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信用保险发展的“swot”分析
2010-03-08 16:561207
近年来,我国出口快速增长,外汇储备大幅增加,投资增长快于消费增长,这导致对外的依存度相对提高。因此,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国内自身的消费需求,将有助于降低经济运行风险。作为促进国内贸易“保护伞”的国内贸易信用保
近年来,我国出口快速增长,外汇储备大幅增加,投资增长快于消费增长,这导致对外的依存度相对提高。因此,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国内自身的消费需求,将有助于降低经济运行风险。作为促进国内贸易“保护伞”的国内贸易信用保险开始在我国推出和发展。
信用保险的保险标的为信用风险,具体而言,它承保的是赊销贸易中买家不付款的信用风险。根据保险标的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信用保险分为国内信用保险和出口信用保险。如果保险标的是国内商人的信用,这种信用保险则为国内信用保险;如果保险标的是他国商人的信用,这种信用保险则为出口信用保险。从行业整体而言,我国信用保险的发展滞后,相对于出口信用保险,国内贸易信用保险的机制不够完善。
优势(strengths)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加剧,为了尽可能地扩大销售,企业的应收账款数额不断扩大,这必将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我国企业面临空前的贸易信用风险。没有风险就没有保险。信用风险的增加,必然会引起国内信用保险市场需求的增加。
信用保险的基本功能在于提供保障,规避风险。通过投保信用保险,企业可以将应收账款转化为经营性现金流,这样企业可以提前确认收入、改善财务报表结构。国内信用保险可以弥补企业遭遇买家破产或拖欠的信用风险造成的损失,保障企业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据统计,我国有74%的企业遇到过拖欠问题。其中,66%属于买方缺乏信用违约拖欠,23%属于买方经营不善停产或破产,11%属于买方恶意拖欠。因此,国内信用保险在我国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国内信用保险的派生功能。国内信用保险还具有一系列的派生功能,主要包括融资便利功能、市场拓展功能。
融资便利功能。在我国,银行一般不接受贸易型和流通型企业应收账款的融资,基于固定资产抵押的传统融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融资需要。国际上通行的“应收账款+信用保险”融资模式可以帮助企业扩大融资渠道。借助国内信用保险,企业更容易取得银行融资的认可,获得贸易融资。
市场拓展功能。在目前的国内贸易中,绝大多数商品处于买方市场。通过国内信用保险,企业采用信用销售方式不仅简化了交易手续,还使买方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提高了买方的积极性,更有利于企业抓住更多的贸易机会,达到拓展市场的目的。
劣势(weaknesses)
信用销售发展不足。根据国家商务部的统计,目前美国信用销售的比例高达90%以上,信用消费占总消费额的2/3左右,而我国信用销售比例不到 20%。信用销售相对滞后的大环境制约了国内信用保险的发展。
社会对国内信用保险认知度有限。保险意识淡薄一直是存在于我国社会的一个问题。对于国内信用保险也不例外。企业对信用销售的风险防范意识较高,但通过商业保险转嫁风险的意识却非常薄弱。
政府支持力度不足。根据调研,各级政府一般都给予出口信用保险财政支持,保费补贴低的有15%,高的达80%,云南的农产品出口甚至达到了 100%。而对国内信用保险则没有明显的、具体的政策支持,仅有的一些补贴政策也处于刚刚组织实施的试点阶段,其效果显现尚需一定时间。
机遇(opportunities)
促进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国内信用保险开展的一个基础条件在于信用调查。企业或雇主个人信用程度的高低是国内信用保险费率制定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整个国际环境来看,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处于远远落后的状态。直到2005年,我国才首次颁布《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另一方面,我国仍然缺少企业信息披露、信用调查方面的相关立法。良好的外部市场信用体系有利于国内信用保险的发展,同时国内信用保险的迅猛发展也有助于促进市场信用体系的迅速形成。
扩大就业机会。国内信用保险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险种,国内信用保险的良好发展意味着整个信用保险产业链条的优化发展。国内信用保险市场需要更多的人员进行更精确的企业或个人信用评级;国内信用保险的稳步发展需要更多的人员在立法和监管上进一步加强;国内信用保险承保的是非实物风险,相对风险较大,需要更多的人员进行信用风险再保险的工作,从而实现风险的有效分散;随着国内信用保险的深入发展,信用保险公司需要更多的人员为企业提供附加的增值服务,比如商业咨询、企业信用管理、商账追收等衍生服务及产品。因此,不可否认国内信用保险的发展必将扩大就业的机会。
威胁(threats)
保险公司经营风险大。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国内信用保险的开展,将会使保险公司的经营面临极大的风险。首先,我国信用销售风险分担机制不够完善。我国信用调查评估、商账追收等服务相对滞后,保险公司赔付后自身的追偿成本高,导致承保风险大。其次,信用信息渠道不畅。目前,国内企业信息分散、封闭,散布在交易伙伴及政府管理部门间的信用信息不能有效公开共享,而第三方征信机构提供的买家资信报告数据通常是上一年度的。在当今经济态势较不稳定、企业状况变化迅速的环境下,保险公司难以准确评价买方近期的变化情况。最后,信用保险本身属于动态风险,它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都有密切的联系,信用风险的变化具有不规则性。因此,国内信用风险相对较高,对保险公司风险识别技术要求更高,不一定每个保险公司都能很好地管理控制信用风险。
