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纺织玩具业利润下滑临转型

2008-02-10 17:53 255

  小型外贸企业倍感压力,产业升级箭在弦上

  -提示

  据相关机构估算,对于以美元计价的进出口企业来说,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服装

  企业的销售利润即下降2%-6%,而出口依存度高的服装行业则影响更大。

  人民币升值

  从8.2到7.2,数字上仅仅为“1”的变化,对于中国为数众多的企业却犹如大雪压境。在2007年的最后几个月中,舆论最热门的话题,除了《色?戒》和股市,便是每天在小数点后两位跳动的中美汇率变化。而进入2008年以来更是在短短半个月内七度改写纪录。新年头两个交易日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便接连突破7.30、7.29、7.28三个重要关口,累计升值271点,月底则再探7.1853的历史高价位。

  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社会舆论从未对汇率问题如此热衷,即便是在2005年的汇改前夜。而在“人民币渐进式升值为中国产业升级、企业转型提供最后良机”、“人民币稳步升值有助于缓解中美贸易逆差”、“人民币升值是中国加速国际化的信号号”等宏篇巨论背后,在枯燥的日程化的数据更迭背后,生产和生活却鲜活地残忍地无法抗拒地继续着。30年前,这些遍布珠三角的出口加工型企业享改革之先,30年后,他们每天的日子依然春风拂面吗?也许我们不能将他们眼下的窘境归咎于人民币升值,但在人民币加速升值预期期越来越成为现实的2008年,这些企业的生存状况,这些行业的应变之道,这些产业的优胜劣汰,无疑是珠三角工业乃至中国外贸行业进程中,无法抹去的一笔。

  一年之计在于春。2008年的这个春天,对于老潘来说可不怎么轻松,甚至并非洋溢着希望。

  与众多生产型企业一样,老潘的服装厂面临着通胀带来的原料成本上升压力,及新劳动合同法带来的用工难题。同时,作为一家外贸出口型企业,老潘还不得不面对人民币持续升值导致的汇兑损失。“内忧外患、两头夹击、愁上愁啊!”老潘的困扰不是个别案例,从纺织服装到鞋帽玩具,从家具业到小家电,人民币“加速”升值的态势犹如火上浇油,已令很多企业不仅仅面对利润丰薄之分,而是生存还是消亡的严峻考验。

  外贸公司转型客户代理

  李先生是广州一玩具贸易有限公司的外贸专员,通过与众多中小型玩具厂家合作,帮助没有出口权的企业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国。这半年,他每天都查看当日人民币汇率变动,其描述了公司近两年的经营状况变化―――2006年利润率5%以上,2007年初就越来越难,后来又出现美泰召回事件但还算可满足温饱。去年下半年开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就像坐上了火箭,很多工厂停产或半停产,作为外贸代理公司更是深受其害。

  2007年,人民币年升值幅度达到6.9%,而2008年更是在短短半个月内七度改写纪录。1月16日,人民币兑美元以7.2481再创汇改以来新高。至月底,再探7.1853的历史高价位。花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预测,2008年人民币汇率的全年升值幅度将达到7.5%左右,而来自市场一线的交易员则把升幅预期调得更高,预计今年升值幅度将达10%.

 “再升值10%是什么概念,就是像我们这样的外贸代理公司几乎可以彻底关门转行。”李先生称,目前已有很多公司转向客户代理,也就是只承担报关报检等服务,最终收取1%左右的代理佣金。由于这笔佣金是厂家以人民币形式支付,因此不受汇率变动影响。

  升值1%利润下滑2%-6%

  “人民币一快跑,企业就发烧。”不单对于外贸公司如此,生产型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据香港贸易发展局调查显示,内地生产的港商其本地含量(即以人民币结算的生产成本部分)在20%至45%之间,平均为30%.人民币兑美元升值10%,即表示生产成本亦增升2%至4.5%.目前大多数香港厂商仍以美元支付其出口,人民币兑美元升值意味着采用人民币结算的部分生产成本已告上涨,并侵蚀其出口利润。贸发局委托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进行的一项调研亦显示,珠三角各类企业中62.7%受访企业表示可承受人民币10%以内的升幅,可见近期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已超过其可承受的范围上限。由于人民币很有可能继续升值,其对生产成本构成的压力亦会不断增加。

  老潘说起如今的市场环境,无奈地表示,“劳动力成本、原料成本、场地成本都再涨,加上我们的产品70%外销,人民币升值更是不能忽视。”以年出口额400万美元计,2005年7月汇改开始时1:8.11汇率,可兑换3244万元,而以今年1月31日1:7.1853计,则仅能兑换2874.12万元。

