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盘点乳业复苏 蒙牛引领乳业触底反弹
11月11日晚,在长达5分钟的篇幅里,《东方时空》对中国乳业现在的恢复状况、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细致梳理。其中,产能过剩以及奶源建设被认为是下一步乳业工作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有“央视评论风向标”之称的《东方时空》又一次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阵痛”之后的中国乳业。
11月11日晚,在长达5分钟的篇幅里,《东方时空》对中国乳业现在的恢复状况、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细致梳理。其中,产能过剩以及奶源建设被认为是下一步乳业工作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蒙牛引领乳业触底反弹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乳制品产量累计1423万吨,同比增长3.42%,仅9月份产量就达174万吨,月同比增长31%,整个乳制品行业的产品销售率达到95.67%。
《东方时空》在对蒙牛某生产基地仓库的采访中发现,仅这一个仓库,日吞吐量就从年初的1000吨增长到现在的1400吨,增长了40%。蒙牛乳业集团副总裁姚海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上半年,蒙牛集团的生产就已经恢复到90%以上。液态奶、低温产品,特别是奶粉,都恢复的很好。”
中经产业景气指数研究中心和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日前共同编制的“2009年三季度中经乳制品产业景气指数”也显示,我国乳制品产业景气指数为95.5点(景气标准为100点),四季度我国乳制品行业将有望恢复正常平稳运行。
对此,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表示,中国乳品行业的生产和市场现在基本上得到了恢复。而在荷兰合作银行近日发布的2009年全球乳业公司排名报告中,蒙牛名列全球乳业第19名。这也是中国乳业首次进入世界乳业20强的行列。
绿色复苏,奶源先行
在对乳业的良好运行态势进行盘点之后,《东方时空》也客观冷静的指出,随着乳业市场的恢复,企业对原料奶的需求逐渐增大,供应渐渐紧张,需谨防奶源争夺现象的发生。
在对市场领先的几大乳品品牌的对比后可以发现,过去的一年中,虽然牧场建设是各大乳企争相角逐的重点,但是蒙牛利用过去积累的奶源优势,在内蒙古、河北、湖北、四川等地已经建成、参股的牧场达到了11座,在奶源上的优势布局已经率先完成,并已形成中国南北纵深的格局。在可预期的未来几年内,蒙牛都会是行业内第一大牧场奶源的拥有者。
财经名人、商务部研究院外资部主任马宇对蒙牛的万头牧场战略也予以了积极的肯定。他认为,中国的万头牧场虽然不可能完全取代散户饲养,但可成为行业标杆和质量龙头,未尝不是为我国乳业发展找到了一条长治久安之路。
业内分析人士在对蒙牛的中报研究后指出,相比在牧场等基础性建设上的大力投入,蒙牛今年在营销上的支出较同期有了明显的下降。因此,由蒙牛引领的这一轮乳业复苏,是一种更为稳健的“绿色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