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已经进入恢复活力阶段
后危机时代特别是明年,中国要加强自主创新,优化贸易产品结构,决不能耽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胡江云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首先,外部需求特别是美国市场的萎缩对中国产生很大的影响。2009年以来,中国当月出口与上年同期相比,持续出现两位数的负增长,绝对值超过15%;进口也是持续两位数的负增长,绝对值超过13%,最高超过43%。因此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负增长。即使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出口月度增长最低值在-11%左右,除1998年1月份出现-13.1%外,其他月份进口负增长也只是-3%以及更高的增长速度。
其次,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已经好转,开始恢复活力。从累计出口来看,2009年1—9月的出口、进口负增长绝对值逐步缩小,也就是降幅收窄。其中,出口从一季度的-24.9%变成上半年的-23.4%直到前三季度的-21.3%,进口从一季度的-30.9%变成上半年的-25.3%直到前三季度的-20.4%。不仅如此,7、8、9月份出口连续保持超过1000亿美元,9月份进口也超过1000亿美元。
再其次,中国重要的产品出口仍保持活力。机电产品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产品,2009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出口中,继续保持第一地位,占出口的比重没有任何下降,保持在58%以上,甚至呈现上升态势,9月份机电产品出口占比接近60%。机电产品出口从年初的1月份491.4亿美元下降到2月份的408.5亿美元,此后开始上升,逐步增加到500多亿美元,7月份超过600亿美元,9月份达到685.4亿美元。
第四,从3月份起中国单月出口超过德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统计数据,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出口呈现20%以上的负增长,但是从2009年3月份起,单月出口额持续超过德国和美国,特别是第三季度的三个月出口连续超过1000亿美元,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从2009年4月份起,中国单月进口额持续超过德国,但落后于美国,有可能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根据WTO公布的季度数据来看,上半年中国出口占全球的9.38%,超过德国和美国,出口份额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上半年中国进口占全球的7.41%,与德国仅差0.63个百分点,与第一位的美国相差5.47个百分点;上半年中国进出口占全球的8.38%,与德国仅差0.16个百分点,与第一位的美国相差2.57个百分点。
中国对外贸易取得这样的成就,与中国政府的积极政策是分不开的。中国政府实施了提高出口退税率政策,暂时停止执行部分产品的加工贸易禁止、限制政策,暂时停止执行对企业分类的加工贸易台账保证金“实转”制度,稳定人民币汇率,以及实施适度的货币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加强了贸易信贷与担保等,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困难,促进了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总体来看,中国对外贸易出口全年负增长已成定局,预计全年出口增长是-15%左右。
在进行现代化建设、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中国面临经济全球化,需要抓住机遇,利用信息化和市场化途径,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驾驭能力。因此,后危机时代特别是明年,中国要加强自主创新,优化贸易产品结构,还要如何对待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些暂时性政策、短期政策,其中一些政策难以长期化,决不能耽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
(胡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