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创投基金迅速升温
2009年12月12日,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起成立的中国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募集工作正式启动,这是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设立的首家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
刘腾
2009年12月12日,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起成立的中国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募集工作正式启动,这是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设立的首家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
“利用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的资源,我们选择优质的中小企业进行投资,并在国内的创业板或者国外的资本市场上市,获得回报后退出。” 该基金的管理人、中发君盛(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子君解释了该基金的运作模式。
目前,股权融资已经成为国内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最主要方式。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各地政府发起的中小企业创投基金纷纷上马,帮助中小企业进行股权融资。但是,千军万马都走股权融资的独木桥,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来说却并非利好。
政策环境 中小企业创投基金迅速升温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是国内唯一“国”字头的中小企业协会,为了设立这个基金,该协会已经酝酿了一年多的时间。
2008年5月,中小企业协会发起成立中国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从52家有意向合作的机构中选定深圳市君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中发君盛(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基金的运营。
廖子君介绍,该基金的目标是在2010年募集10亿元人民币的一期资金,而在成立的3年之内共募集30亿元资金。“我们在北京已经拜访了3家很有实力的投资客户,路演马上就要开始。”她同时认为,如果2010年能够顺利募集到10亿元人民币资金,那么这只基金在人民币中小企业创投基金中,算得上是最大的。
而在国内,设立的有政府背景的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还有很多。武盛林是北京尚构投资顾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2008年以来,他已经帮助数家投资机构和北京中小企业创投引导基金合作,在北京设立了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创业投资基金。
2008年7月10日,北京市发改委启动了北京中小企业创投引导基金,为此拨款8亿元。设立该创投引导基金的目的是吸引国内的投资机构落户北京,双方合资成立面向北京中小企业的创投基金。在合资成立的创投基金中,北京中小企业创投引导基金所占股份不超过30%。
“以此计算,8亿元北京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能带动约30亿元的投资。”武盛林评价,在目前已经成立的20多个这类基金中,规模比较大的有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深创投)、银河投资管理公司等各自合资成立的基金。北京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深创投合资成立的创业基金,深创投投资1.4亿元,北京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投资6000万元。
北京市的这种做法有明显的带动作用,深圳市政府于2008年12月17日也表示,将设立总体规模约30亿元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解决处于种子期、初创期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难的问题。
不仅如此,据创投人士介绍,目前国内各级政府成立的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已经有十几个。其中最早的是2007年由财政部和科技部共同发起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该基金由中央财政投入1亿元,其中最具规模的当属江浙一带各级政府设立的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仅无锡市政府设立的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就很大,可能已经超过8亿元。”武盛林评价说。
企业现状 银行贷款难 逼宫股权融资
有资料统计,国内目前有4000万家中小企业。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它们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渴望通过出让股权进行融资,而不是寄希望于获得银行贷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贷款过于艰难。
位于浙江温州市的摩高服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摩高公司)虽然在全国开了近400家服装连锁专卖店,终端销售额接近6亿元,但却是一家“轻公司”。
“我们没有生产厂,而是设计好之后交由OEM厂家代工,专卖店中75%是加盟商的,因此固定资产少,找担保比较困难。这样一来的结果是,贷款很艰难。”摩高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戴晓东解释,虽然直营、加盟的所有专卖店终端销售额已经超过6亿元,但是公司实际回款只有3亿多元。
目前,摩高公司的银行贷款总额只有4000万元,而且来自温州的多个银行。为了得到这些贷款渡过资金难关,股东们抵押了自己名下的众多房产。
戴晓东不无感慨的是,虽然国家的法律也规定,专利、商标形成的无形资产也可以抵押,但是很少有银行愿意接受这些抵押物。“虽然公司销售额比2008年增长30%,但是现在我们还是希望引进一个股权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流动资金。”
