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反弹受阻 商品借机全线大涨
周四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全线上扬,过去两日美元指数走软激发了商品市场做多热情,而供应面不明推动金属价格成为了当日领涨力量。
周四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全线上扬,过去两日美元指数走软激发了商品市场做多热情,而供应面不明推动金属价格成为了当日领涨力量。
不过,短期内商品全线上扬并没有改变整体供求格局,金属等品种的供求宽松状况尚未发生根本改变。市场中更多的还是集中于短期题材炒作。
美元走软提振做多信心
24日亚洲时段中美元指数延续了前一交易日的走软态势。截至北京时间24日20:00,美元指数报于77.734/56。该指数在连续反弹后再度走软主要源于周三公布的美国11月独栋新屋销售意外较上月下跌11.3%。年率降至35.5万户,低于市场此前预期的44万户。周三美股主要指数也因此回吐部分涨幅。与此同时,美元走软却在激励着亚洲市场买盘信心。
周四日经指数涨幅达到1.53%,沪深指数涨幅更是分别达到2.59%和3.84%。有分析人士认为,美元指数短期下滑,投资者对资金面趋紧的担忧有所弱化,激发了他们对于风险资产的兴趣。其中自然包括大宗商品。
尽管临近假期,很多大宗商品的消费状况却并不是好消息,但短期货币因素依然给予周四国内商品市场充足的上升动力。截至周四收盘时,沪铜主力合约报57110元/吨,涨幅2.94%,创下期价年内新高。沪铝和沪锌主力合约涨幅分别达到1.11%和2.21%。螺纹钢主力合约报4461元/吨,上涨1.11%;线材主力合约报4280元/吨,上涨0.71%。
能源化工板块24日同样全线上扬。燃料油主力合约上涨43元至4313元/吨;PTA上涨102元至7786元/吨;塑料主力合约上涨150元至12170元/吨;沪胶主力合约上涨415元至23375元/吨;PVC主力合约上涨70元至7595元/吨。
农产品板块中,大连大豆主力1009合约收于3973元/吨上涨44元。豆粕主力1009合约上涨31元至2973元/吨。豆油主力合约上涨88元/吨至7746元/吨。棕榈油主力1009合约上涨134元/吨收于6908元/吨。菜籽油主力合约收于8344元/吨上涨58元/吨。郑州白糖主力1009合约收盘上涨158元/吨至5588元/吨。
除了短期的货币因素外,金鹏期货副总经理喻猛国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经济复苏预期依然在支持着市场。这在根本上支持了未来大宗商品的需求预期。目前市场可以被看成是第二轮上涨的中期。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中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4.2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9.8%,同比增长12.3%。其中11月当月实现工业总产值3.67万亿元,同比增长28.2%。这被认为是工业经济,以及对于宏观经济风险抵抗力较弱的中小企业运行下滑趋势已经得到大幅扭转。
供求宽松仍是潜在风险
美元短期走软支持了周四商品市场整体走高。目前三月期美元LIBOR也正处于0.25%的历史低位。这一方面意味着市场流动性状况支持投资者介入更具风险回报的市场;另一方面货币对于商品市场的潜在推动力还有多少仍是个不确定因素。而在此基础上,商品市场自身供需情况对于价格支持力量还不足。
在成交量最大的能源市场中,包括原油在内的主要能源品种的供求在全球范围内依然处于宽松状态,来自中国和印度需求的增长与OECD国家的需求增势缓慢相交织,使得全球未来需求趋向依然存在不确定性。
金属市场中,24日上海地区铜现货升贴水为350元至200元/吨,平水铜报价56100-56200元/吨,升水铜56200-56300元/吨。上海有色网报告认为,价格冲高导致贴水扩大,进口铜流通较多,货源更加充足,下游高价接货意愿不足,成交困难。
作为24日市场领涨品种,铜市场目前供需状况仍然不容乐观。24日LME铜库存达到484800吨的八个月以来新高,再度增长2025吨。此前LME铜库存已连续37个交易日增长,使得年内库存涨幅达到了42%。
上海中期一分析师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铜库存增加来源于现货贴水状况,而且投资者对于未来通胀和消费预期也使得即期消费成为了次要考虑因素。另一方面,市场也在等待新一轮加工费谈判所带来的市场预期信号。
此前,有消息称,日本住友金属已与Freeport达成的每吨加工费为46.50美元,每磅4.65美分的铜加工费协议,低于2009年议定的75美元和7.5美分。而必和必拓声称将争取比Freeport更低的铜加工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