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行非常变革 董建岳铁腕新政

2010-03-03 22:09 1194

  惯于戴着金丝眼镜、外表儒雅的董建岳,终于开始了自己的非常新政。2009年6月22 日,董“空降”命运多舛的广东发展银行(下简称“广发

  惯于戴着金丝眼镜、外表儒雅的董建岳,终于开始了自己的非常新政。2009年6月22 日,董“空降”命运多舛的广东发展银行(下简称“广发行”)临危受命,担任党委书记和董事长。在低调蛰伏摸底半年之后,其铁腕和强硬的改革措施一览无遗— 中层人事大调整,力推激励机制,带动业务增长,希望广发行能以最快速度上市。

  执掌广发行10余载的前董事长李若虹时代,已渐行渐远。“今年广发行将重点推行‘三件大事’:品牌建设、人才培养和公开上市。”广发行有关负责 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1月17日公示期结束后,15名总行管理部门中层干部选聘结果将水落石出。目前已成立了上市办公室,正研究上市方案,而IPO筹备工 作小组也已制定出IPO筹备工作计划及时间表。

  然而董事长董建岳和行长辛迈豪要面对的,依然道阻且长—股东结构颇为复杂,派系林立利益纷争,新股东尚待磨合,管理内耗痼疾未消。

  “广发行2009年盈利情况不错,很快就要公布。只要坚持做好‘三件大事’的既定战略,成功上市不过是时间问题。”广发行有关负责人1月20日 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有关媒体“花旗银行一直有转让广发行的想法”的报道,纯粹子虚乌有。

  中层人事大调整

  悄然进行的广发行中层人事变动尘埃落定。广发行有关负责人1月20日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说,1月17日公示期结束后,15名总行管理部门中 层干部选聘结果将揭晓—这仅是广发行内部人力资源改造的开始。

  去年11月,随着新任董事长董建岳一声令下,广发行总行20多位部门负责人全体参与此次历史上少有的竞聘,包括公司银行部总经理、公司银行部北 京总经理、北区信贷审批中心总经理(信贷执行官)、信贷管理部总经理、资产管理部总经理、计划财务部总经理、法律合规部总经理等9大重要中层职务尽数出 缺。

  广发行总行组成部门由9个前台、5个中台和11个后台部门组成,其中包括去年12月底新批成立的公司银行部(北京)和北方信贷审批中心两大部 门。“2009年11月启动竞聘以来,参与人员历经笔试、面试等关口,至1月初初步确定15个部门负责人人选,其余9个部门因内部无合适人员而决定向外招 聘。”广发行一位内部人士称。

  近年来广发行业务中鲜有亮点,以信用卡和理财为代表的个人业务表现突出。在公示名单中,广发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吕诗枫取代个人银行部负责人徐 立,执掌个人银行部。知情人士称若无意外,其在个人业务的地位仅次于新加坡籍高管—主管个人银行业务的副行长林文和。

  “这次调整完全是看能力,而非外界传言的靠关系。吕以前所在的信用卡中心和目前的个人银行部,都属于零售银行,她转了一圈熟悉业务,以后很有可 能会升职,很有前途的。”广发行上述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而接替吕担任信用卡中心总经理的,是原总行营业部总经理林德明,此前,林还曾担任过广发行韶关分行行长。“林是福建人,1990年从暨南大学经 济学专业毕业后,就进了广发行。林为人低调,在同学和朋友聚会时从不谈工作。”熟悉林的一位知情人士称。

  此外,除公司银行部北京总经理、北区信贷审批中心总经理两个新设职位外,值得关注的是另两个部门—资产管理部和总务部总经理亦在此次公开招聘之 列。去年6月,因涉嫌贪污,资产管理部负责人雷达和总务部相关负责人与副行长王新一同被有关方面调查。

