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强:金融机构仍要实行适度宽松政策
另外,上半年中长期贷款3.18万亿元,票据融资1.71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主要支持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能源、基础设施等,总体流向是合理的。但还有一部分流向了股市和楼市,这种流向有一定的不合理性,需要调整和完善。
陈姗姗
“确有部分信贷流入了股市楼市,但业整体的贷款质量是好的,应将放贷速度保持在合理水平,较为充裕的信贷政策目前还没有带来通胀压力。” 中国银行
在昨天的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接受了多家媒体的群访,在畅谈中国经济政策的同时,也总结了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应该吸取的教训。
信贷流向股市楼市
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104亿元,高于外界此前的预期,而当月居民户的中长期贷款增加了1806亿元,居民户存款减少800亿元,较7月的减少192亿元大增超过三倍。
对此,张晓强表示,上半年的信贷增幅已经相当惊人,并且确有几千亿的信贷资金流向股市和楼市,“这不是一个很小的数目。”
不过,他也指出,评价信贷不能只看总量和增幅,一定要分析它的结构。上半年,对居民户的新增贷款有1.06万亿元,主要是居民消费信贷,包括购车买房等,这部分信贷的增长符合中国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总体要求。对非金融机构的新增贷款为6.31万亿元。其中,短期信贷主要用于生产性、贸易性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这种支持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另外,上半年中长期贷款3.18万亿元,票据融资1.71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主要支持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能源、基础设施等,总体流向是合理的。但还有一部分流向了股市和楼市,这种流向有一定的不合理性,需要调整和完善。
张晓强进一步指出,虽然贷款大规模增加,但6月末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比年初降低0.64个百分点。“总体上,中国贷款的质量还是好的。目前,金融监管部门已经督促商业银行加强贷前审查,加强贷后管理,完善信贷结构,注重贷款质量。“中国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刻,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能动摇。以后几个月,金融机构还是要实行适度的宽松政策。”
不过,张晓强也表示,虽然各商业银行也新增了不少信贷支持中小企业,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还是客观存在的,“希望金融机构都支持中小企业,而且通过有效的机制建立,使得信贷能够顺利进入中小企业。”
经济向好基础不巩固
对于目前中国是否有通胀的风险,张晓强认为,从目前中国的实体经济指标来看,较为充裕的信贷没有造成供需关系失衡, “但原油、铁矿石等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持续上涨,对于国内物价带来影响值得关注。”
张晓强指出,大规模的财经政策和信贷是各国普遍采取的,这会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随着世界经济走向复苏的轨道,对产品的量会增加,重要商品的价格会发生变化,原油现在涨到70美元/桶,铁矿的价格也发生回升,这是值得关注的。”
虽然昨天的数据再次显示中国经济企稳向好的势头日趋明显,但张晓强表示,中国还没有完全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阴影,处在一个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考虑到外部、内部挑战,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并不是很巩固。”
“从国际上来看,世界经济仍然处在衰退之中,许多国家或经济体的统计数据显示,经济降幅比原来预期的要小,但还没有转降为升。中国是参与经济全球化、外贸出口占GDP比重颇高的大国之一,目前这种仍处在衰退之中的外部环境,对中国经济企稳向好有着负面的影响,外贸大体上还是同比下降20%左右。” 张晓强说。
张晓强进一步指出,目前中国还有许多深层次的矛盾需要解决。比如,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不是一个短期内可以完成的任务,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也不是短期内就能实现的;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中国正处在一个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资源环境瓶颈约束问题也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这对实现可持续的快速发展是一个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