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分类通关改革显著提高出口通关效率
记者22日从海关总署获悉,实施分类通关改革试点半年多时间以来,企业在海关通关的速度显著提升,部分“低风险快速放行”报关单只需一分钟即可完成通关作业。
新华网北京1月22日电 记者22日从海关总署获悉,实施分类通关改革试点半年多时间以来,企业在海关通关的速度显著提升,部分“低风险快速放行”报关单只需一分钟即可完成通关作业。
分类通关改革就是海关综合货物和企业信息,对低风险货物的报关单证由计算机快速审核,与之相反,高风险货物的报关单证则由海关实施重点审核,货物也将被重点查验。2009年5月,海关总署决定在北京、天津等15个海关开展出口货物分类通关试点改革,15个海关于6月底开始相继在本关区出口现场启动了分类通关改革试点工作。随后进口分类通关改革试点又在黄埔等海关进行。
统计显示,2009年下半年,试点现场的出口报关单量为1136.7万份,出口金额为4149.4亿美元;分别占同期全国出口总报关量的62%和总出口额的61%。其中,八成以上出口货物适用低风险模式通关,而不到两成的出口货物被海关重点审核查验。据统计,15个试点海关的整体通关速度由2009年1-6月的1.92小时降到7-12月的1.8小时。资信良好的企业,出口的又是低风险货物,在海关办理手续有可能在一分钟之内完成。
分类通关改革在给诚信企业带来通关提速的同时,也使海关的监管更加有效。在15个试点海关中,2009年下半年月平均查验量比改革前的上半年提高了61%,海关查验力量集中在高风险货物,也使海关的查获率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