现阶段,我国政府提出的拉动内需是促进稳定发展的明智之举,也是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我们目前解决发展问题的一剂良方。而国内信用保险正是我国拉动内需的有力保障之一。因此,笔者相信不久的将来,国内信用保险必然将越来越受到我国企业和各方的关注。
信用保险的保险标的为信用风险,具体而言,它承保的是赊销贸易中买家不付款的信用风险。根据保险标的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信用保险分为国内信用保险和出口信用保险。如果保险标的是国内商人的信用,这种信用保险则为国内信用保险;如果保险标的是他国商人的信用,这种信用保险则为出口信用保险。从行业整体而言,我国信用保险的发展滞后,相对于出口信用保险,国内贸易信用保险的机制不够完善。
优势(strengths)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加剧,为了尽可能地扩大销售,企业的应收账款数额不断扩大,这必将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我国企业面临空前的贸易信用风险。没有风险就没有保险。信用风险的增加,必然会引起国内信用保险市场需求的增加。
信用保险的基本功能在于提供保障,规避风险。通过投保信用保险,企业可以将应收账款转化为经营性现金流,这样企业可以提前确认收入、改善财务报表结构。国内信用保险可以弥补企业遭遇买家破产或拖欠的信用风险造成的损失,保障企业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据统计,我国有74%的企业遇到过拖欠问题。其中,66%属于买方缺乏信用违约拖欠,23%属于买方经营不善停产或破产,11%属于买方恶意拖欠。因此,国内信用保险在我国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国内信用保险的派生功能。国内信用保险还具有一系列的派生功能,主要包括融资便利功能、市场拓展功能。
融资便利功能。在我国,银行一般不接受贸易型和流通型企业应收账款的融资,基于固定资产抵押的传统融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融资需要。国际上通行的“应收账款+信用保险”融资模式可以帮助企业扩大融资渠道。借助国内信用保险,企业更容易取得银行融资的认可,获得贸易融资。
市场拓展功能。在目前的国内贸易中,绝大多数商品处于买方市场。通过国内信用保险,企业采用信用销售方式不仅简化了交易手续,还使买方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提高了买方的积极性,更有利于企业抓住更多的贸易机会,达到拓展市场的目的。
劣势(weaknesses)
信用销售发展不足。根据国家商务部的统计,目前美国信用销售的比例高达90%以上,信用消费占总消费额的2/3左右,而我国信用销售比例不到 20%。信用销售相对滞后的大环境制约了国内信用保险的发展。
社会对国内信用保险认知度有限。保险意识淡薄一直是存在于我国社会的一个问题。对于国内信用保险也不例外。企业对信用销售的风险防范意识较高,但通过商业保险转嫁风险的意识却非常薄弱。
政府支持力度不足。根据调研,各级政府一般都给予出口信用保险财政支持,保费补贴低的有15%,高的达80%,云南的农产品出口甚至达到了 100%。而对国内信用保险则没有明显的、具体的政策支持,仅有的一些补贴政策也处于刚刚组织实施的试点阶段,其效果显现尚需一定时间。
机遇(opportunities)
促进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国内信用保险开展的一个基础条件在于信用调查。企业或雇主个人信用程度的高低是国内信用保险费率制定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整个国际环境来看,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处于远远落后的状态。直到2005年,我国才首次颁布《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另一方面,我国仍然缺少企业信息披露、信用调查方面的相关立法。良好的外部市场信用体系有利于国内信用保险的发展,同时国内信用保险的迅猛发展也有助于促进市场信用体系的迅速形成。
扩大就业机会。国内信用保险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险种,国内信用保险的良好发展意味着整个信用保险产业链条的优化发展。国内信用保险市场需要更多的人员进行更精确的企业或个人信用评级;国内信用保险的稳步发展需要更多的人员在立法和监管上进一步加强;国内信用保险承保的是非实物风险,相对风险较大,需要更多的人员进行信用风险再保险的工作,从而实现风险的有效分散;随着国内信用保险的深入发展,信用保险公司需要更多的人员为企业提供附加的增值服务,比如商业咨询、企业信用管理、商账追收等衍生服务及产品。因此,不可否认国内信用保险的发展必将扩大就业的机会。
威胁(threats)
保险公司经营风险大。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国内信用保险的开展,将会使保险公司的经营面临极大的风险。首先,我国信用销售风险分担机制不够完善。我国信用调查评估、商账追收等服务相对滞后,保险公司赔付后自身的追偿成本高,导致承保风险大。其次,信用信息渠道不畅。目前,国内企业信息分散、封闭,散布在交易伙伴及政府管理部门间的信用信息不能有效公开共享,而第三方征信机构提供的买家资信报告数据通常是上一年度的。在当今经济态势较不稳定、企业状况变化迅速的环境下,保险公司难以准确评价买方近期的变化情况。最后,信用保险本身属于动态风险,它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都有密切的联系,信用风险的变化具有不规则性。因此,国内信用风险相对较高,对保险公司风险识别技术要求更高,不一定每个保险公司都能很好地管理控制信用风险。
现阶段,我国政府提出的拉动内需是促进稳定发展的明智之举,也是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我们目前解决发展问题的一剂良方。而国内信用保险正是我国拉动内需的有力保障之一。因此,笔者相信不久的将来,国内信用保险必然将越来越受到我国企业和各方的关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