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三大贸易伙伴休戚与共
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后,各国经济正在缓慢恢复中,世界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在这个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无论是与金融危机发源地美国,还是世界经济“航母”欧盟,或是经济强国近邻日本,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贸易往来。中国与这三者的贸易比重位居中国贸易总额的前三甲。如此看来,在后危机时代,中国贸易的发展将与这三大伙伴休戚相关。
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后,各国经济正在缓慢恢复中,世界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在这个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无论是与金融危机发源地美国,还是世界经济“航母”欧盟,或是经济强国近邻日本,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贸易往来。中国与这三者的贸易比重位居中国贸易总额的前三甲。如此看来,在后危机时代,中国贸易的发展将与这三大伙伴休戚相关。
同舟共济·美国:贸易保护来袭
今年年初,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华时,曾引用中国成语“同舟共济”来说明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彼时,全球还沉浸在金融危机的洗礼下。如今,金融危机带来的“风波”已逐渐消退,中美两国手握的“旧船票”,是否还能坐上同一条客船?
事实上,中国对美国每年的贸易顺差都比较可观。中国之所以成为关注的焦点也是因为进入经济高增长周期的中国正在替代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等国家产品对美国的出口,美国对这些国家贸易逆差也正在转移到中国。但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这种情况也许会发生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政治研究所教授余永定说:“现在,曾被金融危机带走人们视线的全球不平衡将再次被人们关注。而为了应对全球不平衡,美国就要保证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
目前,美国若要解决金融危机的遗留问题,就要从两方面入手:恢复经济增长和减少失业率。这两大任务将促使美国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但这同时也会导致美国增加政府的财政赤字。据经济学家预计,2009年,美国的财政赤字将达到1.6万亿美元,甚至有可能达到1.78万亿美元。由此,在财政赤字和保证美元地位的双重压力下,有分析认为,美国将在2010年加剧贸易保护倾向。因为相较于美元贬值来说,贸易保护不仅能提高美国的净出口数字,手法也相对安全,能够得到美国民众支持。那么届时,中国就将面临出口市场的萎缩。
对此,专家建议,中国应及时调整经济结构,降低对外依存度,加大扶持服务业的力度,从而在可能面临的贸易保护主义大潮中“转危为安”。
求同存异·欧盟:全面战略伙伴
欧盟作为西方国家的典型代表,传承的是“西方文化”;中国是东方历史古国,沿袭的是“华夏文明”。当这二者聚在一起,冲突矛盾在所难免,但若想相互借鉴,共同成长,那么只有求同存异。
中欧贸易经历了35年的发展历程,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目前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技术供应方和第四大利用外资的来源地。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并跃居欧盟第三大出口市场。今年以来,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中欧经贸合作仍然实现了平稳发展,前10个月中欧贸易额达到2924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6.7%。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中欧经贸有精当的阐述:中欧经贸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已不单单是货物贸易数据所能反映的,双方应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看待中欧贸易的现状和前景。
在日前举行的第五届中欧工商峰会闭幕式上,温家宝发表演讲称:“中国不追求过大的贸易顺差,为了缓解双边贸易不平衡的矛盾,已经派出多批贸易投资促进团。赴欧开展经贸活动,今后中方还将继续采取措施积极扩大自欧盟的进口。”
而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也曾向媒体表示,欧盟企业希望能在服务行业领域加强与中国企业的合作,而且在此领域相对不易产生贸易摩擦。
最近一段时期不断出现的中欧高层经济对话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个前景:后危机时代的中欧经贸合作,将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携手同进,实现共赢。
一衣带水·日本:从环保合作做起
自古以来,仅有一水之隔的中日两国交往就十分密切。如今,虽然对于中国来说,中日贸易占中国贸易总量的比重屈居美欧之后,位列第三,但“远亲不如近邻”,与日本的贸易合作始终是中国贸易发展的重要一环。从中长期着眼,后危机时代,中日贸易机遇大于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教授张季风在谈到后危机时代的中日经济合作时说:“中日两国在此阶段将面临两大机遇,一是世界经济即将复苏,一是日本鸠山首相提出的‘东亚共同构想’。”
众所周知,中日贸易已经远远超过了中日两国的范围。中国从日本进口技术含量高的零部件在国内组装,然后再销往美国、欧洲等最终消费地,这样就形成了“日本-中国(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经济体)-欧美”的三角贸易结构。尽管这个结构并不合理,但短期内也难以改变。也就是说,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中日贸易已经与世界贸易和世界经济积极地融为一体。因此,美国经济的复苏、欧洲经济的回暖乃至世界经济的恢复自然会给中日经济合作带来新的机遇。
在后危机时代,鸠山首相提出的“东亚共同构想”为中日经济带来的新机遇最引人关注,但类似于欧盟那样的共同体在短期内是不能实现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张季风教授认为,当下最关键的在“东亚共同体”的大框架下,从最容易的事情做起。其中,设立中日政府联合出资的“中日节能环保基金”就得到了广泛的青睐。同样作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中日在能源环境领域拥有很多共同的利益和合作潜力。日本在污水处理、节能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中国节能环保市场的巨大潜力则为两国开展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后在节能减排过程中,中国将大量采购相关技术和设备,仅建筑节能一项就有2000多亿美元的投资潜力。
对此,专家指出,先建立中日能源环境共同体,待时机成熟,再扩大到中日韩或者东南亚区域能源环境共同体。这是最容易实现的“捷径”,也是最迫切、最能体现中日之间、东亚各国各自之间共同利益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