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金融引领中国金融新模式
低碳经济的兴起,正在逐渐改变中国金融业的格局,在传统金融业务的发展受到诸多发展制约和挑战的形势下,低碳金融却异军突起,渐渐进入金融改革的大局当中。
低碳经济的兴起,正在逐渐改变中国金融业的格局,在传统金融业务的发展受到诸多发展制约和挑战的形势下,低碳金融却异军突起,渐渐进入金融改革的大局当中。
日前结束的哥本哈根大会,吹响了低碳发展的明确信号,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不仅是实现全球减排目标的战略选择,也是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一剂良方。《哥本哈根协议》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持的同时,也为中国的低碳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当前,全球金融模式正在进行新一轮调整,国内经济发展方式也在谋求深层次转变,中国金融业必须相应调整,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发展变化,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22日在北京举行的2009中国金融阿论坛围绕“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展开了一场“低碳行动”,来自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及国内主要金融机构的负责人积极寻找低碳金融的发展良策。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成为低碳理念推广的“践行者”和低碳金融服务的“创新者”。他要求,商业银行要探索建立节能环保金融服务的长效机制,从业务流程与规则上把好项目入口关和惩罚关。此外,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应积极开展“绿色信贷”及其他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产品定价能力,争取在全球碳金融体系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目前,中国处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结构由“高碳”向“低碳”的转型的关键时期, 金融服务方式的转变已经刻不容缓。
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中国主要商业银行在钢铁、电解铝、平板玻璃三个产业的贷款增速分别为13%、19%和-45%,大大低于同期30%以上的贷款平均增速,贷款结构调整成效已经明显。
建行副行长胡哲一对此表示,在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银行业在业务拓展方面将大有可为。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为银行业在提供低碳经济相关金融服务创新方面空间巨大,并将产生巨大的“绿色信贷”需求。另外,银行可通过提供信用咨询、理财产品、低碳项目融资等服务新产品,并直接参与碳交易市场。
刘明康也表示,随着国际碳交易市场不断扩大,碳排放权已经衍生成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
世界能源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何世红对此表示,低碳金融的发展需要找准着力点,金融机构在树立为低碳经济服务理念的同时,要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业务模式,从而使更多的资金流入到与低碳经济相关的行业中去,通过推动经济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银企双赢。
目前,银监会会同有关部门正积极推进“绿色信贷”目录指引、项目环保标准、环境风险评级等专业标准的制定,以推动银行相关业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