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银行去能力化更危险的,是刻意炮制焦虑的银行毒鸡汤
2020-05-24 19:49157490
来源:财金干货ATM银行的工作,没有传言的那么好,但也没有吐槽的那么糟。现在关于银行的很多吐槽,基本上都是对的。官僚化,去能力化,管理上员工背锅领导不负责任制,确实都是银行的弊病。不过这一轮疫情下来我发现骂银行的明显
银行的工作,没有传言的那么好,但也没有吐槽的那么糟。
现在关于银行的很多吐槽,基本上都是对的。官僚化,去能力化,管理上员工背锅领导不负责任制,确实都是银行的弊病。不过这一轮疫情下来我发现骂银行的明显变少了,因为毕竟各行各业只有银行没裁员。
随便聊两句吧,银行的工作没有外界想象得那么好,但也绝不像有些营销号那样黑得那么糟。去能力化这点不消多说,前几天还有位领导“恐吓”员工,没有银行你们都只能去超市数钱。这年头做业务,哪一单业务不是一瓶瓶啤的白的吹出来的?这样的工作像是在干金融吗?要想干真正的金融,就得实地尽调,撸财报,搞精算,盘库存,从中小民企那里赚点零碎利润。费时费劲费脑,估计一半现役对公人员胜任不了。骂银行骂得最凶的那批人,往往是最不舍得这只饭碗的。至于凭本事离开银行再骂银行的人,祝贺你们脱坑了,也佩服你们知行合一。要说银行真做了什么恶,那就是它这种巨无霸机构是不会在意员工——天地不仁 ,万物为刍狗。甚至一而再牺牲员工讨好客户。但硬币的反面就是正因为它是国企,有政治属性,这份工作才近似铁饭碗。类比一下,银行的工作就像5年期定存一样,客户当然知道你这1年4个点根本跑不赢通胀,存到银行就是亏。你总不能去骂客户怎么这么傻,为啥不拿这钱做做定投,买买债券基金长期收益肯定比定存高。这里就有个风险偏好因人而异的区别。有的人是非常恐惧“失业”这种事的。我四川老家那边普遍是没有“跳槽”的概念的。除非毕业闯大城市,在老家找工作就意味着必须一直干下去。因为当地没啥就业机会,工作丢了大半年都不一定找得到工作。但如果你在大城市工作,干得不高兴了随便发发简历,分分钟就有HR联系你。毕竟北上广深都是1000万级人口城市啊,什么行业没有,什么工作你找不到?这就造成了一种人与人之间工作观念的隔阂:小地方的人是想象不到大城市的人就业上的选择度,从而理解不了大城市就业的流动性;相反大城市的人也理解不了小城市的人为啥死死拿着那3,4千块钱的饭碗,怎么打怎么骂都不松手。这就好像存银行的人理解不了炒股的人怎么承受得起一年20%-50%的波动;炒股的人觉得存银行的人怎么那么傻还把银行那几个点利率当宝。世界是平的。硬币永远有两面,但是大家都倾向死盯着自己看到的那一面,然后觉得对方捏着的是假币。在小城市,除非你有非常过硬的关系,能进当地国企、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否则端得上铁饭碗的就只剩银行了。在银行干过两年以上的人都知道,离开银行的沉没成本是巨大的。别听外面营销号天天灌输的那些毒鸡汤负能量,好像明年全国柜员都要下岗似的。大家想想近20年银行业最烂的时期就是12年-15年那段时间,请问从业人数是增长还是减少了?况且,除非中国的利率体系发生极大变化,跟欧洲日本那样实行负利率,才会真正“毁灭”传统意义的金融行业。那个时候是经济增长达极限,只能以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大家觉得我们国家的经济还要多久才会到那个程度?退一步说,真会到那个时候,你觉得需要焦虑的仅仅是银行从业者吗?领导恶心,客户恶心,纵容客户欺负员工的领导最恶心。那个喷你的客户,搞不好TA就是因为最近被裁员脸才那么臭的。这是我表弟发给我的,现在老家厂子复工2200块钱招工,没有五险一金,三班倒,爱来不来,看这架势:你可以说银行耗费了你的青春,在行啥也没学到,出去毫无竞争力。然而还有这样那样的苦,悔不当初之类的。要是觉得压力大,不过忍忍还能待,银行是个不错的选择;甚至可以干脆阿Q一点,脸皮厚一点,扣钱就当打发领导了,业绩不好被说也就被说了。爱咋咋地吧,谁真的因为业绩不好被裁员?但千万不要一边觉得银行坑了你,一边又没有勇气踹掉银行,而是一味浸泡在负能量中长吁短叹。如果选择了银行,那么就把银行当作你的天空,对于会飞的鸟儿来说,哪儿都有天空,因为”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它们的翅膀永远闪耀自由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