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效率明年待发掘 金融外包正逢其时

杨斯媛 | 2009-10-23 10:25 852

  全球金融危机在改变全球金融架构和金融行业的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昨日在昆山花桥举行的“中国金融外包峰会(BSFI)&r

  全球金融危机在改变全球金融架构和金融行业的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昨日在昆山花桥举行的“中国金融外包峰会(BSFI)”论坛上,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表示很看好金融外包产业前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也认为,明年将依靠金融投资效率的提高来促进经济增长,这将为金融外包业带来机遇。

  龙永图:

  金融业发展利好金融外包

  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前景来看,龙永图认为,中国金融产业没有遭受此次金融危机的重创,仍面临高速发展,这对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此外,随着金融机构的发展逐渐舍弃“大而全”的概念,将为中国金融机构的服务外包产品带来极大的商机。

  虽然金融外包行业在中国起步较晚,规模较小,但发展非常迅速。麦肯锡全球合伙人彭壮壮就表示,中国BPO(业务流程外包)市场目前的规模超过了200亿元人民币,过去每年有20%的增长。其中,金融行业的BPO达到48亿的规模,增长速度也超过了20%,但是在规模和整个金融外包占金融行业运营支出的比例,与国际上相比都有较大差距。

  中国保监会统计信息部主任吴晓军在会上表示,目前我国的金融业呈现出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前台业务和后台业务、标准流程业务和非标准流程业务加快分离的趋势,企业能够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核心业务创新点,能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因此金融后台的建设和以各类后台为载体的服务外包正在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主题。

  据悉,中国的金融外包主要以信用卡中心、银行和保险公司为主,而证券公司外包相对较少。吴晓军表示:“目前我国各保险公司在不同程度上都已经开展了服务外包,而且在深度和广度上正在不断地延伸和拓展。保监会高度重视保险业的信息化建设,支持保险公司根据自身条件开展服务外包。”

  汤敏:

  “金融外包正逢其时”

  汤敏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复苏,明年的最大挑战已不再是增加贷款规模、增加政府刺激经济的财政投入,而是依靠金融投资的效率提高来促进经济增长,其中金融是提高效率的核心,因此“金融外包正逢其时”。

  事实上,从国务院此前出台的扶持中小企业29条,即是解决“效率问题”,明年投资的主要动力可能会来自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这为金融外包产业的发展提供机会。

  汤敏进一步解释道,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以及消费者贷款业务,需要大量的非常琐碎的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等工作,这需要金融外包给予良好的技术支持。

  然而,汤敏也指出,中国金融行业大部门是国营企业,企业在重视利润的同时更重视规模。因此接受金融外包的速度相对民营企业较慢。对于如何为大型的金融机构提供外包服务,汤敏认为,应该采用蓝海战略,去通过创新发掘信贷蓝海领域。

  举例来说,目前国家重点关注和支持的融资领域——中小企业融资、农户融资和消费贷款,一直面临融资难的问题,为此国家也鼓励成立了一大批小额贷款公司。那么,如果银行不直接放贷给小企业和农户,而是外包给小额贷款公司去借贷,这也是一个新的思路、新的模式,同时也帮助推动金融机构扩大上述领域的融资。

  建行:

  银行排队是运营外包没做好

  建设银行(601939,股吧)产品质量部副总经理赵志宏表示,目前很多客户遭遇了银行网点排队问题,其实就是银行网点没能很好地履行营销、服务功能,而被大量交易业务占据了时间。“关键是银行没有把交易业务向后台迁移,其中没有做好运营外包是重要原因。”赵志宏说。

  赵志宏表示,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发包方和接包方之间的有效对接,在一些银行公司客户运营结算现金管理中,银行答应给客户的一些回单递送,但却没能按客户的约定时间递送回单。“由于金融企业和金融外包企业流程对接方面出现了问题,从而影响了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赵志宏认为,中国的金融外包服务正从传统的后台的集中外包向第二阶段过渡,有些企业已经把前台的营销业务开始外包,“未来在银行类金融企业和外包企业之间,也许会出现战略协同的外包3.0时代。”

  赵志宏认为金融企业和金融外包企业可以各取所长,互为客户。他说,大量中小金融外包服务企业族群可能会遭遇到资金的瓶颈。“这些小企业在金融外包服务面临资金结算方面的问题恰恰是银行的机会,我所遇到的金融机构很多的分行把金融外包服务视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赵志宏说。同时,银行业运营模式的扁平化、集约化也给金融业外包带来新的机遇,提供了大型金融机构如何服务小企业的有效途径。

  达信保险:

  发包方要有保险意识

  达信保险大中华区董事长兼CEO韦朴则强调了金融外包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意识。在外包过程中会产生涉及到财务方面的数据安全风险,数据泄漏进入公共领域造成损失;还有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涉及到法律体系复杂的跨国纠纷;以及物理风险防范,在沿海台风高发区可能带来的自然灾害危险。除此之外,还有无形的发包方信誉损失的风险。

  “在外包过程中,发包方和接包方在业务的标准和结果期待方面,时常会出现一些偏差。而对最终用户产生的不满等问题,会直接反馈到发包方身上。”韦朴认为,为了防患于未然,发包方在一开始应当有和保险公司合作的意识。在印度,给外包合同上巨额的保险是一种新的合作趋势,但在中国仍显得不可思议,主要原因可能是保险在中国渗透率还不是很高,在整个负债的连带责任方面,中国市场还欠发达。

0
标签: 金融 花桥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