  据纺织专业网站第一纺织网估算,对于以美元计价的进出口企业来说,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服装企业的销售利润即下降2%-6%,出口依存度高的服装行业影响更大。“提价?对于新客户还好,毕竟我们的产品有设计优势,对于老客户哪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大家都多少年的合作关系了。”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在上游纺织行业,广东省去年纺织产业链上高达22.05%的企业处于亏损,这一比例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6倍;而行业利润率则低至全国平均数的0.57倍,仅为2.20%.分析人士认为,产业结构以低附加值、以量取胜的上游产品为主,乃是罪魁祸首。2007年前8个月,广东纺织产业链出口比例高达46.26%.但这些企业的共有特点是劳动密集生产、产品利润率低、出口以量取胜、缺少知名品牌,一旦外部环境变化,最先受到冲击。

  升值促动产业升级

  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纺织商业周刊》总编辑、第一纺织网总裁樊敏认为,人民币加速升值其实并不是一个需要“应对”的状况。从纺织业来看,从1998年至今一直是20%的企业贡献80%的利润。行业规模连年扩大,但一些企业近年已沦落为只有工商注册在,实际已停产或半停产。在这样的局面下,人民币升值淘汰一批竞争能力差的企业不但不是坏事,还是一次行业调整的良机。“我们总说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但究竟如何升级,如何调整,政府只能进行一些政策引导,最终还是要市场说话。”

  而数据亦显示,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结构已逐渐发生变化,出口单价呈现逐年增长态势。2005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1175.24亿美元,同比增长21.30%,出口单价同比增长2.43%;2006年,出口总额1470.18亿美元,同比增长25.09%,出口单价同比增长15.36%;2007年1-10月,出口总额1388.70亿美元,同比增长19.74%,出口单价同比增长11.05%.但从出口增长率看,纺织品服装出口价格提高主要是服装的贡献,纺织品出口还不能完全消化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的影响,生存艰难。

  另一方面,纺织服装企业的主要原料棉花和化纤的进口比重达20%,主要纺织设备的进口比重接近60%,原料和设备折旧合计占总成本的85%以上。因此,人民币升值将使纺织服装企业的进口成本大幅降低。综合来看,人民币升值对纺织企业的影响是利是弊,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对总利润的贡献构成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幅度。

  而对于一些走在行业发展前列的企业来说,人民币加速升值甚至为企业的海外拓展还带来了正面影响。雅戈尔去年11月便以1.2亿美元与美国Kellwood Company及其全资子公司Kellwood Asia Limited签订三方《股权购买协议》,创下中国服装界最大一笔海外收购,预计每年为 雅戈尔增加3.6亿美元销售收入,产生1200万美元净利润。

  “国际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依然旺盛,人民币加速升值带来的一定程度上的行业替代完全可以接受。”樊敏表示。

  -记者观察

  宏观方案难解微观难题

  针对人民币加速升值的现实,提到最多的方案是采用人民币结算、与采购方分担升值压力、远期结汇,以及转向内销市场等。有评论人士去年就撰文表示,在制鞋行业已经出现“最好的产品留在国内”的情况。

  但宏观方案落到每个企业头上却又成了一本本难念的经。前述从事玩具贸易的李先生就表示,像玩具这样的高度竞争产业,要求海外采购商以人民币结算并不现实。而老潘也称,并非没有尝试过内销,但一些厂商的仿造让他伤透脑筋。“我们要自己进行设计,又有多个订单排队生产,成本高、速度慢。可仿造就只需要买我们一件样衣,然后找个小工厂专门生产,虽然用料可能不够精良,但速度快、成本低,售价有时只是我们的一半,我们根本斗不过。”

  本报记者 董珺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资金重新部署单边升值 人民币即期汇率强势“七连升”

2014-08-01 11:07
800

美元仍在不断升值 人民币汇率政策如何选择?

2013-03-14 13:57
909

用数币攒碳积分 兴业银行力推数字人民币与绿色金融业务深度融合

2024-05-30 12:04
81345

《跨境人民币观察报告》:扩大跨境人民币结算 需破解诸多瓶颈

2024-05-28 15:30
71340

《跨境人民币观察》问卷成果展示与交流会成功举办:专家学者共探人民币国际化前景

2024-05-28 14:29
181136

交通银行唐建伟:人民币国际化展现新趋势新挑战

2024-05-27 15:24
182902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