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访华为2007中日经济外交收官
2007-12-26 23:15423
作为2007年包括经济外交在内的中国对日外交的收官之作,12月27日至30日日本新任首相福田康夫将应邀访华,其对中日经济关系发展和中国对日经济外交的影响如何,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盘点2007年的中日关系可以说,2007年是中日经济关系和中国对日经济外交取得明显进展的一年。日前在北京由外交学院主办的经济外交论坛上,外交学院教授江瑞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有两件大事最应予以关注:一是4月中旬温总理访日,正式就构筑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达成共识;二是12月初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在北京举行,推出多项促进中日经济关系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两件大事构成2007年中国对日经济外交的主旋律,并将对未来中日经济关系发展产生深广影响。
构筑战略互惠关系去年10月,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双方在北京发表《中日联合新闻公报》,提出要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今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日,双方在东京发表《中日联合新闻公报》,进一步就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精神和内涵达成共识,并明确提出了构筑战略互惠关系的合作举措。构筑战略互惠关系,将主导未来包括经济关系在内的中日关系的基本走向。
江瑞平教授说,最近几年的中日关系可以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其一是所谓“政冷经热”阶段。2001年4月小泉上台后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导致中日首脑互访长期中断,中日政治关系陷入“冰冷”状态。但中日政治关系的冷淡,并未立即对中日经济关系发展造成严重阻碍,中日经济关系依然处于“火热”状态,日本始终保持着中国第一大贸易对象国的地位。其二是所谓“政经双冷”阶段。受政治关系持续冷淡的影响,中日经济关系也显现“转冷”迹象。其主要表现首先是中日贸易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对日贸易占中国外贸比重下降。从2004年起,日本丧失了保持11年之久的中国第一大贸易对象国的地位,降至欧盟和美国之后屈居第三位。其次是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剧烈波动。尤其是在2006年,实际使用金额出现了29.6%的负增长。再次是日本对华日元贷款连年减少,由2000年度的2144亿日元减少至2007年度的460亿日元,2008年度将完全终止。最后是中日经贸合作明显滞后。
中日互为最重要的经贸伙伴,双边经贸关系在两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中日经济关系显现的这种“转冷”迹象,必然要受到两国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双方明确要构筑战略互惠关系,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尽快扭转这种“转冷”迹象,尽量避免在中日关系中出现“政经双冷”的局面,对两国对外经济关系和国内经济发展造成过坏影响。
高层对话取得成果落实构筑战略互惠关系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启动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机制。今年12月1日,在北京举行了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中方以曾培炎副总理为团长,7位部长参加,日方也有6位大臣参加,提升了中日经济合作的层次。
江瑞平教授对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的成果及其对中日经济关系和对日经济外交的影响给予了积极评价:
首先是完善了中日经济合作的机制。以往的中日经济合作,参与的相关部门虽然在不断增多,但大多是“各自为政”、“单打一”,未能形成相互沟通与协调的稳定机制,这与有关中日经济关系的各个领域相互交叉与融合的客观趋势极不相称,也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协调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而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则将双方有关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人集中在一起,形成了稳定的协调与沟通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有关参与部门之间的统筹布局、协调配合和多方互动。
其次是深化了中日经济交流的内涵。伴随中日经济相互依存关系的扩展与深化,两国经济走势与宏观政策之间的相互影响也越来越强烈。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再局限于商讨双边经贸关系中的问题,还对各自国内经济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直接对话。会间曾培炎副总理全面介绍了中国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看法和经济发展思路。双方共同发表的《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新闻公报》明确指出:“鉴于两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重大影响,双方确认应采取负责任的态度推进经济政策的运行。”“中方认为,日本走出流动性过剩问题引发的泡沫经济的经验教训值得借鉴。日方对中方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方针表示欢迎。”“中国强调促进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三者平衡稳定发展,并介绍了相关措施,中方认为日本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双方将继续加强政策交流。”
第三是拓宽了中日经济合作的领域。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的重要成果之一,是明显改变了以往中日经济关系主要集中于双边贸易、日本对华FDI和日本对华ODA“三驾马车”的状况,除了将双方协调合作领域扩展到各自的国内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政策外,还商定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能源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高新技术以及中小企业等多个领域加强务实合作。
可以预见,伴随中日构筑战略互惠关系的推进和中日经济高层对话的继续,特别是日本新首相福田康夫访华,中日经济关系有望继续回暖。在此需要关注的是,中日贸易增长速度连续放缓的势头已经得到扭转。按中方统计,中国对日贸易在2006年增长了12.5%,比2005年提升了2.6个百分点,2007年1~10月增长了14.0%,又比2006年提升了1.5个百分点。
