过制造贸易争端并以贸易制裁为借口,迫使马克、日元升值。
中国怎么办?
对于中国来说,应当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为什么呢?是要努力发展实体经济,这应当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坚持的基本战略。没有实体经济的发展,服务业、金融业等就成了空中楼阁。
目前我国真正需要做的,是提升技术水平和积累人力资本的实质投资,这方面应当借鉴日本的重要经验以及教训。
我们还要对美国可能采取的措施做好应对。从历史经验看,美国压迫他国货币升值可能采取的做法主要是贸易制裁,包括征收惩罚性关税、联合其他国家施压等。对此我们应理性看待。对商品征税,并不能改变各国的比较优势、国际产业的分工布局以及各国贸易格局。商品税的税负也将由消费者和生产者分担,分担的比例和商品的弹性相关。我国只需要维持汇率稳定,把微观企业的经营决策留给企业完成,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价格等方式应对。
从根本上,美国最要维护的是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中国可以在适当的时机抛售美国国债。并且在战略上,中国应该支持欧元与美元抗衡,为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预留空间。
此外,维持汇率稳定并不意味着中国毫无作为。中国应该改变外汇管理制度,做到藏汇于民,这样既可以缓解通胀压力,也可以通过民间经济主体的理性行为,来缓和贸易不平衡问题,而不是单纯通过政府采购团的方式进行。
(作者系商务部原副部长、现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
其实美方对这点是清楚的,也是承认的,若要缓解中美贸易差额问题,应由美方放开对高科技等产品的出口。
不仅仅是人民币,德国、日本近三四十年的故事也是如此。虽然德国马克、日元、欧元对美元整体有很大幅度的升值,但德国、日本依然是全球最主要的贸易顺差国家。
美元地位要求赤字 全球化带来美国逆差
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本质上是由美元本位制造出来的。货币储备资产的供应国,必定会存在国际收支赤字,否则无法向世界其他国家供应储备货币。美国要向世界其他国家供应美元,必然会存在国际收支赤字。这是一个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最重要的输出渠道。
要知道,日本过去30年一直持续进行的日元国际化之所以成效不显著,在目前全球储备货币中占比非常低,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日本是贸易顺差国,无法通过贸易赤字的形式对外输出货币,而只能通过金融资本渠道进行货币输出。这是日元国际化和美元、欧元国际化的一个根本区别所在。也再度反衬出,贸易赤字与美国国际货币地位的关系。
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是美国贸易赤字的最重要根源。还有一个重要角度,不在于贸易,而是全球在投资和产业层面的分工。正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多次所指出的,中国沿海很多企业、工厂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产业转移,但在所有权上仍属于美国或其他国家的企业。美国在中国投资的企业,生产产品出口美国,其实本质上是美国自己的企业产品在满足自己的需求。
由于目前的贸易顺差统计机制,是以国境线,而不是以所有权来统计,这造成真正基于所有权层面贸易统计的假象,这是由于资源禀赋导致的全球投资和产业转移造成的。
自美国产业开始向墨西哥、日本、亚洲四小龙、中国大陆,乃至向印度、越南等新兴市场转移开始,美国的贸易结构就被国境线所改变,但这个过程本质上是美国企业通过全球资源配置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过程。虽然表面上是美国贸易逆差,但美国却获得了更大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