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至2006年世界反倾销发展趋势研究
2007-12-26 15:26508
反倾销基本概况自1995年WTO成立以来至2006年底,在世界范围内共有3044起反倾销立案调查,其中最终被采取反倾销措施的有1941个,所占比重约为63.8%。
1995年以来,中国遭受的反倾销调查数量位于世界第一,共有536起,占世界总数的28%。韩国位居第二位,共229起。第三位美国共175起。中国台湾地区173起,位于第四。在超过100起的国家中只有俄罗斯来自欧洲,而欧盟以63起位于第16位。
在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国家中,印度以457起位居第一。值得注意的是,其中196起针对中国地区,占其总数的42%,并且集中发生在近两年之中。其次是美国,欧盟,阿根廷,南非以及澳大利亚等。
从调查的结果,也就是被采取反倾销措施的案件数量来看,中国以375起位列第一,占其被调查比重达到70%,远远高于位居其后的韩国与美国等。其中,发展中国家遭受反倾销措施的案件为1232起,约占总数的63.5%。
在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国家中,印度以331个位列第一,占其调查总数的72.4%。随后是美国,韩国,欧盟以及阿根廷等。
反倾销趋势及原因分析在1995年到2006年的这一段时间内,反倾销的数量增减趋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95年至1998年,这4年间共有882起立案调查,其中506起最终采取了措施,占57.3%。对其最主要的影响来自于1997~199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以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冲击,这使得世界范围内反倾销数量有了一个迅速的增加。
第二阶段为1999年至2002年,这一阶段可以定义为金融危机后的一个恢复时期。这4年间反倾销调查与措施数量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分别是1323起以及795项。其间具体年份有过增减的变化,但不是十分明显。
第三阶段为2003年至2006年,这一阶段反倾销数量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总共839起调查之中有640起都最终采取了反倾销措施,所占比例高达76.3%,远远高于之前的两个阶段。
在整个的12年时间里,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在整个危机过程之中以及之后的时间里,国家在贸易上的政策是具有特殊性的。这种特殊性就成为了决定反倾销趋势的最重要因素。
在1998年之前的金融危机爆发阶段中,随着范围的逐步扩大,反倾销数量呈现明显增长。
从出口方面来看,引起别国发起反倾销的原因必然是本国出口品的价格降低。金融危机给经济带来的主要影响有两个———货币大幅贬值,以及国内需求急剧萎缩。其中能够更多影响到出口价格降低的是货币贬值。金融危机爆发后的4到5个月里,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中国台湾地区、香港、韩国以及日本的货币汇率相继出现3%至20%的下跌;多个国家或地区被迫将固定汇率制改为不稳定的浮动汇率制。
从进口方面看,国内需求的萎缩带来的是脆弱的供给市场。国内产业的产品降价尚不足以拉动需求以自救,也就更无法想象如果别国低价产品再参与到国内市场竞争中的后果。各国为了保护国内市场与产业,也更加倾向于对别国低价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并且随着金融危机不断升级,这一趋势也不断加强,导致反倾销调查与措施数量的迅猛增加。从1996年危机爆发前期的92起开始算起,反倾销总量基本上每年保持了35%左右的高增长率。
从1999年开始,世界反倾销趋势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时间上看,金融危机可以说基本结束。但是从经济理论上看,只能说大部分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是金融危机时期的延续。受到货币贬值与需求萎缩的影响,各国仍旧在出口上降低产品价格,而在进口上征收反倾销税以保护国内市场与产业。如此一来倾销与反倾销在这4年间大量发生且数量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整个12年的最高值也在2000年出现,达到227起。
自2003年起,世界经济发展趋于稳定,反倾销的数量也在逐年下降。2003~2004年降幅达到31.6%,次年也达到13.2%的较高幅度。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各国货币在遭受经济危机打击后开始逐步恢复币值,出口价格随之抬高。其次,国民经济好转拉动了内需,国内市场开始恢复供需的平衡。国内市场竞争也转向正常化,政府不必再过多地对别国出口的产品采取设限或征税的措施。