  据广发行内部人士透露,其余五个部门,即公司银行部、信贷管理部、计划财务部、法律合规部和运营作业部之前分别由张中华、蔡丽屏、孙菲、余汉超 和杨明暂任“负责人”。竞聘后,公司银行部副总张中华仍为公司银行部副总经理。“目前主要是中层换班,没有听到大的高层人事调整。中层人员名单基本确定, 但行里流程还未走完,因此部门正、副总的具体人名尚无法确定。”广发行有关负责人1月20日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此次中层大调整,新任董事长董建岳非常重视,聘请专业咨询公司进行策划,希望通过人事改革给广发行带来活力、带动业务增长的工作思路显露无 遗。”广发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广发行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展开人事和薪酬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既包括从内部培训和挖掘具有领导潜质的员工,也包括从外部招 聘优秀的经验丰富的雇员,本次公开招聘,就是广发行实施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步骤。

  负责此次选聘的广发行人士透露,中层干部选聘自从去年11月13日启动,全体中层估计将在3月初完成就位,在此期间,各部门都已指定临时负责 人,并不影响广发行内部管理。不过,对于广发行内部传闻下一步即将展开分行行长的竞聘,该人士认为实施分行改革将是一个综合性的改革,并非仅更换主要负责 人。

  “主要是从业务层面考虑,改变以往内部层级过多,职务和薪酬不具备竞争性的局面。结合此次中层调整,一些业务模块也有所撤并,比如北区信贷审批 总经理和公司银行部北京总经理两个职务,就是结合业务需要新设立的。”上述广发行有关负责人说。

  IPO提速

  “成功上市可谓是广发行‘三件大事’中的核心,重中之重。”广发行行长辛迈豪曾如是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而在董事长董建岳看来,这亦是其“空降” 广发行的重要使命之一。

  无论是中层人事大调整,还是新任董事长董建岳力推激励机制,根本目标都是让广发行加快发展步伐,为上市做充分准备。董建岳表示,希望广发行能以 最快速度上市。董建岳上任伊始,就将上市作为广发行头等大事来抓,目前已成立了上市办公室,正在研究上市方案。而IPO筹备工作小组也已制定出IPO筹备 工作计划及时间表。

  “广发行将以最快速度形成倒逼机制推进上市。”董建岳称,上市对广发行来说非常重要,不仅仅是我们的股东关注,同时我们的很多客户都关注,广发 行也是为数不多的没有上市的银行,上市不仅能解决我们资本持续补充的机制,同时很重要的是能够改善我们的公司治理机制。

  “我把上市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专门成立了上市办公室,研究上市方案。”董表示,广发行现在资本已经不够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了,上市之前可能会通 过其他渠道来补充资本。但我们会以最快的速度,成立机构形成倒逼机制,根据资本市场和上级审批的情况,选择时间地点将广发行推向上市。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为了使资本充足率达到监管标准,广发行2008年10月末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10年期次级债50亿元,将资本充足 率从2007年末的7.14%提高到2008年末的11.63%,资本充足率首次达标。

  根据广发行年报,其2006年亏损6.24亿元人民币,2007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25.4亿元。2008年,广发行拨备前利润达99.5 亿元,在大幅提高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至150.6%后,其净利润为27.84亿元,资本充足率达11.6%。

  广发行内部人士1月20日对时代周报记者透露说,2009年该行总资产将比2006年翻番,“利润很丰厚,很快将公布有关数据。”按此推算,广 发行将达到连续3年盈利的IPO条件。

  广发行内部人士表示,虽然2008年净利润只比2007年提升了2亿多元,但实际上2008年广发行业绩提升很快,“主要因为我们按照监管层的 新要求,多提了巨额拨备。”广发行行长辛迈豪表示,“2008年拨备前利润增长67.1%,达99.5亿元。由于大幅提高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至 150.6%,净利润增长率低于拨备前利润增长率。”

  实际上,2009年上半年信贷投放潮中,广发行的策略相对保守。“由于资本金规模较小,股份制银行在与国有大行竞争中不具备优势。此外自 2006年花旗入主后,广发行一直实行严格的风控策略,相比民生、浦发等同业贷款发放要谨慎很多。”广发行内部人士分析称,“比如申贷标准程序,一般都是 主管行长签批就可以了。但我们的首席风险官来自于花旗团队,贷款审批得先给花旗的团队,不同意你就完全没办法。”

  为配合上市计划,广发行希望淡化区域化称呼,更突出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特色。随着广发行长沙分行的开业,董正式拉开了“北伐”战略。在内部讲话 中,董事长董建岳等高层多次表态要“北伐”,即在稳固珠三角基业的基础上,加大对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的业务扩展,其中尤其以省会城市和北京、上海和广州等 中心城市为重点。

