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信、招联、中银、阳光、盛银消费金融高管调整,持牌消金震荡加剧

木音 | 2020-08-17 20:02 152823

当消费金融行业在获客成本上升、融资渠道收窄、坏账风险激增在展业环境中挣扎时,强者恒强的寡头效应实则悄悄强化。部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选择

当消费金融行业在获客成本上升、融资渠道收窄、坏账风险激增在展业环境中挣扎时,强者恒强的寡头效应实则悄悄强化。部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选择从人事入手,积极调整高管层,应对接踵而来的冲击。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开年以来人事调整频繁,多家机构换帅。疫情之中,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进行管理层大换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金融市场已陷入更加紧张的竞争态势,原本分化格局也将更加持续震荡。


获批开业一周后,北京阳光消费金融今日在北京正式揭牌开业,成为全国第27家开业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开业仪式上,阳光消费金融董事长戴欣和总经理王一栋露面,二者背景覆盖了银行系和互联网金融系。其中,戴欣来自光大银行,曾在总行公司业务部任职,而王一栋曾任玖富集团高级副总裁、网易金融CEO。


阳光消费金融董事长戴欣


阳光消费金融开业之际,盛银消费金融仅时隔一年就再次宣布换帅。银保监会近期核准张珺担任盛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企查查显示,目前盛银消费金融已完成张珺担任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的工商变更。


就张珺的背景而言,盛银消费金融决意由张珺担任大当家释放出持牌消金加强风控的信号。张珺曾任光大银行信贷审批部副总经理,随后入职盛京银行并获任盛京银行副行长,期间担任盛京银行首席风险官,是一个拥有超过17年的银行业务及风险管理经验的金融从业者。


不只是新开业的机构,一些老牌消费金融公司近期也不断调整人事、股权。七月初,田红艳担任中银消费金融董事、总经理的任职资格获得上海银保监局批复。开业十年来,中银消费金融已经迎来了第三位总经理。


捷信消费金融的法定代表人近期由Roman Wojdyla变更为Ondrej Frydrych。企查查显示,6月20日捷信消费金融发生法定代表人变更,Ondrej Frydrych任董事长,Roman Wojdyla任总经理。


另外,「消费金融频道」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捷信今年以来上至高管下至市场前端的销售人员均出现了较大规模调整,其中首席风险官和首席营销官也将换帅。捷信原首席风险官李鸿离任,原首席营销官冯耀康也被传将要离职。


作为与捷信消费金融齐居持牌消金龙虎榜的招联消费金融,高管层变动也落地。五月份,深圳市银保监局批复了王良出任招联消费金融董事的任职资格,王良为招商银行副行长兼财务负责人。


此前,尚诚消费金融和中邮消费金融的高管也发生变动。在高管调整之外,还有部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增资扩股正式落地。湖北消费金融完成股权变更,注册资本由5亿元变更为9.4亿元。


去年9月,玖富称玖富数科集团旗下全资科技子公司新疆特易数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战略投资湖北消费金融,随后湖北银保监局同意湖北消费金融增资扩股。其中玖富子公司特易数科持股24.47%,成为湖北消费金融的二股东。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换帅以及调整管理层,流露出持牌消费金融玩家攻防转变的竞争策略,一般在换人之际顺势推出转型战略。光大银行旗下的北京阳光消费金融在揭牌仪式上发布了“阳光敏敏”业务平台,还名称听起来多少有些玄乎,但实际上是阳光消费金融打造的以“轻、柔、敏”为特色的全线上消费金融业务平台。该平台集合金融产品、大数据风控、用户运营、生态融合四大能力。


中银消费金融总经理田红艳上任之后便称,2020年是中银消费数字化转型的启航之年,加速“线上线下融合,逐步以线上为主”的业务转型。中银消费金融是最早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之一,其早期业务主打线下,伴随受理环境变迁,中银消金必然要在线上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


知情人士透露,接任的两名捷信新高管都是外籍人士。捷信目前的首席风险官是意大利人Rosario Vinci,其将在分期商城等消费场景和循环贷产品方面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并对捷信金融App的自助服务进行完善升级。


继任捷信首席营销官的是印度人Basker Rangachari,其曾供职于万事达卡、渣打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市场营销和品牌管理等方面具备一定的经验,如果加入捷信,或许将帮助捷信聚焦用户转化、细分市场和全渠道拓展。


透过消费金融公司去年的财报数据,可以看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业绩呈现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局面。捷信、招联、马上、中银等22家消费金融公司总体净利润规模达68亿元,但招联、捷信、兴业、马上、中银、长银、中邮七家的总利润就高达59亿元,占22家净利润规模的86%。


一场疫情穿透了消费金融底层资产,体量较大的消费金融公司也难以独善其身。回款受阻、不良率抬升、净利润缩水,导致今年鲜有消费金融公司公布半年业绩数据。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疫情加重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分化的局面。


中国联通在公布2020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时披露了招联消费金融的上半年财务数据,招联消费金融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收60.23亿元,同比增加30.76%;实现净利润5.78亿元,同比减少18.56%;总资产为920.76亿元,净资产约99.38亿元。


尽管净利润下滑近两成,但体量占优的招联消费金融相比其他消费金融公司依然呈现较强的吸金能力。就拿持牌消金第一梯队的中银消费金融来说,中银消费金融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仅1亿元,招联消费金融则是其净利润的五倍。


今年,平安、小米、光大消费金融陆续开业,均是以存量身份进场。无论是资金、场景、获客能力,还是体量优势,新增玩家来势汹汹,必定会加剧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竞争态势。头部机构为捍卫自身市场地位,也在不断寻求新的融资渠道喝获客场景,以在激烈角逐中掌握更多弹药。


消费金融高增长、低不良的美梦已破,随着线上成为持牌消金下半场竞逐的主阵地,仅仅靠扩张难以形成良性的资产循环。以智能风控为核心,利用场景优势和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撬动更为优质的客群,才是当前消费金融守住护城河的关键。




5
标签: 消费 金融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