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焦瑾璞谈金融体制三缺
9月3日,第十届中国金融发展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焦瑾璞指出,2008年9月份以来,全球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可能造成全球性的流动性泛滥。焦瑾璞表示,如果未来经济复苏跟不上资产价格反弹的步伐,下一步流动性泛滥将可能会进一步推动资产价格的上涨。焦瑾璞认为,下一阶段要重视金融结构的改革,重点解决金融体制的三缺问题。
本报记者 史进峰北京报道
9月3日,第十届中国金融发展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焦瑾璞指出,2008年9月份以来,全球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可能造成全球性的流动性泛滥。焦瑾璞表示,如果未来经济复苏跟不上资产价格反弹的步伐,下一步流动性泛滥将可能会进一步推动资产价格的上涨。焦瑾璞认为,下一阶段要重视金融结构的改革,重点解决金融体制的三缺问题。
绕不过资产价格问题
焦瑾璞总结了此次金融危机背景下,各国货币政策的共性和特点。“世界上主要大国及主要经济体的货币当局,应对这次危机采取措施大致为三方面:一是,大幅度降低基准利率,使各国货币政策基本上同时转入数量宽松型的货币政策;二,创新性运用资产负债表工具,为金融体系提供超常流动性;第三个措施,注重加强货币政策的国际协作,通过联合降息、开展货币互换等方式,提升救助政策的综合效力,提升市场信心。”
金融危机以来,美日经济体纷纷进入零利率时代,各国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在急剧增加;然而,这次危机严重破坏了金融机构的金融功能,特别是放贷功能,在数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之下,全球的信贷紧缩的状况依然存在。
“这就有可能造成全球性的流动性泛滥,造成流动性过剩。”焦瑾璞分析,“外部像美国和日本、欧洲的货币政策,由于它的货币的可兑换性,一部分货币可能流出了本国流通领域进入别国。一些资本可能会进入新兴国家市场,包括中国市场。”
实际上,2009年上半年,随着市场信心回暖,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又经历了一轮疯狂上涨。
在此背景下,有关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干预资产价格的讨论再次升温,资产价格的问题,也成为下一步的宏观经济调控或者叫做货币政策调控绕不过的一个门槛。
金融体制“三缺问题”
反观国内货币政策,焦瑾璞认为上半年天量信贷投放主要以中长期贷款为主,且主要投向了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这种贷款结构存在一定缺陷。
“这样的一种贷款结构对于刺激经济发展、延缓经济下滑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个贷款结构也反映了这些资金主要投资于大项目,主要投资于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的问题,微小企业的资金问题,应该是仍然处于艰难的地步。”焦瑾璞指出。
因此,焦瑾璞认为,下一阶段要创造货币政策运行的良好环境。在金融方面更要重视金融结构的改革,重点解决金融体制的三缺问题。
所谓“三缺”,指的是现在不缺钱,缺的是一套把有钱人的钱送到真正需要资金的融资机构;不缺大银行,也就是说不缺为有钱人服务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缺的是小银行、中小银行,缺的是为社会底层服务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不缺政策,缺的是有关部门沟通协调认真贯彻落实。
“目前我们在注重货币政策的同时,还要注重整个金融体制的改革。我们现在整个金融体制包括金融结构都在往上走,愿意做大客户,愿意做大项目。但是忽略了微观的经济基础的企业。”焦瑾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