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参股高铁项目 160亿巨资背景引质疑
本报记者 宁国强
160亿元,保险巨头入股“铁老大”?岁末年初中国平安入股高铁项目的消息令人瞩目。在思辨的碰撞上,经济学家左大培和谢国忠有话要说。
左大培认为,应成立专门的“国家投资公司”参与高铁项目。谢国忠则认为,虽然“赚钱”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当前中国产业升级,发展内陆省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外资投向内陆是当务之急。
参股本身 获赞许
中国平安旗下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受托出任资金受托管理人,牵头保险团队组成保险投资计划,集体出资约计160亿元,占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总股份的13.93%,成为高铁项目第二大股东,被普遍认为是目前最大的受益者。
左大培对于平安保险本身作为一家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过去的国家垄断行业——铁路”表示了积极的看法。
他认为当前全球并购热潮将持续下去,财团、金融机构向产业化投资十分必要,而且有利可图。而再投资本身,对于金融机构多元化经营有利,可以有效规避和消化风险、增加盈利和扩大市场。而财团金融机构向基础产业的扩张,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
左大培则认为当前中国资金比较充裕,可以适当调整投资结构,优化资产投向,优胜劣汰是合理的,但是对外资对于国家战略产业的进入应该谨慎。
但是对于股票本身,经济学家韩志国和谢国忠都对中国平安和保险股比较看好。对于中国平安在二级市场的近期表现不佳,另有多位市场人士表示了困惑。综合性保险公司和资本集团化运作,是韩志国将中国平安列为最看好的保险类上市公司的主要原因。
中国平安本身成功的管理和运营,得到了市场人士的广泛肯定,只是以如今的眼光再回首当初外资的优秀投资眼光,颇让人感伤。而在当时看来,汇丰参股的成交价格其实也是相对比较合理的,相关人士曾发表看法称“6亿美元是个好价钱”。
如今中国平安作为中国最优秀的保险公司,无论是当年汇丰的投资眼光还是管理水平,都给了国内企业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外资背景 引质疑
但对于此次交易,谢国忠却表示了不同态度,他认为,这是一场以营利为目的的投资。“赚钱”或者“生意”二字可以代表他对中国平安与此项投资的看法。
谢国忠认为,资本的流入应该以比较积极的眼光对待,改革开放、招商引资,资本的流入何尝不是曾经的经济工作的一个目的?但是当前中国的发展程度远没到送外资回家的水平。
虽然谢国忠对于平安参股高铁本身没什么特别的看法,但是他却委婉地谈道,当前中国应该积极加大对于内陆省份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投资的投入,引导外资投向内陆何尝不更合理?而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谢国忠认为,在产业升级和调整的过程中,继续妥善、高效利用外资似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