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贸易应加强优势互补
上周,英国首席国务大臣,商务、创新和技能国务大臣兼枢密院议长曼德尔森率团访问中国,旨在扩大中英贸易合作。
上周,英国首席国务大臣,商务、创新和技能国务大臣兼枢密院议长曼德尔森率团访问中国,旨在扩大中英贸易合作,并为即将召开的20国集团匹兹堡峰会与中方交换意见。借着中英两国公司在上海签署商业协议的机会,英国驻华大使馆贸易投资参赞摩根AlastairMorgan先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表示———
《上海金融报》:9月9日,有三家中国企业签署了对英投资的协议,这三份合作协议有何特殊意义?
摩根:这三项合作协议都很有代表性。第一项,中国银联和英国LINK网络的合作是金融服务业的项目。中国银联即将在伦敦成立代表处,而英国境内所有ATM机均可受理中国银联卡。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对英国金融业的投资仍然增长,充分说明伦敦金融中心的地位,这是个好消息。
第二项协议的中方是波司登。服装业是中国的强势产业之一,波司登还想走向全球,这次收购了一家男性品牌服装企业,希望以英国作为跳板,进入欧洲市场,也打造自己的品牌,扩展其全球业务。
第三项协议中的音王集团是中国音响行业研发和制造的最大基地,同样很有代表性。英国是音响行业的发源地,而且信息通讯产业极其发达,对外资的吸引力也是冠绝欧洲。音王这次收购了三家专业的英国公司,包括两家音响公司和一家网络销售公司,通过整合这三家公司,音王将进一步扩大其在英国音响市场上的份额。
当然,我们欢迎各种主体的投资:主权财富基金、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等等。我们既欢迎外商直接投资FDI,也欢迎证券投资portfolio。
《上海金融报》:温家宝总理在与曼德尔森的会晤中表示,欧盟应当尽早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这对中欧关系有利,对自由贸易有利,对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有利,希望英国为此发挥积极作用。英国政府对此持什么态度?
摩根:英国政府一向认为,应尽早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曼德尔森表示,这一问题不应政治化,任何欧洲国家和欧盟委员会都不应以政治问题为借口,来否认中国市场经济的地位。这个过程其实牵涉到技术性问题,应该让中国全程参与其中。
《上海金融报》:您如何看待国际金融危机中的贸易保护主义以及陷于困境中的多哈回合谈判?
摩根:在贸易和投资方面,英国一直都是最为开放的国家之一。贸易保护主义是错误的行为,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传递出的也是各国将继续开放的信息。我们同中国一样,积极地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
曼德尔森在和王岐山副总理、陈德铭部长以及温总理的会谈中一再强调了实现多哈回合谈判进展,以及尽早结束这一谈判的重要性。这将有利于未来全球经济的发展。我们也希望中国能在日后的谈判中发挥积极的领导作用。
《上海金融报》:您怎么看待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摩根:中国领导人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让人印象深刻。今年年初温总理到访英国期间,访问了华为和中国银行在英国的分支机构。在华为,他还会见了其他中国企业代表,当时他给出了无比明确的信号:政府鼓励中国企业到外国投资。
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对英国的投资力度正在加大。我认为去年中国企业还在审时度势。随着中国政府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开展,并鼓励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现在一些公司也认为是出手的时候了,因为英国经济正在企稳,资产价格也比较有吸引力。
《上海金融报》:LINK网络是首家与中国银联建立合作关系的英国金融机构,能否谈谈双方合作的进展,以及最近的打算?
摩根:截至8月中旬,使用中国银联卡可以在英国99%的ATM机上取现。下一步,我们要让银联卡进入英国的商户,即可以在POS机上刷卡。这一目标希望能在2009年年底前实现。
到今年6月时,中国银行卡的发卡总量就已经超过了18亿张,这是一块潜力极大的市场。
《上海金融报》:那您觉得中国吸引外资的步伐迈得如何?中英贸易的最大挑战来自何处?
摩根:两国的经贸合作非常融洽。双边贸易额增长的最大障碍还是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恢复经济增长,包括两国国内需求的增长。
我们在此次访问期间也提到,希望中国政府可以在几个特定的领域加大开放力度。一是保险业,对于外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审批速度大大阻碍了公司的业务发展;二是我们花了大本钱投资的能源领域,英国石油和壳牌公司要想加大投资都面临着重重障碍;三是中国政府管制非常严格的电信业。在这些领域中,我们能提供一些增值服务,这对于中国企业和中国消费者也都有好处。
《上海金融报》:英国特别欢迎什么领域的企业去投资?
摩根:我们欢迎任何领域的企业来投资。企业的关键不在于所属行业,而在于是否有盈利能力,是否成功,能否给英国经济做出贡献。
我个人还非常希望那些已经在英国有所投资的企业能继续拓展投资的深度和广度。华为就瞅准了英国的一大优势———有着全球最好的大学和研发机构,并合作建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我希望中国企业能将自身的特点和英国市场的优势相结合,进一步拓展业务。
《上海金融报》:上海正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就鼓励和吸引外资而言,伦敦有何值得上海学习的地方?
摩根:上海不仅可以向伦敦学习,也可以向中国金融业最发达的香港学习,譬如在加强法治和促进信息自由流动这两个方面。
政府还应多鼓励外国公司在上海证交所上市。许多英国的大公司在中国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也对中国市场做出了很大的承诺,我们希望这能从他们的股权结构中反映出来。
此外,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伦敦有着她金融业以外的“深度”———信息技术、法律服务、广告产业、创意产业等“一揽子”相关产业的聚集。上海已经是全球最受欢迎的投资目的地之一了,如果还能完善金融相关服务产业,将会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