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广东外贸复苏的八条建议
2010-01-26 12:25499
广东是中国的外经贸大省,外贸依存度极高,国际金融危机使广东的外经贸出现严重的衰退,广东经济的脆弱性也凸显。我国与世界各国一道出台了经济刺激的政策和措施,很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目前似乎出现了恢复增长的迹象。
广东是中国的外经贸大省,外贸依存度极高,国际金融危机使广东的外经贸出现严重的衰退,广东经济的脆弱性也凸显。我国与世界各国一道出台了经济刺激的政策和措施,很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目前似乎出现了恢复增长的迹象。很多研究机构开始判断经济开始快速复苏。但是,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目前的复苏还只是表象,内在的深层次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应对。
遵循“稳增长、调结构、促销费”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原则,建议广东外经贸工作侧重在以下方面:———保市场份额的基础上保名义上的平稳增长或略有增长。
目前外部需求只是减少,并不是完全消失。从份额上看,根据WTO统计,去年我国出口占全球出口总额的比重仅为8.86%,而德国、美国在上个世纪90 年代均有超过12%的记录,我国提升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仍有可能。保外部市场份额就是保企业,保企业就是保就业,保就业就是保稳定,从而为扩大内需创造社会基础和物质条件。从结构上看,中低端生活必需品和非生活必需品全球消费量将保持基本稳定,甚至可能有所增长,广东产品开拓国际市场仍有空间。政府应清理以往限制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并根据形势需要出台一些新的促进政策。
———促外贸平衡增长,促出口增长的同时扩大资源性进口(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金融危机时期,趁国际原材料价格和人力资源价格较低,以及人民币相对升值的机会,综合运用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鼓励国内短缺性商品和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进口,鼓励引进先进技术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扩大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软件和机电产品等出口和急需的能源、重要原材料、高新技术、关键设备的进口,积极拓展服务业、文化、技术、人才等领域的对外合作,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等新兴贸易形式。
———保护产业的基础上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
危机中保护好自己的产业才能保障未来的发展,要认真研究世贸组织规则,并充分运用规则,制定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的有效措施。政府需要开拓保护国内产业的思路,拓展为产业服务的途径,强化产业损害的预警,完善维护产业安全制度。
———加强区域市场合作,推动圈层区域市场逐级拓展,充分发挥港澳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
广东应携手港澳、依托大珠三角整体协作优势,强化与东盟贸易联系,建立和拓展“上合组织”国家经贸关系,维持和巩固欧美日等传统贸易市场,形成圈层递进的全球贸易空间合作格局。
———制定财政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海外并购。
抓住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企业低成本扩张机遇,加大扶持力度,帮扶有条件的企业兼并收购海外优质低价企业。近期青岛已经出台相关政策,青岛某集团成功收购了韩国大三信和日本双日两家服装制造企业。
———授权市、区级地方政府联合企业团体在境外开辟自由贸易平台,扩大出口市场渠道。
与周边国家或国际市场合作,构建和扩展自由贸易平台。如与他国共同建立自由贸易区,放松管制,便捷通关,加快广东产品进出;他国出具原产地证明,既可以有效回避国际市场对中国制造的反倾销势头;也可以低成本、快捷地打入国际市场;尤其对生产过剩的传统产业的“走出去”战略,还可通过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等形式绕过传统的贸易壁垒。
———探索一般贸易企业与加工贸易企业的合作模式,以及零售业与制造业的合作模式。
广东是传统的零售业大省,国美、广百等新老零售业著名企业众多,应当借鉴美的、格兰仕等企业成功转型的案例,利用广东零售业巨头的市场渠道和网络资源,改善加工贸易企业的营销环节,扭转贴牌代工的不利地位,使其转型为集加工、品牌、销售于一体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积极应对美国贸易战略转向,适当加大进口替代力度。
金融危机后美国改变了单纯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开始较多地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
人们一直在诟病我国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美国出口的技术密集型产品是广东需要的,我们可以适时加快进口替代速度,同时建立公共产业技术研发平台、中小企业与大企业联合研发协议等新型产业组织形式,增强技术的外溢效应,进一步提高广东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遵循“稳增长、调结构、促销费”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原则,建议广东外经贸工作侧重在以下方面:———保市场份额的基础上保名义上的平稳增长或略有增长。
目前外部需求只是减少,并不是完全消失。从份额上看,根据WTO统计,去年我国出口占全球出口总额的比重仅为8.86%,而德国、美国在上个世纪90 年代均有超过12%的记录,我国提升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仍有可能。保外部市场份额就是保企业,保企业就是保就业,保就业就是保稳定,从而为扩大内需创造社会基础和物质条件。从结构上看,中低端生活必需品和非生活必需品全球消费量将保持基本稳定,甚至可能有所增长,广东产品开拓国际市场仍有空间。政府应清理以往限制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并根据形势需要出台一些新的促进政策。
———促外贸平衡增长,促出口增长的同时扩大资源性进口(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金融危机时期,趁国际原材料价格和人力资源价格较低,以及人民币相对升值的机会,综合运用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鼓励国内短缺性商品和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进口,鼓励引进先进技术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扩大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软件和机电产品等出口和急需的能源、重要原材料、高新技术、关键设备的进口,积极拓展服务业、文化、技术、人才等领域的对外合作,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等新兴贸易形式。
———保护产业的基础上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
危机中保护好自己的产业才能保障未来的发展,要认真研究世贸组织规则,并充分运用规则,制定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的有效措施。政府需要开拓保护国内产业的思路,拓展为产业服务的途径,强化产业损害的预警,完善维护产业安全制度。
———加强区域市场合作,推动圈层区域市场逐级拓展,充分发挥港澳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
广东应携手港澳、依托大珠三角整体协作优势,强化与东盟贸易联系,建立和拓展“上合组织”国家经贸关系,维持和巩固欧美日等传统贸易市场,形成圈层递进的全球贸易空间合作格局。
———制定财政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海外并购。
抓住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企业低成本扩张机遇,加大扶持力度,帮扶有条件的企业兼并收购海外优质低价企业。近期青岛已经出台相关政策,青岛某集团成功收购了韩国大三信和日本双日两家服装制造企业。
———授权市、区级地方政府联合企业团体在境外开辟自由贸易平台,扩大出口市场渠道。
与周边国家或国际市场合作,构建和扩展自由贸易平台。如与他国共同建立自由贸易区,放松管制,便捷通关,加快广东产品进出;他国出具原产地证明,既可以有效回避国际市场对中国制造的反倾销势头;也可以低成本、快捷地打入国际市场;尤其对生产过剩的传统产业的“走出去”战略,还可通过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等形式绕过传统的贸易壁垒。
———探索一般贸易企业与加工贸易企业的合作模式,以及零售业与制造业的合作模式。
广东是传统的零售业大省,国美、广百等新老零售业著名企业众多,应当借鉴美的、格兰仕等企业成功转型的案例,利用广东零售业巨头的市场渠道和网络资源,改善加工贸易企业的营销环节,扭转贴牌代工的不利地位,使其转型为集加工、品牌、销售于一体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积极应对美国贸易战略转向,适当加大进口替代力度。
金融危机后美国改变了单纯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开始较多地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
人们一直在诟病我国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美国出口的技术密集型产品是广东需要的,我们可以适时加快进口替代速度,同时建立公共产业技术研发平台、中小企业与大企业联合研发协议等新型产业组织形式,增强技术的外溢效应,进一步提高广东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