但是,金融危机并不是影响反倾销趋势的唯一因素。2006年的反倾销措施又出现了约4.6%的上扬。上扬本身并不明显,也不具有代表性,但是在这里特别指出是因为希望可以借此说明其他一些决定反倾销趋势的因素。或者说,这些因素在2006年后越来越多地占据了主导的地位,预示着反倾销的起因变化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首先,从20世纪末开始,全球化的浪潮在世界范围掀起。与之相对的,是区域集团化的兴起。区域集团化实际上就是一些具有相同特点的国家所组成的地区针对全球化的反应,这种反应天生就具有一种自我保护性与排他性。而这种自保与排他性体现在贸易上就成为通常所说的“贸易保护主义”。例如2005年欧盟对中国出口的化纤布征收反倾销税一案,直接导致中国4万工人的就业危机以及对欧盟出口15%的大幅下降。
其次,随着经济的不断复苏与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以其低价格越来越多地进入世界市场而对别国的国内市场造成冲击。以中国为例,根据WTO官方网站所提供的数据,2003年后的4年中,基本上每年维持了每年遭受反倾销措施40项的较高水平。中国产品的主要竞争力即在于价格———中国出口欧盟的化纤布价格仅为0.9美元,大大低于日本的3.29美元与韩国的1.94美元;中国出口印度的绸缎价格低于出口至其他国家的价格25%;2005年中国出口的鞋类产品占世界市场的60%,平均每双售价仅为2.7美元,只有西班牙的1/5,意大利的1/12。“中国制造”凭借其低价劳动力带来低价格的优势走向世界,却难以摆脱反倾销的纠缠。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已不仅仅是中国所面临的问题,而是很多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的问题。
最后,对于很多转型国家来说,出口经营秩序的不规范也导致他们遭遇到反倾销。随着不断放开的外贸经营权,外贸经营者不断增加。这些大量新增企业的管理不完善、恶性竞争与低价竞销,都严重损害了世界市场的公平秩序,很容易导致反倾销案件。
如何使世界经济在2006年后保持一个好的发展,这些新的趋势背后的原因是我们不容忽视的。
涉及产品及原因分析在1995~2006年的时间段中,贱金属及其制品成为了受到反倾销调查与遭受反倾销措施最多的一种产品。化学工业制品与塑料及橡胶制品位列二,三位。仅这三种产品就占到了反倾销措施总数的约63.8%,可见反倾销涉及产品是相对集中的。
贱金属,指铁、钢、铜、镍、铝、铅、锌、锡、钨、牧等金属。作为世界上最容易通过简单开采与加工即可得到的产品之一,贱金属出口可以被理解为我们常说的原材料出口贸易的一种。这种产品的主要出口国是加工技术与工业水平不够高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只能够依靠低价出口未经过深加工的原材料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有如此大的出口量以及低的价格,贱金属成为遭遇反倾销数量最多的产品并不稀奇。
反倾销国家变化趋势1995到2006年间,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国家构成,按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区分,呈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趋势,即是发展中国家采取的反倾销措施数量在近几年迅猛增长。根据WTO官方网站提供的数据,以2002年为界来计算,则2002年之前,世界反倾销措施总数为1085起,发展中国家共538起,约占49.6%;而2002年到2006年的5年间,发展中国家共采取反倾销措施625起,占总数856起的比例达到63%,增长了13.4%。其中,印度采取的反倾销措施在所有发展中国家中居于首位,2002年到2006年间印度共采取了179项反倾销措施,约占同一时期内发展中国家措施总量的29%。
而从遭受反倾销的国家构成来看,依然是以发展中国家为多数。位居前三位的中国、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总共达到618起,所占比例超过了总数的1/3之多。
在居于世界前几位的国家之中,发展中国家在近5年内报告反倾销的数量占整个12年总数的比例比发达国家要高———印度约54.1%,阿根廷37.5%,土耳其79.4%;而美国,欧盟和南非最高仅为31%,南非仅有22.5%。由此可见,近些年来发展中国家发起反倾销数量的增长也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趋势。
发展中国家遭遇反倾销的数量上涨可以归因于两点。首先是由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导致反倾销的出现主要是是基于产品的同质化。第二方面可以归纳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设限,这主要是由于后者出口产品的低价格。
在一些较为低端的产品市场,发展中国家间的竞争使其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从经济学基本原理的角度分析,完全竞争市场难以避免地具有产品同质的特点。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经济模式多是劳动力密集型而非高技术型,导致出口模式多是较为低层次的原材料出口或是轻工业产品出口,且质量与价格都相近。自金融危机后,很多发展中国家经济恢复迅速且实现了较为显著的经济发展,再加上很多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采取越发开放的对外政策,国家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世界经济之中,刺激了出口贸易的增长,更加剧了发展中国家间这种产品同质化竞争的趋势。
