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月8万亿 信贷不会单向收紧将更重结构调整
闫立良 傅苏颖 |2009-09-03 11:26474
专家认为,今后货币政策将更多地考虑为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信贷投放规模则将视实体经济需要而定
专家认为,今后货币政策将更多地考虑为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信贷投放规模则将视实体经济需要而定
“货币政策的松紧不能简单的只从信贷规模的高低来进行判断,关键在于信贷新增规模是否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一针见血。
根据对各家商业银行8月份信贷情况的综合统计,当月信贷投放规模大约会与上月3559亿元的规模相仿或略低。再加上前七个月7.73万亿的货币投放,今年前八个月的信贷投放将达到8万亿,已经实现全年的信贷投放目标。
尽管管理层一再强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改变,但市场仍然是惴惴不安,各种猜测、臆测性的声音不绝于耳,其中担忧信贷投放单向收紧占据主流。
其实,上半年信贷投放规模大于下半年是行业内的惯例,既有常态惯性,又有赶进度的原因,完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从另一方面来说,对于货币投放数量多寡的担忧,正是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反应:经济形势稳中有升的形势并不稳固,不上则下是中国经济最现实的写照。
也正因如此,更多的业界专家一致认为,今后信贷投放规模的节奏有一定放缓是正常而理性的,并不会单向收紧,其指向将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有保有压,在形式上则将更加注重程序把控。
8万亿信贷投放多不多?
“在前七个月7.73万亿的信贷新增规模的基础上,考虑到下半年银行信贷规模会呈现一个大幅回落的趋势,8月份的信贷新增规模大概会在3000亿左右。从而可得出,前八个月的信贷新增规模大概就在8万亿左右。”郭田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8月份工、建、农、中、交五大行人民币新增贷款增长1500多亿元。再加上其他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当月新增贷款会与上月的3559亿元相仿或略低。
“8月25日之前行业贷款规模不足3000亿,如果再考虑到票据因素,8月份贷款规模不会有较大突破,贷款量与7月份持平,大约3600亿左右。”东兴证券王保伦对8月新增贷款规模比较乐观。但他强调,这仍与市场4000-5000亿的预期有较大差距。
对于8个月8万亿的信贷投放究竟多还是不多的问题,专家们认为“适度”才是最重要的。
“货币政策的松紧不能简单的只从信贷规模的高低来进行判断,关键在于信贷新增规模是否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郭田勇表示。他强调,央行通过市场化工具如央票、正回购等方式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状况进行控制,进而影响银行的资产扩张的能力,对银行信贷规模实现一个“量”上的控制。
央行在8月25日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年报2008》中强调,2009年要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合理安排公开市场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灵活适度管理银行体系流动性。在着力扩大内需的同时,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上半年的天量信贷投放促成了“保增长”目标的基本实现:GDP同比增长7.1%,接近全年设定的8%的目标。其中二季度该指标为7.9%,国家信息中心预计三季度同比增长约8.5%。
但是,上半年天量的信贷规模所带来的流动性过剩催生资产价格泡沫、避免货币信贷超常规增长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和潜在金融风险已经成为很现实的问题。近期市场的回调,与其说是对流动性的焦虑引起的,倒不如是市场的一种自我修正:对前期过快过猛上涨的自我调节。
“二季度经济数据虽有一个较大的回升,但增长基础不够稳定,下半年“保八”还需一定量信贷支持。” 王保伦表示。他进一步分析,目前监管层有意提升风险监管标准,其目的是使防范金融风险使经济增长和风险控制处于一个可平衡的状态。
央行在《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9年第二季度)》中指出,下阶段将坚定不移地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价格变化,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
王保伦说,为避免对市场影响过度,监管层没有采用数量化管理方法,而以市场化工具来对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进行调整,从而保证贷款规模处于一个适度的状况。
“经济发展还缺乏应对危机、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国家政策的支持对于企业和经济的发展还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中央高层的此种表态间接的证明了信贷投放不会单向收紧。
由此可见,信贷投放的多寡并不是问题的核心,投向哪里才是决定信贷投放数量的关键所在。
“经济自主增长的动力还不强,一些行业、企业经营还比较困难,产能过剩的问题十分突出,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这是中央高层对当前经济现状的判断。
因此,后续信贷投放的目标就比较明确了:解决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后续信贷投放将更强调结构调整
