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金融创新 巩固复苏成果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近日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谈及金融创新问题。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市场主体创新的主动性不够强。创新更多依赖行政推动,是“要我创新”而不是“我要创新”。
社论
以4万亿元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为标志,中国迎战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已经整整过去一周年。而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中国经济悄然实现了复苏,有关经济回暖的各种信号十分明显。
在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历史上,这注定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时间段,也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全球金融危机急剧恶化之时,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布满阴霾,实体经济遭受严重冲击,未来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正如人们难以预料到这场危机的发生一样,对于未来的经济发展,很多人疑虑重重。
所幸,中国政府彼时果断选择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协同作战,一同面对金融危机。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同时,政府又推出了以4万亿元刺激计划、多个产业振兴规划为代表的一揽子政策。回过头看,这些政策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直接助益于中国经济的率先复苏,并将继续作用于对经济复苏成果的巩固。
不过,应该注意到,当下的经济复苏,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首先,过去一年里政府主导的需求,如何过渡到市场主导的需求,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命题;其次,经济回升的格局还不平衡,从目前情况看,实体经济的复苏程度,与资本市场的情况不相匹配;另外,GDP的增加,不完全等于宏观经济真实而有效的增长。
也就是说,中国经济此后一阶段的增长动力,未必十分清晰。如果政府主导的需求不能及时转化为市场主导的需求,则刺激政策的效应在慢慢消减之后,面临着动力不足的问题。过去一年里偏重强调供给量,而非通过需求量来带动供给,也多少造成了新的产能过剩,给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同时,一些地方重复建设的苗头又现,一些GDP的社会负效应极大,出现了虚假经济增长与质量低下的经济增长的情形。
当下经济学界对于未来中国经济是否会“二次探底”,仍存争议。而要避免中国经济真的出现“二次探底”,则需改变经济复苏基础仍然薄弱的事实,努力扩大民间投资,努力创新产业政策,努力调整经济结构,引导中国经济走向一条更为健康的路径,而不是相反。
如人们所知,要从政府主导的需求过渡到市场主导的需求,需要产业政策的配套,关键更在于政策门槛的降低,为民间投资释放出更多机会。没有机会,民间投资就失去了引擎,资本的天性难以得到张扬。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当下一些行政力量主导下的“国进民退”行为,其弊端与问题在将来终究会慢慢反映出来。
毫无疑问,深化以市场主导的需求,还有赖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进一步支持,有赖于金融对民间投资的进一步支持。多年来中小企业的融资老难题,与中国金融的创新不足密切相关。因此,发挥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作用,发挥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深化金融创新,将是必要的选择。
我们已经认识到,尽管这场影响深远的全球金融危机,其爆发的源头与金融创新过度不无关系,但中国金融的一大问题,不是创新过度而是创新不足。可以说,未来的金融创新步伐直接关系到经济复苏的成果能否巩固。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近日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谈及金融创新问题。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市场主体创新的主动性不够强。创新更多依赖行政推动,是“要我创新”而不是“我要创新”。同时,面向市场和客户的意识不够强。讲“我有什么”多、讲“你要什么”少,讲“因我而变”多、讲“因你而变”少。面对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却没有多样化。另外,风险承受力不够强。“宁愿不创新、少创新,也不能有风险、担风险”的观念还比较普遍,在应该和可以进行创新的时候不敢迈出步子。
这样的情形,与中国银行业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化程度还不是很高是紧密相关的。而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则主要金融机构需要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真正以市场为导向。正如蒋定之所说的,要把“根”扎在社会、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上,并且努力使这种增长和变化着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唯有如此,金融创新才会充满活力,才能真正作用于实体经济,实现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而不是无根的浮萍,甚至演变成恶性金融投机的工具与手段。
最为根本的是,金融服务业,特别是中小信贷应当全面放开,实行备案制,打破既得利益者对基层金融的垄断,彻底解决基层金融合法供给严重不足、非法供给畸形发展的局面。
应该说,最近创业板的推出,是深化金融创新的一个现实举措。未来要推动多元化的金融机构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推动金融资源流向富有活力的中小企业,坦率而言,金融创新之路还很漫长。金融创新在能力建设、文化建设与制度保障等方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