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人民币结算症结
昨天在上海社科院的研讨会上,各方学者试图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国际化进程方面给出一些答案。
曹金玲
昨天在上海社科院的研讨会上,各方学者试图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国际化进程方面给出一些答案。
配套制度完善、境外机构设立太少、试点企业不多、资本项目没有开放……在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国际金融货币研究中心主任周宇看来,都是制约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问题所在。
“境内银行还需要扩大境外结算网络,低成本的资金结算也非常重要。”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明棋指出,境外企业要接受人民币结算,需要给予更多刺激政策,通过一些渠道给予他们拥有其他人民币金融资产,并享受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收益,而这与资本账户开放、金融市场国际化发展密切联系。
而在人民币资本账户未开放的情况下,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究竟能否单兵突进?结算、投资、储备,到底是三步走还是齐步走?
“如果齐步走可行,就会牵涉到包括债券等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以及境内人民币市场开放的问题,这两者才能为境外人民币持有者提供保值增值空间,但目前境内的人民币股票和债券的开放度仍较低。”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国际金融货币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刚说。
“能否在资本账户不开放的情况下对人民币国际化有所作为?”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丁剑平则表示,“债券市场的扩大和开放是重中之重。应该尽快对上海、香港和台湾三地债券市场实行开通,这对三地货币形成统一汇率有很大帮助,加上评级和担保的完善,以此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干杏娣认为,未来五年应该进行“资本项目有序有控的自由化”。她说,人民币有序有控的国际化,以及上海金融中心有序有控的建设,并不代表资本流量会很小,而是在风险控制环节强化制度建设,逐步吸引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资本和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