“货币政策是为经济结构调整而服务的。”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中联融国际投资顾问中心主任谭雅玲表示。
优化经济结构调整作为我国一揽子计划的终极目标,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保驾护航下效率必然会提高。
“在整个调整结构过程中,货币支持这一目标主要体现在贷款投向方面。”王保伦表示,国家经济调整的最终目标就是“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货币政策作为实现该项目标一个有力的手段,在保最终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也会考虑自身的风险来保证经济发展。
国家今年出台一系列政策都是围绕“优化经济结构调整”这一终极目标而展开的(比如今年推出的重要行业的产业振兴规划),货币政策也不例外,反映在信贷投向控制上就要遵循“有保有压”的原则。
央行在8月25日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年报2008》中同时强调,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资金投向。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保证符合条件的中央投资项目的配套贷款及时落实到位,大力发展消费信贷,落实好房地产信贷政策,加大对产业转移、自主创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融资支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的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和改进金融服务,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礼俗,同时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要做到‘有保有压’关键在于银行的投资取向问题,上半年的信贷结构整体来说是放多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下半年的经济运行要紧缩信贷节奏,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是需要义无反顾的坚持。”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部分产业结构调整进展不快,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问题仍很突出。不仅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风电、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出现重复建设倾向。国务院强调要实行严格的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首次提出新兴产业也要防止产能过剩。
左小蕾表示,下半年经济的拉动仍然需要信贷的支持,而“有保有压”则体现在保证信贷规模与具体的项目相匹配已经中小企业生产信贷的需求。
分析人士表示,在信贷层面上,从去年开始的并购贷款业务也为产业经济的整合提升注入了资金动力。同时,信贷对扩大内需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日,银监会为加大金融对扩内需促消费的支持力度,正式启动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审批工作。其最直接目的就是促进国内消费需求增长,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
王保伦表示,对贷款投向要“有保有压”,“保”主要体现在保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保民生、创新型相关的国家支持的行业,同时,环境保护方面也应纳入保护范围之内。而属于产能过剩范畴的“两高一资”的以及重复建设的项目则属于压的对象,通过这种有保有压的手段,实现国内经济调整由初级向中高级转化,体现行业产生的技能水准,对改善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也是有益的。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近日指出,应在四季度及时修正货币政策,使其回到真正的适度宽松上来。
“坚持信贷投放‘有保有压’的原则将有利于整个经济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郭田勇强调,虽然学术界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争议较多,但决策层的态度是鲜明的:不会改变既定的政策方向。
“货币政策的松紧不能简单的只从信贷规模的高低来进行判断,关键在于信贷新增规模是否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一针见血。
根据对各家商业银行8月份信贷情况的综合统计,当月信贷投放规模大约会与上月3559亿元的规模相仿或略低。再加上前七个月7.73万亿的货币投放,今年前八个月的信贷投放将达到8万亿,已经实现全年的信贷投放目标。
尽管管理层一再强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改变,但市场仍然是惴惴不安,各种猜测、臆测性的声音不绝于耳,其中担忧信贷投放单向收紧占据主流。
其实,上半年信贷投放规模大于下半年是行业内的惯例,既有常态惯性,又有赶进度的原因,完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从另一方面来说,对于货币投放数量多寡的担忧,正是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反应:经济形势稳中有升的形势并不稳固,不上则下是中国经济最现实的写照。
也正因如此,更多的业界专家一致认为,今后信贷投放规模的节奏有一定放缓是正常而理性的,并不会单向收紧,其指向将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有保有压,在形式上则将更加注重程序把控。
8万亿信贷投放多不多?
