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回应煤老板\"赔本卖矿\":没有讨价还价余地

2009-11-02 10:16 539

  眼下,新一轮深化煤矿整顿关闭工作正在全国拉开大幕。煤炭大省山西提前布局,于今年初提出煤矿大整合,整合后单矿的年生产能力要达90万吨,

  眼下,新一轮深化煤矿整顿关闭工作正在全国拉开大幕。煤炭大省山西提前布局,于今年初提出煤矿大整合,整合后单矿的年生产能力要达90万吨,远高于30万吨的全国标准。按照该省计划,明年底,全省煤炭企业主体数量将由2000多个下降至100个左右,进入真正的“大矿时代”。在向这一目标迈进的途中,各种利益诉求交织纠缠。本文如实反映了山西整合煤资源的现状,从中可见当前国内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编 者

  有人曾言:煤炭,主导了山西利益分配格局。全省119个县(市、区)有91个产煤,煤炭及相关四大产业占工业总值80%以上。半年来,山西启动该省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资源整合,这对煤炭的利益“江湖”,无疑投下一枚“重磅炸弹”,原有利益分配格局被彻底打破。通过重组整合,山西煤炭业的产业水平明显提升,矿井数由2598处压到1053处,办矿企业由2000多家减到100多家,年产30万吨以下小煤矿全部淘汰关闭。

  最大限度减低煤炭开发外部成本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煤炭产能下降, 重击了山西各地政府的“钱袋子”。然而今年4月出台的山西省煤矿整合重组规划,将“钱袋子”进一步收紧。有人估计,整合期间超八成的小煤矿处于停产状态,涉及产能近2亿吨。政府之“利”如此受挫,山西省何以出重手再自断其腕?

  从近年来山西的经济发展脉络看,表面上,煤炭开发只需要煤炭生产企业的运转成本,实际上企业核算之外的外部成本惊人,山西省遏制外部成本增加的努力也从没中断过。

  保守估计,多年来,山西省仅因粗放采煤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接近5000亿元。粗放的煤炭开发,“造就”大量中小煤矿,资源回采率只有20%左右,仅相当先进水平的1/4。

  “血色GDP”,一度是山西人的心结。一年数起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动辄几十人、上百人的无辜生命转瞬逝去,严重干扰了煤炭正常生产,且一次次敲碎了不少家庭的幸福之梦。

  数据显示,整合前,年产30万吨以下的煤矿在山西占70%以上;全省2600多座煤矿,实现机械化综采的只占11%,四成煤矿还是延续很原始的炮采方式。“所有代价最后都要老百姓受罪、政府埋单。”山西一位官员忧虑地说。这次煤炭资源重组整合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最大限度减低煤炭开发的资源和环境成本。

  整合方式和评估价格引争议

  山西此次煤炭整合目标主要是中小煤矿,这直接触及煤炭利益格局中一个重要群体——煤老板。

  杨哥,山西资深煤老板,现有一个储量约900万吨的煤矿,核定年产量6万吨。杨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做煤,曾经历“电费都要高利贷”、“一锹煤就是一锹钱”的岁月。“要说谁愿意被整合,那是假话。”他说,但他也承认,自己的煤矿如今仍使用落后的炮采。

  20多年前,民间资本开始进入煤炭开发领域,之后境遇跌宕起伏,有市场推动,也有政策因素。到新世纪,产业调整思路明确,对煤矿实行技改,提高回采率和安全系数,成为数次政策调整的目标。

  2004年到2006年,山西省期望用“资源有偿使用”来变局,通过明晰煤矿产权,引导煤矿主做长期的经营投资,促成煤矿设备更新,生产效率和安全性提高。但这一目标并未实现,山西煤炭生产的诸多顽疾仍然存在,尤其是重特大矿难事故层出不穷。

  在总结教训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中,山西省逐渐形成了走“大矿模式”的思路。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山西中小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是大矿10倍以上,资源回采率却不到大矿的1/3。

  现在,最大争议在于整合方式和评估价格。不少民营煤矿收到的整合通知十分明确,被谁整合已定好,没多少选择余地,且评估价格远低于煤老板们的心理预期。

  对整合主体的界定,山西省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此次整合中,对民间资本原则上“大进小退”、“优进劣退”。兼并主体是以产业水平划分,而不是简单以“国有”或“民营”去划分。如今,山西省保留矿井总数的28%仍为民营企业办矿,混合所有制企业办矿数则占到保留矿井总数的53%。在朔州,国有和民营煤炭企业各占半壁江山,吕梁民营煤炭企业的矿井数和产能都达到该市总量的60%。

  对评估价格的争议,山西省有关部门回应,所谓的“赔本卖矿”,主要因为煤矿主之间屡次不合法的私下倒卖,况且有些矿仅交一半的资源价款,价款补偿没有讨价还价余地,避免煤老板心存幻想而观望。

  相关产业发展资金流向何处

  “十一”前夕,太原市晋源区最大花卉生产基地——山西梅芝园艺有限公司又是门庭若市,每天运花卉的货车都在温室大棚门口排起长龙。公司董事长郑梅梅也经营过煤矿,如今她每年售出名优花卉70余万盆,成功带动种植户76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1200人。

  郑梅梅是山西煤老板转型的一个样本。多年来,山西一直倡导发展接替产业,省长王君在上任之初就表示:“山西不做煤不行,光做煤也不行。”2008年,全省煤炭业非煤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提前两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

  山西煤资源重组整合,客观上造成部分民间资本从煤炭领域撤退,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有人估计,将有3000亿元资金从山西煤炭领域撤出。

  8月10日,山西省政府正式印发有关《意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从煤焦领域向国家、省鼓励的投资领域转型,该《意见》明确提出,民间资本投资将得到土地供应、财政扶持、税费优惠等九方面政策倾斜。

  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长潘云说,一部分民间资本从煤矿领域撤出,可能成为山西省发展非煤产业的契机。以往煤炭领域的暴利吸引了该区域绝大多数资本,尽管有政策引导,但由于缺乏大规模资金支持,当地的旅游、高新技术等产业一直培育缓慢。此次山西煤炭的结构调整,可能带动全省的产业结构调整,使之依托强大的能源优势,发展后续产业,形成可持续的产业结构。

  温州商人在山西煤炭领域民间资本中占较大份额,温州市已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温商回归。

  据记者了解,从山西煤炭领域撤资的煤老板们已陆续接触服务业、房地产、农业开发、机械加工等领域,但咨询打探的多,大规模出手布局仍未展开。一位煤老板说,很多煤老板缺乏相关知识背景,除了挖煤不会做别的。

  山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复明也认为,受人才等社会配套资源制约,引导煤炭领域民间资本流向非煤领域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记者 安 洋 刘鑫焱)
 

0
标签: 煤矿 山西省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