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2020年业绩低谷后,捷信消费金融进行业务调整,业绩也出现了强势反弹。近期,捷信消费金融总经理翁德雷·弗里德里奇 (Ondrej Frydrych)透露了最新的业绩情况,今年1至5月的盈利已超2020年全年,而且今年的不良贷款指标也十分良好。捷信消费金融去年实现净利润1.36亿,盈利能力降低。虽然今年的业绩有所复苏,但若想快速回到净利10亿以上的水平也并非易事。去年以来,捷信消费金融对线下业务进行数字化升级,全面布局线上,同时也削减了人力成本,让业务变得更轻。线下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对捷信来说无法避免,捷信也需承担转型所导致的规模缩减之痛。从持牌消费金融行业的头部机构来看,招联、兴业、马上等来势汹汹,在捷信转型间隙已实现业绩反超。不过,巨头体量仍在,重拾野心后或许依然能返回巅峰。
捷信的业绩快速反弹,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捷信的业务得到了修复。由于具备大量的存量商户和用户资源,加之人力、资金等成本下降,捷信借助存量就能实现可观的盈利。与同业相比,捷信依然面临压力,尤其是招联等头部机构。
目前除了捷信,招联等机构也披露了最新的业绩情况。其中,招联消费金融在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35.89亿元,净利润6.56亿元;截止4月份,中邮消费金融实现营收16.33亿元,净利润5.72亿元,净利润已超过2020年全年的4.02亿元。
哈银消费金融披露了部分业绩数据,累计放款已超过1000亿元,累计放款量仅排在招联、捷信、马上、中银、兴业等头部机构之后。同时,哈银消费金融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超2.32亿元,同比增长36%。
就业绩数据而言,招联单个季度就实现了超6亿的利润,甚至比很多消费金融公司一年的利润都高。捷信去年被招联赶超,今年来看形势依然严峻。
对于捷信而言,中小机构无论从融资还是品牌、场景方面,都难以造成威胁,目前捷信消费金融面临的主要市场对手还是头部业绩稳定的那几家机构。捷信消费金融目前主要还是延续去年提出的线上战略转型,待转型成熟后所形成的线上生态和科技能力,可以支撑捷信消费金融业绩增长。
捷信消费金融的多位高管曾表示,捷信消费金融业务有望快速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就在捷信消费金融加快转型、修复业绩的时候,招联、兴业、马上等机构营收、利润、资产规模不断扩张,不可避免地对捷信消费金融的市场份额造成冲击。
或是急于提升资产规模,增加资金优势,近期消费金融巨头们的融资动作不断,融资市场竞争也在加剧。不久前,银保监会已同意捷信消费金融发行总规模不超过人民币30亿元的金融债券,最终额度还需央行批准。
业务数据显示,捷信现在每一笔新贷款,所承担的成本降低了31%。据了解,捷信目前部分城市的线下业务已向助贷转型,这样虽能降低风险,但资产规模扩张容易受限。消费金融市场已从增量逐步向存量过渡,头部机构的业绩增速也在放缓,大家都在围绕以往积累的线下、线上存量用户重点布局业务。一些机构还开发新产品,用于激活存量用户的借贷需求。存量市场环境下,竞争会更加激烈,资产规模优势也决定了一家机构的行业地位。捷信经历了消费金融市场变迁,如今它又伴随行业一起进入到一个新的竞争阶段。其实消费金融市场在首批四家试点机构开业后,进入了长达四年的冷静期,直到2015年、2016年消费金融公司才步入开业高峰期,仅两年时间就有12家机构开业,如今的招联、马上等巨头就是在此期间开业。
在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第一个十年阶段的下半场,监管政策重塑行业规则,市场竞争也逐渐转向存量,不少机构面临着业务调整转型的信号。尤其在2018年至2019年,仅有两家消费金融公司开业。
进入2020年,消费金融公司迎来政策加持,数字化转型也为机构带来新的机遇,消费金融牌照审批和开业又开始加快。2020年以来,已有平安、小米、阳光、苏银凯基、蚂蚁消费金融获批开业。巨头涌入,行业打法已变,紧靠单一的线上或线下模式,很能实现自身资产规模的突破,且资金资产易陷入死循环,因此集成线上和线下优势的竞合战略就变得十分必要。目前,捷信发展助贷,招联消费金融等机构也布局联合贷款,机构如果想站稳脚跟,就要兼备线上场景和线下网点、渠道,盘活消费金融公司的杠杆和品牌势能,把存量资产的价值挖掘出来。虽然消费金融机构普遍面临获客难、优质资产稀缺的困境,但在存量市场中寻找新的流量池提高增量用户规模,对机构来说依然很重要。市场中各家机构化解获客困境的方式不同,主要有两类,其一与中小流量平台,进行业务导流;其二主要从自身的线下场景切入,增加获客入口。在获客和经营存量方面,捷信表示围绕多种多样的消费场景,不断拓展线下合作零售商网络和APP引流获客渠道;携手合作商并联动线上线下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促销产品和促销服务。经过多年市场沉淀所积攒的场景和用户,是捷信转型以及业绩突围的关键支撑。消费金融市场在去年也经历了强监管模式,消费者保护在金融乱象治理中的权重上升,监管着重对头部机构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违规问题进行通报。在此情况下,消费金融公司的突围也需要考虑更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