在相同的低端产品领域中,两个发展中出口大国必然在世界上争夺出口份额,例如中国与土耳其在纺织业上的竞争,就导致了土耳其纺织品在欧美等传统市场上的份额被大量“蚕食”,由此带来的反倾销不可避免,土耳其在过去5年中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就有1/6是关于纺织品的。
如之前提到的,在另一方面影响到发展中国家遭遇反倾销数量上涨的因素来自于其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关系。
发展中国家的原材料,食品与低端制造业产品大量销往发达国家,冲击了其国内市场与同行业竞争,导致了反倾销的产生。以世界著名的“中国制造”为例,自2003年以来,中国遭遇的反倾销案涉及金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5起就有4起都是来自于发达国家。其中2004年的“美国家具案”就是由于自2002年以来中国家具以低价格大批量持续销往美国市场、出口金额从11亿飙升至13.5亿所导致的。此案涉案金额..6亿美元,涉案企业1000家,直接影响中国国内就业15万人。
事实上,通俗地说,倾销仅指一国对另一国出口一类产品的价格低于其正常价值并对进口国有竞争能力的产业造成损害的贸易行为。然而很多国家采取反倾销措施只片面关注了“损害”这一方面,却忽视了出口国出口该类产品的价格虽然很低却并没有低过其正常价值。很多发展中国家凭借低价劳动力的优势以极低的成本进行生产,价格自然会较低,却依然高于正常价值。所以严格地说,这些情况下的贸易行为实际上并不能说构成倾销。
反倾销三大趋势纵观反倾销的三大趋势,我们可以将其总结为以下点:
1.1995年起,反倾销总数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与结束呈现增减变化;2003年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好转反倾销数量有所下降;2006年前后区域集团化、发展中国家低端产品对世界市场的冲击以及转型期经营的不规范使得反倾销呈现出新的形势;
2.反倾销涉案产品多年来基本集中于贱金属,化工产品与塑料、橡胶制品领域;
3.近些年来,产品同质化造成的价格竞争出现在发展中国家之间,加之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低端产品与原材料的设障,导致了发展中国家遭遇反倾销调查数量的增加。
1995年以来,中国遭受的反倾销调查数量位于世界第一,共有536起,占世界总数的28%。韩国位居第二位,共229起。第三位美国共175起。中国台湾地区173起,位于第四。在超过100起的国家中只有俄罗斯来自欧洲,而欧盟以63起位于第16位。
在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国家中,印度以457起位居第一。值得注意的是,其中196起针对中国地区,占其总数的42%,并且集中发生在近两年之中。其次是美国,欧盟,阿根廷,南非以及澳大利亚等。
从调查的结果,也就是被采取反倾销措施的案件数量来看,中国以375起位列第一,占其被调查比重达到70%,远远高于位居其后的韩国与美国等。其中,发展中国家遭受反倾销措施的案件为1232起,约占总数的63.5%。
在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国家中,印度以331个位列第一,占其调查总数的72.4%。随后是美国,韩国,欧盟以及阿根廷等。
反倾销趋势及原因分析在1995年到2006年的这一段时间内,反倾销的数量增减趋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95年至1998年,这4年间共有882起立案调查,其中506起最终采取了措施,占57.3%。对其最主要的影响来自于1997~199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以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冲击,这使得世界范围内反倾销数量有了一个迅速的增加。
第二阶段为1999年至2002年,这一阶段可以定义为金融危机后的一个恢复时期。这4年间反倾销调查与措施数量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分别是1323起以及795项。其间具体年份有过增减的变化,但不是十分明显。
第三阶段为2003年至2006年,这一阶段反倾销数量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总共839起调查之中有640起都最终采取了反倾销措施,所占比例高达76.3%,远远高于之前的两个阶段。
在整个的12年时间里,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在整个危机过程之中以及之后的时间里,国家在贸易上的政策是具有特殊性的。这种特殊性就成为了决定反倾销趋势的最重要因素。
