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泪光中带着欣慰

2009-12-30 13:34 498

□专题策划 林燕辉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凌慧珊“转身看到希望”。出口在过去一年用心地诠释着这一句话。世界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外需持


□专题策划 林燕辉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凌慧珊

“转身看到希望”。出口在过去一年用心地诠释着这一句话。世界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外需持续疲软,但有外贸企业转向内销市场打出一片天地;欧美消费力萎靡不振,但有外贸企业将市场重心转向俄罗斯、中东或是非洲等新兴市场,由此稳住阵脚。

于众多外贸企业来说,能够在2009年活下来便是一种“成就”。而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渐回暖,中国出口也日见起色,曙光似乎就在前面。

尽管出口下滑让人痛彻心扉,尽管贸易摩擦让人疲于应对,但站在“牛”尾巴上回首过去一年,业者或许依然能够在泪光中带着欣慰。

泪中带笑

进出口全年负增长成定局

但贸易降幅已经逐渐收窄

广州市宝和天日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景添记忆犹深的是,2008年11月开始,国际金融风暴正面吹袭

广东出口。当月,他告诉信息时报记者:“在外需疲软的状况下,11月外国进口商所下订单明显减少,其中熨衣服订单下跌20%,五金产品等其他订单下跌40%。”

而且,在2009年的前3个月,他的公司的出口商品总额分别只有904.85美元、648.66美元以及902.19美元,下降17.56%、25.75%以及17.23%。“凛冽的寒冬持续了三四个月之久。”潘景添说,不过此后出口情况开始逐月回升,特别是年中之时回暖较为明显,与往年同期已经相差不多了。

“当然,我们是家庭日用品行业,受金融危机冲击应该较小。作为家庭的必用产品,消费者不会不买。消费力下降带来的影响,也只是买好买坏、买多买少的问题。”潘景添说。

信息时报记者了解到,潘景添所在企业的状况与外贸数据基本相吻合。海关总署数据显示,自3月开始,外贸连续5个月反弹,7月份出口1054.2亿美元,是今年以来月度出口首次突破千亿美元。

1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2082.1亿美元,实现年内首次月度同比正增长,对外贸易明显好转。其中出口值1136.5亿美元,同比下降1.2%,环比增长2.6%;进口945.6亿美元,同比增长26.7%,环比增长9%。

分析普遍表示,11月出口值、进口数据同比均大幅改善,其原因在于基期因素,预计同比增幅将在2009年的最后一个月转正。

在西南证券[18.86 0.21%]宏观经济分析师王剑辉看来,出口情况的明显改善与季节性因素有很大关系,目前西方国家的圣诞消费旺季还是有明显回升,显示西方国家经济有所改善。不过,眼下也不应过于乐观,外贸数据要等到明年2~3月以后才能反映相对真实的水平。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日前的2009年中国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表示,预计进出口全年将达2.2万亿美元,降幅为16%左右。

心存希望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开闸

叫好不叫座僵局有待突破

自2009年7月6日开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上海、广州、珠海、东莞以及深圳五城市试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有助于外贸企业减少汇率变化带来的定价成本,并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迈出坚实一步,因而自始至今一直备受各方厚望。

广东省社科院上半年对珠三角外向型企业进行的一份调查显示,超过八成受访企业乐于接受跨境贸易以人民币进行结算。

相关数据显示,启动首日,广东省内(不含深圳)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交易额为772万元,上海为1428万元,尽管深圳方面的数字没有公布,但业内人士估计五城市首日的总交易额肯定超过2500万元。

不过,经历了繁华开场以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开始变得门庭冷落,企业与银行的热情双双降温。一些股份制银行告诉记者,人民币结算的开展有所停滞。而多个试点企业负责人也告诉信息时报记者,他们至今也没有一单人民币结算业务。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4.30 1.65%]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直言,眼下人民币结算量显然低于预期。他说,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如美元,境外机构对人民币的认同感不是太强。不过,人民币认同感的提高也需要一个过程。

“欧美等客户对以人民币结算的认同度不高,成为阻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大范围推开的最大困难。”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黎友焕如此说道。

也有分析人士提到,由于目前人民币在资本项下仍然不能自由兑换,而且监管层担忧跨境资金借贸易之名大规模流动,因而前期试点地区、企业不多,规模不大,这也是限制人民币结算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监管层近日则表态,将尽快扩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试点范围。央行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进一步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增加试点企业数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并在有效监管的基础上稳步推进跨境投融资的便利化。

惊心动魄

涉华贸易摩擦案激增

“轮胎特保”震惊业界

2月13日,美国国会通过了7870亿美元的振兴经济方案,备受国际社会谴责的“买美国货”条款也赫然在列。美国此举,进一步引发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浪潮,被称为这一年各国之间的贸易战推倒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据了解,振兴刺激方案中的“购买美国货”条款规定,由刺激计划提供资金的公共建设工程所采用的几乎全部制成品必须从美国公司采购。该方案受到国际社会舆论的大力抨击。

中国政法大学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武长海称,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下,各国从本国的经济利益出发,将可能向他国的进口产品“开刀”。美国陷入经济衰退以来,对于中国进口的担忧日益加剧。

“越来越多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已无理性可言。”武长海说,除美国外,其他国家也纷纷设置贸易壁垒。1月时,印度毫无理由地宣布禁止从中国进口玩具,为期6个月。而在欧盟内部成员国之间,也互相设置了贸易门槛。

9月中旬,奥巴马宣布对输美中国轮胎实施为期3年的惩罚性关税措施,当月广东轮胎出口就应声而跌。奥巴马这一裁决在中国轮胎行业激起了强烈的反对声浪。据了解,中国轮胎产量40%用于出口,出口中又有三分之一销往美国,特保案将影响10万中国轮胎工人生计。

作为反击,中国迅速启动了对美国部分汽车产品、肉鸡产品“双反”审查,外交部发言人同时表示,中方已就此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并保留作出进一步反应的权利。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在其博客上称,中国必须要在奥巴马执政初期就及早遏制其潜在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并且中国需要向国内外投资者显示保护中国境内制造商合法权益的决心和能力。他指出,不能在“和为贵”、“和气生财”的民族传统中走入极端,“我们应当将贸易报复措施纳入我们的贸易武库之中”。

美国出招对华贸易保护措施一浪接一浪。10月7日,美国商务部再度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税调查,这意味着中国向美国出口的钢管产品基本全部受限。

事实上,2009年以来,涉华贸易摩擦激增。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2009年已有19个国家或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103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约120亿美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预测,2010年中国将成新贸易保护主义最大受害国。中国在面对贸易战的时候,要适当调整过去只依靠双边解决问题的传统做法,敢于和善于在WTO法律框架下解决贸易争端。

值得关注的是,碳关税可能成为今后数年贸易摩擦的新焦点[1.79 0.00%],贸易摩擦将伴随中国和平发展的全过程。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如此表示。
 

0
标签: 中带 外需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