  上述广发行内部人士表示,新成立的北京公司银行部即负责北京地区的大客户营销,北方信贷审批中心亦为重心北移而设置。

  理顺股东关系

  广发行错综复杂的股东关系,一直为业内人士所诟病—这亦是董建岳执掌广发行后面临的最大挑战和难题之一。

  去年广发行高管腐败窝案,目前尚在调查审理之中,不知最终会向何处演绎;但对于董建岳而言,对内需理顺各方关系,消除诸多内耗因素。对外需消除 此次案件的负面影响,重树广发行形象,亦是“三件大事”中居首位的“品牌建设”,挑战不容小觑。

  2006年底广发行引资重组完成后,引入了花旗集团、IBM信贷等世界一流的国外企业和中国人寿、国家电网、中信信托等实力雄厚的国内知名企 业。股东提名了四位执行董事,其中花旗提名了三名分别是辛迈豪,同时担任广发行行长;岱默奇(Dan Massey),同时担任分管风险管理条线的副行长;林文和(Raymond Stanley),同时担任分管个人银行业务条线的副行长。广发行董事会有17位董事。

  除了股东结构颇为复杂,熟悉广发行内情的人士称,广发行重组之前内部派系林立、利益关系盘根错节,并没有随着新股东的进入得以大幅改观。虽然基 于新股东共识花旗获得银行管理权,但往往面临“执行难”的问题。

  广发行内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除了董事会和管理层,前任董事长李若虹主持的党委会,颇多介入银行的经营管理,是另一个“管理中心”。在广发 行内部,长期以来的管理内耗痼疾,并未像不良资产剥离那样得以从肌体中摘除。

  这对于同样兼任党委书记的董建岳来说同样压力颇大,“这种磨合上的艰难包括文化上的差异。以花旗主导的新管理层对于风险管理的严控、对于贷款五 级分类的严格要求,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此外,包括岗位薪酬改革、运营管理中心和后台再造、科技战略规划项目与渠道建设等关系到银行未来核心竞争力提升 的要害举措,都需要广发行内部各种派系和声音“求同存异”—这对董建岳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009年11月,中国人寿所持广发行20%股权的锁定期期满,是继续持有还是转让,颇受关注。中国人寿董事长杨超日前表示,对于所持广发行这 部分股权,目前还没有任何进一步的打算。去年6月,中国人寿派出的广发行董事、原副行长王新因涉嫌贪污被捕。杨超表示,希望在新董事长的领导下,广发行在 较短时间内有一个好的开局。

  广发行最大股东花旗亦是传言颇多。日前有媒体报道称,香港投行界一位资深人士透露,“受金融危机冲击,花旗集团本身需要资金,入股广发行后业务 开展不如预期,花旗一直有转让的想法。据我了解,新加坡的一家政府主权基金有意接手”。

  “这纯粹是子虚乌有的事情,据我所知,没有一个股东现在想退出。”广发行有关负责人1月20日对时代周报记者明确表示,针对媒体“花旗主张广发 行应该继续做民营企业业务,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而董建岳入主后,希望能抓大客户、大国企”的报道,该负责人称,事实上作为业务发展的策略,这两项业务相 得益彰,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矛盾关系。当前广发行两项业务齐头并进,中小企业贷款占贷款总额的57%,增速比公司贷款还高三个百分点。

  “来了广发行以后,感受到困难还是比我想象的多。”董也承认自己面临的艰难处境,下一步的主要工作,将在业务流程整合方面做一些微调,做得最多 的应该是激励约束机制,要把“多挣多花多贡献”这样一个机制引入广发行。

  “简单说,我们希望3—4年时间做22年的事,再建一个广发行,再用3—4年的时间,争取重新回到股份制银行第一梯队。”董建岳的命运,似乎已 经和广发行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如果说广发行重组是‘放下了包袱’,这两年的发展是‘开动了机器’。目前继续急需让机器迅速运转起来,赶上同行,而不是 时快时慢,时停时转。”

0
标签: 广东发展银行 新政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