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纵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

2009-12-23 11:43522

昨日,由中国金融学会和金融时报社联合举办的"2009中国金融论坛"在京召开。论坛上与会嘉宾紧紧围绕论坛主题"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昨日,由中国金融学会和金融时报社联合举办的"2009中国金融论坛"在京召开。论坛上与会嘉宾紧紧围绕论坛主题"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尚福林,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李克穆,中国金融学会执行副会长、香港金融管理局前总裁任志刚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主持了开幕式,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广谦、金融时报社社长汪洋分别主持了此次论坛各阶段的研讨。

  周小川说,在应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我们发现货币政策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探讨:第一,货币政策目标问题,究竟应采用单目标还是多目标。第二,货币政策工具箱的问题,究竟是工具多一点好还是少一点好。第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成本问题,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货币政策承担的成本和财政政策承担的成本区别在哪里,利弊权衡选择的平衡点在哪里。

  周小川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处在一个改革转轨时期,市场化程度不高,在货币政策的运作与传导机制上跟发达国家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不一样。因此,中国采用"四大目标综合平衡"的做法是合适的,即围绕较低通胀、保持经济增长、保持较高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来综合考虑,这对应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也是有用的,但在今后也会有不断的演变,还需要做很多的研究。在谈到货币政策的工具箱时,周小川说,就中国来讲,我们的市场不够成熟,货币政策工具除了强调要简洁、便于和公众沟通以外,还需要使用更多一点的工具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总之,这次金融危机也提示大家对货币政策工具的种类或者说工具箱里到底要放多少东西,进行再思考。

  刘明康说,银行业要在低碳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积极作用。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扮演好两个角色:第一要成为低碳理念推广的践行者。要积极探讨金融环保机制、经营策略、管理机制、激励考核体系,从业务流程与规则上把好项目关,完善惩戒机制。第二要成为低碳经济的创新者。近年来一些银行通过与国外有关机构合作,在研发面向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的产品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碳排放权已衍生成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我国银行业应进一步加强对国际碳金融发展的跟踪研究,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绿色信贷及其他碳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提高产品的定价能力,争取在全球碳金融体系当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参与权和主动权。

  尚福林说,通过对金融危机的分析,从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来看,有两点值得思考:一是金融业本质上属于服务行业,根植于实体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必须与实体经济相协调。二是场外市场还存在一定风险,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势的同时,必须加强和改进监管,防范和化解风险。在谈到今后一个时期资本市场改革和监管工作思路时,尚福林表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市场的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功能,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局。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服务经济的功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稳妥推进市场改革创新,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增强市场主体的核心竞争力,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改进市场监管效率,健全投资者保护长效机制。

  李克穆说,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一些大型保险公司表现出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在保险业务方面并没有发生很大问题,问题往往都出在保险资金的运用方面。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资金运用作为保险业的"两个轮子"之一,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所谓"两个轮子",一个是承保业务,一个是资金运用。如何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基础上提高资金的收益率,显然是一个难题。在谈到保险监管方面的问题时,他说,保险监管的目标集中在一句话,就是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也就是说保护保单持有者的利益。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通过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体制,努力将各类风险尤其是系统性风险防范在发生之前。

  任志刚说,在"一国两制"下,我国发展金融事业有着史无前例的优势,我国有两个金融体系可以相互取长补短,更好地满足国家的需要。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就明确表示,要发展内地、香港两个金融体系当中的互补、互助、互动关系,发挥香港金融中心的作用。他希望今后可以在金融学会的工作中研究"一国两制"两个金融制度这方面的问题,如怎样发展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发挥香港金融中心的作用等。另外,任志刚认为,自由金融市场可以达到很高效率的资源分配,让资金高效率运行,为经济提供最大的支持,但也很容易产生问题,需要确保金融市场的可控、渐进、主动。

  论坛上,专家们还认为,当前危机的直接冲击已经缓和、全球经济正在逐步步入复苏轨道,全面分析、判断后危机时代经济金融的特点、发展趋势、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将推动我国金融业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并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意义十分重大。为此,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建清,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等嘉宾还围绕"金融危机下中国金融业发展战略"、"低碳金融:中国的机遇和挑战"等问题发表了真知灼见。

  屠光绍从地方经济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对金融业下一步发展改革的需要。他说,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上海而言更加急迫、更加重要,矛盾和问题也更加突出。当前结构调整到了新一轮关键时期。因此,应对地方结构调整的任务,实际上是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需要,金融服务需要跟进,要根据结构调整的需要来改变和调整金融服务。他还指出,地方政府要运用好金融资源,并做好配套支持。

  姜建清说,这次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西方现行金融体制的弊端,而中国的金融模式却在危机中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因此,在今后的金融改革中,更需要攻坚性、原创性和最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改革。要坚持渐进性的改革模式,要有短期的安排和中长期战略规划,尤其对影响和制约中国进行改革发展的若干问题的改革,要有明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姜建清还表示,要运用好我国外汇储备资源,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刘世锦说,如果进行碳排放权的交易就可能产生这样的结果,大家都在努力提高碳排放生产率,这样就会刺激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和生产方式、新市场、管理机制和商业模式大量产生。随之而来的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还包括金融创新。刘世锦判断,将来一定会出现产权界定和排放权交易带动的创新,这将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重大创新,将引领人类社会进入以"绿色发展"为特征的时代。

  李扬从走出危机的角度谈了碳排放问题。他说,这次危机的根源在于科技基础丧失,所以目前全球都在寻找新的科技基础,那么未来的增长必须找到一个足以和信息技术相匹敌的技术。他说,能为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发展提供基础的科技因素,当然可以包括碳,但绝不仅限于碳,需要建立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作为有力支撑中国的国家战略。也就是说,用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企业是创新主体,市场是创新动力的观点。

  此外,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中国金融学会第七届理事会2009年理事会议已经表决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现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吴晓灵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前总裁任志刚担任中国金融学会执行副会长。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香港人才回流金融业 持牌职位数量增至纪录高点

2024-11-19 12:17
27474

山东聊城:支持供应链上中小企业开展电子仓单质押、订单融资等供应链金融业务

2024-11-14 12:11
54368

民生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余额已超2400亿元!

2024-11-09 12:03
181773

四川港投供应链金融平台“金融商超”创新突破,首笔脱核金融业务落地

2024-10-29 15:14
69209

彭立峰: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更好匹配高新技术、文化旅游等领域企业“轻资产、重智力”特点

2024-09-26 13:29
137666

无忧好车APP开通供应链金融业务

2024-09-19 14:07
151156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