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本进入艺术品市场是把双刃剑

2009-08-14 10:15 645

  富人对艺术品财富的需求和高回报率吸引了大批银行金融机构涉足其中。但只有将艺术品行业中专家资源的整合、收藏标准的确定、估值程序的探

  富人对艺术品财富的需求和高回报率吸引了大批银行金融机构涉足其中。但只有将艺术品行业中专家资源的整合、收藏标准的确定、估值程序的探索更快地推进到正轨,才能真正实现金融资本增值与艺术品投资收益的双赢局面

  2003年的非典过后,中国艺术品市场迎来了一个“井喷”时期,油画、中国字画以及中国当代艺术等艺术品的价格呈现出飙升的态势。而到了2007年春季,艺术品市场实际上已经处于了高位盘整期。

  2007年底,由美国引发至全世界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在重创全球经济的同时,亦沉重打击了全世界的艺术品市场,当然,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未能置身度外。

  然而,这只是事情的一方面。

  虽然全球经济仍处在危机笼罩下,但据2009年美林集团联合凯捷咨询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大陆的富裕人士增长率仍然上升至全球第四位,可投资资产(个人的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产)在800万元-1000万元,名下“净值”至少100万美元者的“高净值个人”约有36.4万。

  那么,在这种特殊的经济环境下,如何投资和理财,如何让财富不受损失,保值乃至增值成为财富阶级最迫切的需求。

  高增长的财富与处于低位的艺术品市场,相遇相知似乎已经成为必然。这时候,有件事情为他们的“热恋”加了温——备受海内外艺术品市场和金融投资业关注的中国民生银行(7.76,-0.07,-0.89%)《非凡理财“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产品》,自2007年7月实施到2009年7月顺利完成,投资该产品的客户2年期限共获得税后净收益25%,远远高于一般的基金收益。

  这是中国第一只由金融机构推出的参与艺术品市场交易的非金融资产管理产品,从艺术品市场的高台介入,并且从始至终都处于“金融海啸”的阴影之下,但它成功地经受住了“金融海啸”的考验,实现了逆风飞扬。

  这个“高位介入,收益非凡”的结果,让所有人眼前一亮:中国艺术品市场大有可为。也再一次让人们相信经济学家的判断:艺术品收藏是一种保值、升值的经济投资手段。

  金融机构争相进入

  金融危机使整个投资理财市场遭受巨大打击。股市持续低迷、基金不断缩水、房产受到重挫等等,这一切几乎掐断了中国投资者原本就非常狭窄的投资渠道。

  就在这种背景下,风险相对较小、长线收益相对稳定的艺术品市场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成为股票、地产之外的“第三极财富”。

  富人对艺术品财富的需求和高回报率吸引了大批银行金融机构涉足其中。中国国内一些银行在艺术领域的频频动作引起广泛关注,他们或者积极出击研发艺术投资品种,或者对众多艺术展览伸出援手提供赞助,或者与艺术机构合作给与客户艺术指导和服务。

  作为国内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正式开发艺术品理财产品的银行,除发行了中国第一支“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理财产品之外,民生银行还相继捐赠炎黄艺术馆、举办亚洲艺术论坛、筹建民生现代美术馆。这其中除“艺术品投资计划”这一理财产品之外,其余均属于公益性的非营利活动。

  招商银行(17.58,-0.10,-0.57%)也不甘落后,2009年高调赞助博鳌论坛亚洲艺术展,举办艺术沙龙,并在6月招商银行私人银行正式推出“艺术品赏鉴计划”,作为对高端客户的增值服务项目。招行行长马蔚华在博鳌论坛之后表示,介入艺术因为很多客户有艺术的欣赏和爱好的需要,银行为客户服务,也考虑到这部分客户的需求,特别是要给私人银行高端客户提供艺术欣赏的机会,是“招商银行因您而变”的一个体现。

  而据招行私人银行负责人透露,客户对招行这项创新非常感兴趣,首批艺术作品已经认藏的差不多了,甚至有客户提出收藏多件作品的要求,接下来招行私人银行已经在着手第二批艺术品的甄选。

  与此同时,建行北京分行也积极携手中国国投信托有限公司和保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发行了国内首个艺术品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国投信托·盛世宝藏1号保利艺术品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该信托募集资金4650万元人民币,用于投资艺术品藏家合法拥有的艺术品的收益权,信托期限为1年半,是为建设银行(6.04,-0.04,-0.66%)私人银行客户提供的另类投资信托理财产品。

  “艺术品金融化”是必由之路?