在1998年之前的金融危机爆发阶段中,随着范围的逐步扩大,反倾销数量呈现明显增长。
从出口方面来看,引起别国发起反倾销的原因必然是本国出口品的价格降低。金融危机给经济带来的主要影响有两个———货币大幅贬值,以及国内需求急剧萎缩。其中能够更多影响到出口价格降低的是货币贬值。金融危机爆发后的4到5个月里,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中国台湾地区、香港、韩国以及日本的货币汇率相继出现3%至20%的下跌;多个国家或地区被迫将固定汇率制改为不稳定的浮动汇率制。
从进口方面看,国内需求的萎缩带来的是脆弱的供给市场。国内产业的产品降价尚不足以拉动需求以自救,也就更无法想象如果别国低价产品再参与到国内市场竞争中的后果。各国为了保护国内市场与产业,也更加倾向于对别国低价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并且随着金融危机不断升级,这一趋势也不断加强,导致反倾销调查与措施数量的迅猛增加。从1996年危机爆发前期的92起开始算起,反倾销总量基本上每年保持了35%左右的高增长率。
从1999年开始,世界反倾销趋势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时间上看,金融危机可以说基本结束。但是从经济理论上看,只能说大部分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是金融危机时期的延续。受到货币贬值与需求萎缩的影响,各国仍旧在出口上降低产品价格,而在进口上征收反倾销税以保护国内市场与产业。如此一来倾销与反倾销在这4年间大量发生且数量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整个12年的最高值也在2000年出现,达到227起。
自2003年起,世界经济发展趋于稳定,反倾销的数量也在逐年下降。2003~2004年降幅达到31.6%,次年也达到13.2%的较高幅度。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各国货币在遭受经济危机打击后开始逐步恢复币值,出口价格随之抬高。其次,国民经济好转拉动了内需,国内市场开始恢复供需的平衡。国内市场竞争也转向正常化,政府不必再过多地对别国出口的产品采取设限或征税的措施。
但是,金融危机并不是影响反倾销趋势的唯一因素。2006年的反倾销措施又出现了约4.6%的上扬。上扬本身并不明显,也不具有代表性,但是在这里特别指出是因为希望可以借此说明其他一些决定反倾销趋势的因素。或者说,这些因素在2006年后越来越多地占据了主导的地位,预示着反倾销的起因变化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首先,从20世纪末开始,全球化的浪潮在世界范围掀起。与之相对的,是区域集团化的兴起。区域集团化实际上就是一些具有相同特点的国家所组成的地区针对全球化的反应,这种反应天生就具有一种自我保护性与排他性。而这种自保与排他性体现在贸易上就成为通常所说的“贸易保护主义”。例如2005年欧盟对中国出口的化纤布征收反倾销税一案,直接导致中国4万工人的就业危机以及对欧盟出口15%的大幅下降。
其次,随着经济的不断复苏与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以其低价格越来越多地进入世界市场而对别国的国内市场造成冲击。以中国为例,根据WTO官方网站所提供的数据,2003年后的4年中,基本上每年维持了每年遭受反倾销措施40项的较高水平。中国产品的主要竞争力即在于价格———中国出口欧盟的化纤布价格仅为0.9美元,大大低于日本的3.29美元与韩国的1.94美元;中国出口印度的绸缎价格低于出口至其他国家的价格25%;2005年中国出口的鞋类产品占世界市场的60%,平均每双售价仅为2.7美元,只有西班牙的1/5,意大利的1/12。“中国制造”凭借其低价劳动力带来低价格的优势走向世界,却难以摆脱反倾销的纠缠。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已不仅仅是中国所面临的问题,而是很多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的问题。
最后,对于很多转型国家来说,出口经营秩序的不规范也导致他们遭遇到反倾销。随着不断放开的外贸经营权,外贸经营者不断增加。这些大量新增企业的管理不完善、恶性竞争与低价竞销,都严重损害了世界市场的公平秩序,很容易导致反倾销案件。
如何使世界经济在2006年后保持一个好的发展,这些新的趋势背后的原因是我们不容忽视的。
涉及产品及原因分析在1995~2006年的时间段中,贱金属及其制品成为了受到反倾销调查与遭受反倾销措施最多的一种产品。化学工业制品与塑料及橡胶制品位列二,三位。仅这三种产品就占到了反倾销措施总数的约63.8%,可见反倾销涉及产品是相对集中的。
贱金属,指铁、钢、铜、镍、铝、铅、锌、锡、钨、牧等金属。作为世界上最容易通过简单开采与加工即可得到的产品之一,贱金属出口可以被理解为我们常说的原材料出口贸易的一种。这种产品的主要出口国是加工技术与工业水平不够高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只能够依靠低价出口未经过深加工的原材料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有如此大的出口量以及低的价格,贱金属成为遭遇反倾销数量最多的产品并不稀奇。
