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种套路贷瞄上年轻人
信了手抄贷,贷款没见着却被骗走高额服务费;信了月薪8万元的招聘广告,工作打了水漂,脸上还被动了刀;信了专业机构,贷款前却被要求买保险,
信了手抄贷,贷款没见着却被骗走高额服务费;信了月薪8万元的招聘广告,工作打了水漂,脸上还被动了刀;信了专业机构,贷款前却被要求买保险,还款困难就被软暴力催债……
记者调查发现,套路贷又出新花样,欺诈手段更具迷惑性。一些年轻人因社会经验不足、防范意识不强,容易落入变种套路贷陷阱,甚至有人为偿还债务加入犯罪团伙。
疫情发生以来,刚需人群资金压力增加,变种套路贷、套路骗又有抬头之势。受访人士表示,相关职能部门需加强监督工作,对犯罪活动实施全链条打击整治、加强曝光力度,形成有效震慑。
套路极深:被骗后仍没察觉
“使用5年,先息后本,无前期费用”,一则贷款广告让打算创业的王峰(化名)拨通电话。业务员在电话里说,公司能把贷款人“包装”成资质良好的借款人,由客户经理“一对一”进行话术培训,再手抄一份材料后,就能通过贷款机构“面签”,顺利获得贷款,该公司只收取服务费和“包装费”。
在缴纳10多万元费用后,王峰在指定贷款机构“面签”时,被告知手抄材料有错误无法批贷。当联系“包装”公司时,对方表示可再次提供服务,但还需缴纳服务费等,王峰只好放弃。
类似警情积少成多,北京市公安局机动侦查总队会同法制、网安总队和朝阳公安分局等部门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工作。今年8月,北京警方一举打掉三个手抄贷诈骗团伙,刑事拘留129人。
除了手抄贷,招工美容贷、捆绑搭售保险等,成为套路贷、套路骗的新花样,掉入陷阱的多为年轻群体。
去年底,大学毕业没多久的李倩(化名)找工作时,收到一条网络招聘信息“招聘总经理助理,月薪8万元”。抵挡不住高薪诱惑,李倩参加了招聘。“面试官说我条件符合,只是形象欠佳,需要做个微整形手术,入职后手术费用能报销。”李倩说,在贷款10万元做了整形后,咨询入职事宜时却被百般糊弄,工作打了水漂,还欠下高额债务。
办案民警介绍,招工美容贷由医疗美容机构以托管、外包、代理等方式与招工团伙合谋,骗取美容整形贷款费用。大部分客户来自“渠道”而非“直客”,服务项目价格虚高,实际成本只有报价的十分之一,费用大头归诱骗客源的团伙。
而市民李小明(化名)遭遇的则是捆绑搭售保险的骗局。此前,他向某金融机构贷款20万元,合同约定借款年利率为6.65%,贷款之前却被要求购买指定保证保险。在扣除6000元首期服务费后,李小明仅收到19.4万元,每月需偿还本息、服务费、保费等共计7743.46元,折合年息为14.56%。
后来李小明无力还款,保险公司向贷款公司理赔,并向法院起诉李小明要求支付未付保费,偿还理赔金和违约金。按照诉讼请求计算,李小明三年共需还款341884.87元,折合年利率达25.41%;四年共需还款397328.8元,折合年利率高达26.20%;拖欠时间越长,还款利率越高。“自己及家人长期被催债公司短信轰炸、电话威胁,严重影响生活。”李小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