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经营分化 银监会提示授信集中度风险
农信社天量信贷之后,不断积累的风险引起了监管层的高度关注。
农信社天量信贷之后,不断积累的风险引起了监管层的高度关注。
11月25日,银监会召开重点省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工作座谈会。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强调,要持续加强风险监管,推进机构整体健康度全面提升。
银监会内部人士表示,在这个时点上,召开风险防范座谈会,核心意思是对农信社做一个风险提示。
“目前农信社的经营,好坏分明,分化比较明显,差的农信社已经背上了坏账的沉重包袱。”该人士表示,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出现“两重天”的现状下,其风险问题已经引起银监会的监管注意。
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9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7万亿元、4.7万亿元。据本报测算,前三季度,全国农信社发放贷款达到1万亿元。
不得承接限控行业退出贷款
“农信社的风险控制问题一直是一个难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谢太峰表示,东部地区农信社因为经济基础较好,其经营势力、风险控制能力均可圈可点;可中西部地区的农信社相对而言,控制风险任务艰巨。
蒋定之在会上也表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当前业务经营上还面临着多方面突出问题,必须始终注重坚持审慎发展理念,注重抓早、抓准、抓实,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
银监会内部人士表示,在农村信贷增量背景下,坏账问题日渐突出。经营差的农信社,已经在资本充足率、存贷比等监管指标上亮起了红灯。
蒋定之强调,要科学把握信贷投放的节奏和投向。务必做到保压兼顾,把重心放在“三农”和小企业上,对于分散农户的合理需求要通过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方式着力满足,确保完成年初确定的涉农信贷投入增量不低于上年水平、增幅不低于各项贷款水平的目标。
对于今年农村合作金融系统发放大量信贷,蒋定之表示,源头上控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和市场准入标准、达不到国家环评和排放要求的项目,不得承接大中型银行限控行业压缩退出的贷款,严格控制流向城市区域的非涉农贷款。
他同时要求,务必保持信贷均衡增长,根据资本实力和质量合理安排年前这段时间的信贷投放规模。
严守贷款集中度标准
贷款集中度过高也一直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
此次会议上,蒋定之特别重申,关于授信集中度风险,要严格执行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不超过10%,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不超过15%的监管标准。
业内人士表示,贷款集中度过高的问题确实在部分地方的农信社中存在,但对于目前已经改制的农合行、农商行,这方面的问题不大。
对于外界关注比较多的平台公司融资问题,蒋定之表示,要严格遵守银监会提出的相关规定,对已发放贷款逐一判定项目合规性、风险程度和农信社承受能力,对未经批准立项、资本金不达比例要求、超过集中度要求或信用社风险承担能力的,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化解金融风险,以保证涉农资金需求。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按贷款四级分类口径统计,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分别为3617亿元和7.7%。而2008年末数据显示,农信社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分别为2965亿元和7.9%。短短三个季度,农信社不良贷款余额增加65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