北京康复之家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康复之家)是一家销售医疗器械的连锁商业企业,在全国开设了50多家连锁店,虽然2009年的营业额已经接近1亿元,但是从银行获得的贷款甚至不到100万元。而这100万元,也是从外资的渣打银行融到的。
“我们和国内各大银行都联系过中小企业贷款,但得到的回答都是‘没有这个业务’。”该公司董事长柏煜回忆,只有一家银行——渤海银行2008年表示可以给康复之家发放几十万元贷款,但当时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来得及申请,2009年再去问时,渤海银行却表示这个业务已经取消了。
经过严格审查,渣打银行最终向康复之家提供了“中小企业无抵押贷款”,但是金额极少。2007年,渣打银行同意贷款25万元人民币,2008年在还款良好的基础上,贷款额提高到40万元,而2009年,贷款额进一步上升到60万元。
这笔贷款的利息是10%,远远高于一般银行贷款5%~6%的利息,而且是每月还款。“虽然很高,但是总比从民间借高利贷更划算。”不过,这点钱也根本解决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问题,于是柏煜也开始寻找风投,最终获得了一笔数千万元人民币的股权融资。
两难选择 股权融资是双刃剑
虽然众多的中小企业都争着想股权融资,但是不可否认,很多企业的心态是复杂的,越是优秀的企业在股权融资上越表现得不积极。
保健酒行业的龙头老大劲牌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劲牌)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2009年,劲牌实现销售收入近30亿元,已经成长为一家大企业,但是它当初也是从1998年的几千万元,到2003年的4.9亿元一步一步滚动发展起来的。
劲牌在快速成长的最近五六年中从来没想过引进风险投资,“我们不想要。”劲牌董事长吴少勋说,也从来没想过要上市,“既然利润不错,干嘛要引进别人当股东来分钱呢?”吴少勋想都没想就这样反问。
柏煜也是同样的看法:“我宁愿贷款,贷款也就是还点利息的事,不是实在没办法,我不会拿股权融资。”以开店的数量,柏煜的企业在医疗器械零售行业中已经是老大,但是他担心,目前规模远不及自己的竞争对手,如果融资成功,跑马圈地,会得到后来居上的机会。
柏煜认为,股权融资带来的问题不少,首当其冲的是经营压力。资本的压力是巨大的,为了达到投资方的要求,经营者很可能被迫舍弃步步为营的成功思路,变得急功近利,好好的企业可能因此垮掉。
最明显的是对赌协议,在这种投资模式的巨大压力面前,经营者只有变着法地做业绩,如果遭遇经济低谷可谓九死一生。
“对赌协议在国内的投资中非常普遍。”武盛林认为,几乎100%的中小企业都有融资的渴望,在中国贷款之路难以走通的情况下,大多会欢迎股权融资,但是在企业估值上会和投资方产生分歧,有时还很尖锐。此时,对投资方来说,对赌协议就成了控制风险的有效办法。
如果企业达到了协议中的指标还好,双方皆大欢喜。比如蒙牛和摩根士丹利、鼎晖投资、英联投资的对赌协议,蒙牛实现了年均50%的增长,而投资方也得到了550%的投资回报。但是如果达不到对赌指标,则是企业的一场悲剧。
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见。2005年7月,由于在香港上市的永乐电器没能达到和摩根士丹利、鼎晖投资签订的对赌协议盈利指标,最终被国美电器收购。而近在眼前的就是太子奶的案例。
2007年初,高盛、英联以及摩根士丹利联合注资太子奶集团7300万美元,双方协议,如果3年内太子奶集团业绩增长超过50%,就可降低投资方股权,如完不成30%的业绩增长,太子奶集团董事长李途纯将失去控股权。结果,乳业“三氯氰胺”事件不期而至,太子奶业绩大跌,李途纯面临将61.6%太子奶股权转让给外资投资方的风险。
在经营压力面前,甚至出现了大股东将投资“洗”进自己腰包的现象。“大股东洗小股东的钱,这听起来都可笑。”柏煜说。据行业人士介绍,一家获得风投的公司,在经营指标难以达到的前提下,置公司经营于不顾,利用虚开合同的方式,将数千万元投资洗进了个人腰包。
不过,武盛林表示,政府所设立的中小企业创投基金,一般承诺前几年不图回报,以便让企业安心经营。但是,有业内人士认为,在资本逐利的欲望下,那些不是由政府控股的创投基金,很可能无法最终贯彻这一原则。而且,面对4000万家中小企业,有政府背景的创投基金不过是九牛一毛,绝大部分的空间还得由民间投资来补足。
“让中小企业都走股权融资的‘独木桥’显然不是办法,政府最应该做的还是改革贷款体系,让众多中小企业真正能贷到款,融到资,而不是跟着风投一起,‘忽悠’他们都去卖股权。”一位投资界人士说。
记者观察
“第一次贷款”攻坚
中小企业贷款困难,主要的原因在于没有可以抵押的固定资产,而企业在银行也没有信誉记录。
摩高公司自己没有生产厂,直营的专卖店只占25%。即便有100家直营店,店面是租来的,人员是雇来的,仍然没有属于自己的资产。这样的公司,其特点是只抓设计和销售两端,放弃需要密集投资的中间环节,占用资金少,是新时代轻公司模式的典型。康复之家也与此相似,借用高效的物流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地减少固定资产投资,便于复制。
如果说这些企业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那可能只剩下创新的商业模式了。但是,银行是不会为创新的商业模式估值的。
由于没有过硬的资产,这些企业在银行没有大笔贷款的第一次记录,甚至根本就没有贷款记录。而银行看重的是合作多年、“好借好还”的企业信誉,既然没有第一次,如何判断这些企业的信誉?
中小企业贷款难,就陷入了这种恶性循环之中。可见,关键是第一次贷款。
对于银行来说,中小企业贷款额太少,风险又太高。从一笔中小企业几十万元的贷款中获得的利润,远远比不上从一笔大企业几百万元、上千万元贷款中获得的利润。总之,搞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成本太高。
但是,中小企业承担了大部分人口的就业,扶植是必须的,金融业贷款模式急需创新。
难道说中小企业“贷款难”就真无法克服吗?
有人这样建议,能不能大幅提高给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给小额贷款的利率是大额贷款利率的两三倍,同时给工作人员更高的提成呢?这样,对银行来说,部分弥补了收入不足,工作人员也提高了积极性,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也总比到地下钱庄借高利贷要强。
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对中小企业展开充分的调查。江浙一带民间融资机构盛行,有的机构给中小企业担保、贷款数额巨大,却没有出现一笔坏账,其经验值得国营企业学习。其中,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实行“会员制”。萧山一家担保公司为32家企业提供了总额2亿多元的贷款担保,却未发生一笔坏账。其具体做法是:企业要想获得担保公司的担保,先要“入会”成为担保公司会员。每家企业加入担保公司时,要出资5万到20万元不等,成为公司的股东。按出资额不同,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担保公司将提供最高5倍于出资额的担保,担保公司在为企业担保时只收取万分之五的手续费。当然,成为担保公司会员并非那么容易,必须要通过严格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