反倾销国家变化趋势1995到2006年间,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国家构成,按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区分,呈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趋势,即是发展中国家采取的反倾销措施数量在近几年迅猛增长。根据WTO官方网站提供的数据,以2002年为界来计算,则2002年之前,世界反倾销措施总数为1085起,发展中国家共538起,约占49.6%;而2002年到2006年的5年间,发展中国家共采取反倾销措施625起,占总数856起的比例达到63%,增长了13.4%。其中,印度采取的反倾销措施在所有发展中国家中居于首位,2002年到2006年间印度共采取了179项反倾销措施,约占同一时期内发展中国家措施总量的29%。
而从遭受反倾销的国家构成来看,依然是以发展中国家为多数。位居前三位的中国、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总共达到618起,所占比例超过了总数的1/3之多。
在居于世界前几位的国家之中,发展中国家在近5年内报告反倾销的数量占整个12年总数的比例比发达国家要高———印度约54.1%,阿根廷37.5%,土耳其79.4%;而美国,欧盟和南非最高仅为31%,南非仅有22.5%。由此可见,近些年来发展中国家发起反倾销数量的增长也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趋势。
发展中国家遭遇反倾销的数量上涨可以归因于两点。首先是由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导致反倾销的出现主要是是基于产品的同质化。第二方面可以归纳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设限,这主要是由于后者出口产品的低价格。
在一些较为低端的产品市场,发展中国家间的竞争使其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从经济学基本原理的角度分析,完全竞争市场难以避免地具有产品同质的特点。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经济模式多是劳动力密集型而非高技术型,导致出口模式多是较为低层次的原材料出口或是轻工业产品出口,且质量与价格都相近。自金融危机后,很多发展中国家经济恢复迅速且实现了较为显著的经济发展,再加上很多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采取越发开放的对外政策,国家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世界经济之中,刺激了出口贸易的增长,更加剧了发展中国家间这种产品同质化竞争的趋势。
在相同的低端产品领域中,两个发展中出口大国必然在世界上争夺出口份额,例如中国与土耳其在纺织业上的竞争,就导致了土耳其纺织品在欧美等传统市场上的份额被大量“蚕食”,由此带来的反倾销不可避免,土耳其在过去5年中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就有1/6是关于纺织品的。
如之前提到的,在另一方面影响到发展中国家遭遇反倾销数量上涨的因素来自于其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关系。
发展中国家的原材料,食品与低端制造业产品大量销往发达国家,冲击了其国内市场与同行业竞争,导致了反倾销的产生。以世界著名的“中国制造”为例,自2003年以来,中国遭遇的反倾销案涉及金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5起就有4起都是来自于发达国家。其中2004年的“美国家具案”就是由于自2002年以来中国家具以低价格大批量持续销往美国市场、出口金额从11亿飙升至13.5亿所导致的。此案涉案金额..6亿美元,涉案企业1000家,直接影响中国国内就业15万人。
事实上,通俗地说,倾销仅指一国对另一国出口一类产品的价格低于其正常价值并对进口国有竞争能力的产业造成损害的贸易行为。然而很多国家采取反倾销措施只片面关注了“损害”这一方面,却忽视了出口国出口该类产品的价格虽然很低却并没有低过其正常价值。很多发展中国家凭借低价劳动力的优势以极低的成本进行生产,价格自然会较低,却依然高于正常价值。所以严格地说,这些情况下的贸易行为实际上并不能说构成倾销。
反倾销三大趋势纵观反倾销的三大趋势,我们可以将其总结为以下点:
1.1995年起,反倾销总数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与结束呈现增减变化;2003年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好转反倾销数量有所下降;2006年前后区域集团化、发展中国家低端产品对世界市场的冲击以及转型期经营的不规范使得反倾销呈现出新的形势;
2.反倾销涉案产品多年来基本集中于贱金属,化工产品与塑料、橡胶制品领域;
3.近些年来,产品同质化造成的价格竞争出现在发展中国家之间,加之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低端产品与原材料的设障,导致了发展中国家遭遇反倾销调查数量的增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