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债市场利率上行 机构大举增持
华晔迪 杨溢仁 |2009-10-14 14:01371
8月以来席卷信用债市场的"愁云"有望在近期获得一定程度缓解,随着信用债市场利率大幅度上行,市场多头情绪"蠢蠢欲动",一些金融机构相机而动,欲在市场反弹前抢得先机。
8月以来席卷信用债市场的"愁云"有望在近期获得一定程度缓解,随着信用债市场利率大幅度上行,市场多头情绪"蠢蠢欲动",一些金融机构相机而动,欲在市场反弹前抢得先机。
12日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获得的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保险、基金和证券机构持债总规模大增829亿元,保险、基金、证券持债规模分别增长363.67亿元、288.04亿元和177.76亿元,均创下2009年来最大单月增幅。
这其中,众多机构不约而同将信用债作为增持重点,其中,保险机构增持企业债达到罕见的149.5亿元,为2009年单月最大增幅;基金则大举增持企业债68.9亿元,短融债23.73亿元。
机构增持与信用债利率大幅度提高有关。数据显示,8月以来信用债利率持续上行,与国债利差不断扩大:目前银行间5年期2A级企业债与国债信用利差已经达到263个基点,超过2008年高点,3A级企业债与国债利差155个基点,也接近2008年高点,诸多券种也呈现类似特点。
"当利率上行到能覆盖资金成本,且继续上行幅度预期并不大时,保险、基金等一部分投资性需求就有选择增持的可能。"一位券商分析人士说。
一般而言,当经济危机严重、经济何时见底复苏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时,信用利差偏高很正常,但目前国内外经济逐渐企稳,环境大为改善,信用利差保持如此高水平并非"常态"。
"这与银监会资本金约束和新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有关。"中央国债公司管圣义指出,新规定影响债市投资主体商业银行的需求。8月以来,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中小银行减少信用产品投资,导致信用市场利率不断攀升,二级市场交易清淡。
"增持信用债,说明保险、基金等部分市场投资需求已经对目前的收益率水平表示认可。"券商分析人士表示,交易型需求依然疲弱,机构增持行为可能会缓解信用债利差不断扩大的局面,但并不代表信用债市场反弹"一触即发"。
12日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获得的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保险、基金和证券机构持债总规模大增829亿元,保险、基金、证券持债规模分别增长363.67亿元、288.04亿元和177.76亿元,均创下2009年来最大单月增幅。
这其中,众多机构不约而同将信用债作为增持重点,其中,保险机构增持企业债达到罕见的149.5亿元,为2009年单月最大增幅;基金则大举增持企业债68.9亿元,短融债23.73亿元。
机构增持与信用债利率大幅度提高有关。数据显示,8月以来信用债利率持续上行,与国债利差不断扩大:目前银行间5年期2A级企业债与国债信用利差已经达到263个基点,超过2008年高点,3A级企业债与国债利差155个基点,也接近2008年高点,诸多券种也呈现类似特点。
"当利率上行到能覆盖资金成本,且继续上行幅度预期并不大时,保险、基金等一部分投资性需求就有选择增持的可能。"一位券商分析人士说。
一般而言,当经济危机严重、经济何时见底复苏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时,信用利差偏高很正常,但目前国内外经济逐渐企稳,环境大为改善,信用利差保持如此高水平并非"常态"。
"这与银监会资本金约束和新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有关。"中央国债公司管圣义指出,新规定影响债市投资主体商业银行的需求。8月以来,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中小银行减少信用产品投资,导致信用市场利率不断攀升,二级市场交易清淡。
"增持信用债,说明保险、基金等部分市场投资需求已经对目前的收益率水平表示认可。"券商分析人士表示,交易型需求依然疲弱,机构增持行为可能会缓解信用债利差不断扩大的局面,但并不代表信用债市场反弹"一触即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