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滴滴金融做了5年,为何在贷余额不到200亿?
文 | 棘轮 木一 据多位滴滴金融的内部员工透露,截至目前,“滴滴金融的在贷余额,不到200亿”。 作为一个月活4亿的国民级APP,滴滴启动金融业务5年后,交出这样的答卷,的确有点差强人意。 滴滴金融为何没能发展起来,一直是一个行业谜题。 多位员工透露,其原因,就是因为滴滴和金融的基因不合。 在内部,“滴滴金融一度是一个边缘业务线。”一些员工透露,他们为了跪求流量,不惜去其他部门“连哄带骗”。 在外部,用户感觉滴滴就是个“打车软件”,给金融导流就是“不务正业”,因此金融流量的转化率不高。 如此的滴滴金融,如何助力滴滴的变现和上市冲刺? 01 边缘化 临近年尾,滴滴金融内部的氛围,略微有些紧张。 “我们本来订立的目标是,今年年底做到在贷余额220亿。结果到现在为止,还不到200亿。”滴滴金融内部人士林志强对一本财经表示。 早在2015年,滴滴就开始给金融产品导流,踏上了金融变现之路。 但后面几年的滴滴金融,并未发力。 “那时的金融产品,都分散到各条业务线里,不够集中。”一位滴滴的老员工陈一佳透露。 直到2018年2月,滴滴将散落的金融业务拎了出来,成立了金融事业部。 这个消息曾在当时引发媒体热议,全行业都看到了滴滴的决定和魄力,还有媒体发出了“滴滴或将与支付宝和微信分庭抗礼”的猜测。 滴滴金融要爆发了吗? 并没有。 后面近三年的时间里,滴滴金融磕磕绊绊,一路艰辛。 在滴滴内部,滴滴金融一度是边缘部门。 “当时滴滴金融的领导,特别佛系,不争不抢,并没有从集团给滴滴金融争取到太多的流量和支持。”陈一佳透露。 “因为领导不够强势,导致下面的人各自分权,诸侯割据。那时的滴滴金融,就是一盘散沙。”多位滴滴金融的员工透露。 一个并非核心的部门,在集团里推动任何事务,都极为困难。 “金融的基础是什么?是支付和账户体系。”林志强称。 比如,支付宝建立了支付账户,用户绑定了自己的银行卡,假设用户要贷款,非常方便,可能真的能做到一键贷款。 但如果用户在某个平台上申请贷款,还要填写一堆资料、绑定银行卡等操作,很多人就会望而却步。 所以,以支付为切口,建立用户的账户体系,是建立新金融帝国的基石。 “你知道滴滴有支付吗?”林志强问。 绝大部分人并不知道。 用户用滴滴打车后,大部分人会自动从支付宝划扣,一部分人会使用微信支付。 而滴滴支付,被排在了支付方式的最后一位,在6种支付方式之后。 滴滴支付被排到所有方式的最后一位 “阿里、腾讯和苹果,都是我们的股东爸爸,它们的支付优先级别最高。”林志强称,前面还排了好几个战略合作伙伴,而滴滴支付,被挤到了角落。 “从这个排位上,你也能看出来金融部门在公司内部的边缘化。” 多位滴滴金融的员工透露,滴滴金融在内部很难拿到资源,“我们几乎是‘跪求’支持和流量”。 既然成立了金融事业部,为何滴滴金融拿不到顶配的支持? “这和滴滴的基因有莫大的关系。”林志强认为。 滴滴的创始人程维曾经说过:“改变世界,是每一代年轻人最幸福的事。” 他做滴滴的初衷,就是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 “早期滴滴的员工,大多是理想主义者,他们觉得自己在书写历史,改变历史,是在创造用户价值。”林志强称。 后来滴滴和优步合并,加入的优步员工中,理想主义者更多。 滴滴前员工心成回忆,滴滴与优步合并后,他曾经接到过一个紧急任务——完善产品的无障碍功能,以满足盲人用户的出行需求。 直至今日,他仍然将这份工作看作是他职业生涯中为数不多的温情时刻。 “这群人,都看不起做金融的,觉得他们就是卖保险和放高利贷的。”心成称。 林志强最开始去“跪求”流量的时候,多少都带着连哄带骗的味道。“我们是来和你们一起做用户价值的。” 结果,滴滴其他部门很快就发现,“金融部门是在透支用户,并不是在创造用户价值,而是在创造商业价值”。 很快,滴滴内部的一些部门,开始对金融业务线反感——就像是清高的书生,绝不允许自己的作品沾染上铜臭味。 在滴滴内网上,也不时有滴滴员工呼吁金融事业部减少广告投放。 两种基因的不融合,让滴滴金融一度被挤到了夹缝中。 很多滴滴金融的员工都觉得,自己和滴滴这个庞大的集团,是格格不入的。 不知道程维在成立金融事业部的时候,是否会在创造用户价值和创造商业价值上摇摆,在理想和现实中挣扎。 02 基因不合 03 如何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