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融舞台升起明亮的新星
截至去年底,全国已实现保费收入9784.1亿元,收入排名世界第6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保险业新兴市场。
2009年6月末,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20.14万亿元,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截至去年底,全国已实现保费收入9784.1亿元,收入排名世界第6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保险业新兴市场。
60年来,中国金融业从弱到强,成为世界金融舞台上闪亮的新星;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为中国经济这列高速前进的列车注入强劲能量。
金融事业实力不断增长
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李向阳:“由弱到强,由封闭到开放,由单一到多元,60年发展,中国金融事业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共和国前进的每一步,都有中国的金融事业紧密相伴,60年来,中国的金融事业从来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
为迎接新中国的成立,第一套人民币于1948年发行,结束了近百年来中国货币制度混乱的历史,实现了货币主权的完整和货币制度的统一。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金融事业新的纪元。
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初期,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逐步建立起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集中统一的国家银行体制。人民银行作为当时惟一的金融机构,担当国家财政出纳。
1978年是中国金融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决策。从此,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我国金融业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改革开放给金融业的发展带来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中国商业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和规范。
人们惊喜地发现,新兴的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
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相继成立,交通银行成立,政策性银行成立,四大国有银行开始向商业银行转变,证券公司成立,保险公司出现……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类金融机构不断成长壮大,相互竞争,共同发展。
进入新世纪,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机构迅速壮大,已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金融业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形成了功能齐全、形式多样、分工协作的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深化金融企业改革,金融业整体实力大幅提升;金融市场在规范和创新中加快发展;金融业对外开放稳步扩大……
今天的中国金融业已是世界金融版图上的重要板块,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影响日益增大,无论是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还是在2008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都交出精彩的答卷。
“中国银行业在改革开放中挺过了亚洲金融危机,人民币顶住了贬值压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社会赢得了负责任大国的赞誉;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启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中国银行业旧貌换新颜;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球,中国银行业独树一帜,人们赞赏其改革开放的成功,惊讶其业绩与稳健。”中国银行业协会会长杨再平用诗意的语言抒发了一名金融工作者的骄傲。
在为中国金融业的成就骄傲时,每一位金融工作者都不会忘记,由弱到强,由小到大,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历经风雨和磨难。
为彻底改变中国银行业的面貌,党中央、国务院果断提出,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中国银行业开始了背水一战的改革。
2003年以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并成功上市,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股份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证券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出了重大步伐。除经营政策性业务的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外,所有中资保险公司都采取了股份制的组织形式,在境内外上市的中资保险公司达到6家。
金融事业功能不断完善
为中国经济腾飞注入动力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行长丁国良:“60年来,特别是经过30年的改革和开放,中国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改变,银行业和金融市场也已经进一步完善,无论从市场活力、产品创新还是公司管治等各个方面来看,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国金融业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质的金融服务,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健康而快速地发展。”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金融的宏观调控作用日显重要。防止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金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球,党中央、国务院果断调整宏观调控政策,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灵活、有效的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及时释放确保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信心的信号。2009年上半年人民币新增贷款超过7万亿元,银行业信贷投放充足。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在各国经济普遍低迷特别是发达经济体陷入衰退的情况下,我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成绩来之不易,中国的表现带来“比黄金还要珍贵”的信心,金融的支持举足轻重。
60年巨变,中国金融市场从小到大,也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蓬勃发展的金融市场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充沛的资金支持。1997年末至2002年,货币供应量年均增长14%,金融机构贷款每年增加1万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4.1%,分别高于经济增长6.4和6.5个百分点。2003—2008年五年间,金融机构贷款年均增速16.5%,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可转债共筹集1.5万亿元;保险业累计赔款与给付9648亿元。
60年巨变,金融业已从当初国家银行实行高度集中的综合信贷计划管理,金融机构只承担国营企业超定额流动资金的供应,提供有限而单一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转为提供种类丰富、功能多样的服务。银行信贷、资金管理、支付结算、贸易融资、投资理财、风险管理,每一天都有新的金融产品和工具出现。
银行业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银行业提供的贷款量始终占到全部社会资金需求的80%以上。在服务经济发展的同时,银行业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长,无论是地震灾区搭起的“帐篷银行”,还是翻山越岭为农民送信贷的“背包银行”,银行服务国民经济的作用进一步突出。
中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在不到20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200年的历程。资本市场服务国民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无论是巩固国有经济增值、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以及增强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被称为社会的“稳定器”的保险业,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夏天北京发生特大雹灾,在短短几分钟内大兴区庞各庄镇村民半年多的辛劳化为乌有,20余天后,保险公司就将3700余万元赔款送到了12497户农民手中。“多亏投了保险啊,政策性农业保险给我们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瓜农王占良感慨地说。
金融产品和服务走进千家万户
圆了中国人小康梦
北京正采文化公司赵小霞:“我刚贷款买了房,准备明年再贷款买辆车。我小时候对金融的印象只是父母存钱和买国库券,支援国家建设。这几十年,金融给人们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贷款买房买车,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买股票、买基金、买保险,老百姓的投资机会越来越多,投资的热情也非常高。这表明中国非常稳定,人民相信中国共产党,对未来很有信心。”
随着金融事业的发展,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开始走进千家万户,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贷款买房、买车,圆了无数人的住房梦、汽车梦。消费信贷的兴起和发展给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和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普通老百姓逐渐成为信贷的主体,通过消费信贷,许多中国人提前实现了自己的小康梦想。
证券市场的发展使居民的投资品种由早期单一的储蓄,扩展到股票、国债、企业债、可转换公司债、证券投资基金、权证、期货等多种理财工具,投资于资本市场,普通居民分享中国经济的成长,财富效应初步显现。
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发展让人目不暇接。责任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人身意外险、少儿保险……“买了保险一时可能用不上,但心里多了份踏实。”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已习惯于为自己的明天投保。
伴随着金融走进人们的生活,我国社会信用体系逐步建立,“信用”开始成为人们的第二身份证,中国人在小康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事业。60年来,中国金融事业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蓬勃发展;展望未来,中国金融业必将是世界金融舞台上最灿烂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