“在前七个月7.73万亿的信贷新增规模的基础上,考虑到下半年银行信贷规模会呈现一个大幅回落的趋势,8月份的信贷新增规模大概会在3000亿左右。从而可得出,前八个月的信贷新增规模大概就在8万亿左右。”郭田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8月份工、建、农、中、交五大行人民币新增贷款增长1500多亿元。再加上其他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当月新增贷款会与上月的3559亿元相仿或略低。
“8月25日之前行业贷款规模不足3000亿,如果再考虑到票据因素,8月份贷款规模不会有较大突破,贷款量与7月份持平,大约3600亿左右。”东兴证券王保伦对8月新增贷款规模比较乐观。但他强调,这仍与市场4000-5000亿的预期有较大差距。
对于8个月8万亿的信贷投放究竟多还是不多的问题,专家们认为“适度”才是最重要的。
“货币政策的松紧不能简单的只从信贷规模的高低来进行判断,关键在于信贷新增规模是否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郭田勇表示。他强调,央行通过市场化工具如央票、正回购等方式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状况进行控制,进而影响银行的资产扩张的能力,对银行信贷规模实现一个“量”上的控制。
央行在8月25日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年报2008》中强调,2009年要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合理安排公开市场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灵活适度管理银行体系流动性。在着力扩大内需的同时,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上半年的天量信贷投放促成了“保增长”目标的基本实现:GDP同比增长7.1%,接近全年设定的8%的目标。其中二季度该指标为7.9%,国家信息中心预计三季度同比增长约8.5%。
但是,上半年天量的信贷规模所带来的流动性过剩催生资产价格泡沫、避免货币信贷超常规增长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和潜在金融风险已经成为很现实的问题。近期市场的回调,与其说是对流动性的焦虑引起的,倒不如是市场的一种自我修正:对前期过快过猛上涨的自我调节。
“二季度经济数据虽有一个较大的回升,但增长基础不够稳定,下半年“保八”还需一定量信贷支持。” 王保伦表示。他进一步分析,目前监管层有意提升风险监管标准,其目的是使防范金融风险使经济增长和风险控制处于一个可平衡的状态。
央行在《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9年第二季度)》中指出,下阶段将坚定不移地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价格变化,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
王保伦说,为避免对市场影响过度,监管层没有采用数量化管理方法,而以市场化工具来对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进行调整,从而保证贷款规模处于一个适度的状况。
“经济发展还缺乏应对危机、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国家政策的支持对于企业和经济的发展还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中央高层的此种表态间接的证明了信贷投放不会单向收紧。
由此可见,信贷投放的多寡并不是问题的核心,投向哪里才是决定信贷投放数量的关键所在。
“经济自主增长的动力还不强,一些行业、企业经营还比较困难,产能过剩的问题十分突出,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这是中央高层对当前经济现状的判断。
因此,后续信贷投放的目标就比较明确了:解决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后续信贷投放将更强调结构调整
“货币政策是为经济结构调整而服务的。”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中联融国际投资顾问中心主任谭雅玲表示。
优化经济结构调整作为我国一揽子计划的终极目标,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保驾护航下效率必然会提高。
“在整个调整结构过程中,货币支持这一目标主要体现在贷款投向方面。”王保伦表示,国家经济调整的最终目标就是“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货币政策作为实现该项目标一个有力的手段,在保最终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也会考虑自身的风险来保证经济发展。
国家今年出台一系列政策都是围绕“优化经济结构调整”这一终极目标而展开的(比如今年推出的重要行业的产业振兴规划),货币政策也不例外,反映在信贷投向控制上就要遵循“有保有压”的原则。
央行在8月25日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年报2008》中同时强调,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资金投向。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保证符合条件的中央投资项目的配套贷款及时落实到位,大力发展消费信贷,落实好房地产信贷政策,加大对产业转移、自主创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融资支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的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和改进金融服务,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礼俗,同时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要做到‘有保有压’关键在于银行的投资取向问题,上半年的信贷结构整体来说是放多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下半年的经济运行要紧缩信贷节奏,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是需要义无反顾的坚持。”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部分产业结构调整进展不快,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问题仍很突出。不仅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风电、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出现重复建设倾向。国务院强调要实行严格的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首次提出新兴产业也要防止产能过剩。
左小蕾表示,下半年经济的拉动仍然需要信贷的支持,而“有保有压”则体现在保证信贷规模与具体的项目相匹配已经中小企业生产信贷的需求。
分析人士表示,在信贷层面上,从去年开始的并购贷款业务也为产业经济的整合提升注入了资金动力。同时,信贷对扩大内需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日,银监会为加大金融对扩内需促消费的支持力度,正式启动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审批工作。其最直接目的就是促进国内消费需求增长,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
王保伦表示,对贷款投向要“有保有压”,“保”主要体现在保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保民生、创新型相关的国家支持的行业,同时,环境保护方面也应纳入保护范围之内。而属于产能过剩范畴的“两高一资”的以及重复建设的项目则属于压的对象,通过这种有保有压的手段,实现国内经济调整由初级向中高级转化,体现行业产生的技能水准,对改善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也是有益的。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近日指出,应在四季度及时修正货币政策,使其回到真正的适度宽松上来。
“坚持信贷投放‘有保有压’的原则将有利于整个经济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郭田勇强调,虽然学术界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争议较多,但决策层的态度是鲜明的:不会改变既定的政策方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