盘点2007年的中日关系可以说,2007年是中日经济关系和中国对日经济外交取得明显进展的一年。日前在北京由外交学院主办的经济外交论坛上,外交学院教授江瑞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有两件大事最应予以关注:一是4月中旬温总理访日,正式就构筑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达成共识;二是12月初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在北京举行,推出多项促进中日经济关系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两件大事构成2007年中国对日经济外交的主旋律,并将对未来中日经济关系发展产生深广影响。
构筑战略互惠关系去年10月,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双方在北京发表《中日联合新闻公报》,提出要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今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日,双方在东京发表《中日联合新闻公报》,进一步就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精神和内涵达成共识,并明确提出了构筑战略互惠关系的合作举措。构筑战略互惠关系,将主导未来包括经济关系在内的中日关系的基本走向。
江瑞平教授说,最近几年的中日关系可以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其一是所谓“政冷经热”阶段。2001年4月小泉上台后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导致中日首脑互访长期中断,中日政治关系陷入“冰冷”状态。但中日政治关系的冷淡,并未立即对中日经济关系发展造成严重阻碍,中日经济关系依然处于“火热”状态,日本始终保持着中国第一大贸易对象国的地位。其二是所谓“政经双冷”阶段。受政治关系持续冷淡的影响,中日经济关系也显现“转冷”迹象。其主要表现首先是中日贸易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对日贸易占中国外贸比重下降。从2004年起,日本丧失了保持11年之久的中国第一大贸易对象国的地位,降至欧盟和美国之后屈居第三位。其次是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剧烈波动。尤其是在2006年,实际使用金额出现了29.6%的负增长。再次是日本对华日元贷款连年减少,由2000年度的2144亿日元减少至2007年度的460亿日元,2008年度将完全终止。最后是中日经贸合作明显滞后。
中日互为最重要的经贸伙伴,双边经贸关系在两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中日经济关系显现的这种“转冷”迹象,必然要受到两国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双方明确要构筑战略互惠关系,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尽快扭转这种“转冷”迹象,尽量避免在中日关系中出现“政经双冷”的局面,对两国对外经济关系和国内经济发展造成过坏影响。
高层对话取得成果落实构筑战略互惠关系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启动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机制。今年12月1日,在北京举行了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中方以曾培炎副总理为团长,7位部长参加,日方也有6位大臣参加,提升了中日经济合作的层次。
江瑞平教授对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的成果及其对中日经济关系和对日经济外交的影响给予了积极评价:
首先是完善了中日经济合作的机制。以往的中日经济合作,参与的相关部门虽然在不断增多,但大多是“各自为政”、“单打一”,未能形成相互沟通与协调的稳定机制,这与有关中日经济关系的各个领域相互交叉与融合的客观趋势极不相称,也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协调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而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则将双方有关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人集中在一起,形成了稳定的协调与沟通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有关参与部门之间的统筹布局、协调配合和多方互动。
其次是深化了中日经济交流的内涵。伴随中日经济相互依存关系的扩展与深化,两国经济走势与宏观政策之间的相互影响也越来越强烈。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再局限于商讨双边经贸关系中的问题,还对各自国内经济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直接对话。会间曾培炎副总理全面介绍了中国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看法和经济发展思路。双方共同发表的《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新闻公报》明确指出:“鉴于两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重大影响,双方确认应采取负责任的态度推进经济政策的运行。”“中方认为,日本走出流动性过剩问题引发的泡沫经济的经验教训值得借鉴。日方对中方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方针表示欢迎。”“中国强调促进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三者平衡稳定发展,并介绍了相关措施,中方认为日本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双方将继续加强政策交流。”
第三是拓宽了中日经济合作的领域。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的重要成果之一,是明显改变了以往中日经济关系主要集中于双边贸易、日本对华FDI和日本对华ODA“三驾马车”的状况,除了将双方协调合作领域扩展到各自的国内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政策外,还商定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能源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高新技术以及中小企业等多个领域加强务实合作。
可以预见,伴随中日构筑战略互惠关系的推进和中日经济高层对话的继续,特别是日本新首相福田康夫访华,中日经济关系有望继续回暖。在此需要关注的是,中日贸易增长速度连续放缓的势头已经得到扭转。按中方统计,中国对日贸易在2006年增长了12.5%,比2005年提升了2.6个百分点,2007年1~10月增长了14.0%,又比2006年提升了1.5个百分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