  在此之前,艺术品的投资渠道相对还比较单一。也许由于艺术品的“象牙之塔”属性,曲高和寡,使其与其它资产的相关性显得较低。

  但金融机构的介入,使得艺术品越来越有资产化的倾向,连带衍生出很多金融产品。投资专家认为,在资产组合中,如果拿出15%-20%资金用于艺术品投资,还是比较理性的。

  艺术品如何作为金融资产纳入个人和机构的理财范围、艺术品怎样成为金融工具、艺术品市场如何金融化等课题,已引起公众的关注。

  正如一位金融业专家所说:“艺术品投资离不开现代金融,西方的艺术品市场离开银行业是难以想像的。艺术品是金融界与资本市场都不可忽视的金融产品。”由此可见,艺术品金融化是一条必由之路,虽有挑战,更有机会。

  艺术品的流通,时下除了拍卖,别无它路。那么,何不试试艺术品担保、抵押等多种金融工具,真正建立起我国的艺术品流通体系。

  除了类似于民生银行发行的“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理财产品之外,今年6月,国内中菲金融担保公司继去年在拍卖会上首开当代书画金融担保先河后,又推出了当代书画金融按揭服务,引起了金融业的极大关注。

  据悉,该公司对价值在10万元之上的书画艺术拍品提供按揭,预付50%,还贷期限为一年,按中国人民银行当日利率计算。当然,按揭所购拍品,在未还清贷款余额之前,拍品暂时由拍卖公司保管。

  由于当代字画在艺术品投资中,更趋向于大众化,因此,书画按揭的金融服务一经推出,引发了普通工薪阶层的投资欲望,也为艺术品市场进入消费时代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由于金融业的介入,将担保、按揭理念引入艺术品投资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拍品的真实性得到了有效保证。

  另外,艺术品证券化也被人提及。比如说,将齐白石、李可染、徐悲鸿早年的同一时期作品组成一个证券资产,再将其拆分成10元一股的IPO艺术品证券上市产品,按现行的此类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正溢价率计算,年增值率在60%左右,这个60%就相当于股价的同期利润比的预期保障。

  其实,金融机构介入艺术品投资市场,可以有多种形式,除担保、典当、按揭、证券化外,还可以收藏优质艺术品,赞助大型艺术活动,为艺术品投资人担当理财顾问等。

  注意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虽然艺术品的保值和升值潜力吸引了金融资本的投入,在现阶段的国内银行的各种实验中也显示出良好的效果,但艺术品与传统投资产品本质上的不同成为金融资本涉足其中之后所必须克服的障碍。

  首先是艺术品的非标准化造成投资规模的限制,其次是艺术品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在信息不对称的形态下进行的交易只有少数专家能够透析其中真谛,而银行业作为业外人士,很难找到足够数量的专家全程指导,阻碍了艺术品实现最大的保险系数,难以成为正式的投资产品大批量推广。

  因此,业内人士表示,不要把艺术品的投资咨询变成像房地产投资咨询那样的随意,因为后者只是一件简单的知识咨询,而艺术品的咨询则是相当复杂的事情,弄不好会适得其反,既坑害顾客,也对健康的艺术品市场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同时,更不能将艺术品投资视作简单的投机行为,把炒股票的理念横置过来,应该注意艺术品价格中最重要的评价指标是艺术品本身基于艺术史维度上的时代艺术性。

  另外,对于整个艺术品投资市场而言,大量资金的进入也会带来许多不能预测的风险:一方面,有可能会抬高艺术品价格造成市场短期繁荣,另一方面,在投资标准模糊的情况下,银行资金投入艺术会推动艺术品价格的整体上涨。

  因此,应该看到,金融机构的支持、赞助和介入艺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操作不慎盲目投资也会阻碍艺术发展。只有将艺术品行业中专家资源的整合、收藏标准的确定、估值程序的探索更快地推进到正轨,才能真正实现金融资本增值与艺术品投资收益的双赢局面。

0
标签: 艺术品 金融资本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