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理ABS将成为政府平台企业的融资未来?
2018年以来,以保理融资债权为基础资产的ABS发行数量达53只,发行规模435.63亿元;2017年,保理ABS发行14只,规模122.69亿元。
2018年以来,以保理融资债权为基础资产的ABS发行数量达53只,发行规模435.63亿元;2017年,保理ABS发行14只,规模122.69亿元。
专家表示,目前保理公司规模比较小,资金来源上,自有资金有限,大部分的保理公司用完自有资金后,通过再保理来获得资金,或通过ABS等手段方式来获得融资。ABS要求应收账款资产信用等级高,通常成本是比较低的,但保理公司的融资成本和所放出资金获得的收益相比就比较低了。
对于保理公司发行ABS的准入条件,一位券商人士表示,一般的标准是保理公司实缴注册资本1亿美元以上,评级AA以上,如果没有达到2A以上,需要AA+评级机构做强担保。“市面上一些ABS的发行没有担保,但资产评级依然很高,因为这些资产是有追索权的,这类资产功能类似一个担保方进行担保,资产评级越高,成本越低。”
保理应收账款--商业保理公司主导的保理资产证券化
商业保理和资产证券化两者的结合则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结构性融资方式,商业保理公司通过资产证券化能够有效地将自身受让的应收账款出售给特殊目的载体,并通过产品设计将应收账款转入证券市场进行交易,有效地盘活商业保理公司存量的保理资产,缓解了资金流动性压力,有效地解决商业保理公司因缺少资金而难以拓展商业保理业务的难题。
反向保理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债务人主导的保理资产证券化
在供应链的运营模式中,由于各企业自身实力以及所处位置不同,易形成一个或少数几个规模大、竞争力强的核心企业,而上下游的配套企业则成为依附其生存的中小企业。核心企业往往出于其强势地位将贸易成本转嫁给其上游的中小型供应商企业,呈现一种“成本洼地”导向,给中小型供应商企业造成大量应收账款。
政府平台企业为什么要剥离解析
为了分类管理融资平台,10号文将融资平台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仍按平台管理类”(简称监管类);二类是“退出类平台”(简称退出类或监测类)。其中,退出类是指经核查评估和整改后,已具备商业化贷款条件,自身具有充足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能够全额偿还贷款本息,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完成退出流程后,整体转化为一般公司类客户管理的融资平台(意思是已经不是融资平台了,可以作为商业化运营企业看待)。凡不符合退出条件以及未完成退出流程的融资平台,仍作为监管类平台管理。
融资平台分类目的,是为了规范其融资行为。当时环境下,监管类平台可以发放由财政性资金承担直接或间接还款责任的贷款(即政府性债务),如向土地储备贷款、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交通厅公路贷款、国务院审批或核准的重大项目贷款等。
退出类平台已整改为一般公司,可以按商业化原则为企业自身举借债务,但不得举借政府性债务,两者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
为了减少地方政府债务,使地方国企进入良性发展,与政府剥离、退出政府平台是未来趋势。
供应链金融保理ABS的作用
保理商向其提供资金融通、买方资信评估、销售账户管理、信用风险担保、账款催收等一系列服务的综合金融服务方式。它是商业贸易中以托收、赊账方式结算货款时,卖方为了强化应收账款管理、增强流动性而采用的一种委托第三者(保理商)管理应收账款的做法。
由于类信用债特征比较明确,供应链金融保理ABS多采用平层发行或仅设置较低比例的次级。供应链金融保理ABS作为一种融资途径,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1)有助于上游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发行供应链金融ABS产品的底层资产通常是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企业的应收账款,通过组织批量发行供应链金融ABS产品,相当于为其上游供应商提供了一条便捷、稳定的融资渠道。
2)核心企业有息负债需求下降,节约财务费用。对于最终付款方而言,从表面上看此类ABS产品的发行对于其资产负债表不存在直接的影响,然而由于上游供应商的资金流转状况得到改善,其对供应商的占款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加强,鉴于其对供应商的应付账款并不计息,相当于其获得了免费的资金,有息负债需求下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节约财务费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部分项目中供应商的应收账款对应最终付款方的各个子公司而非母公司。为了提供足够的增信,项目中采用了出具付款确认书将母公司列为共同付款人、提供差额支付承诺等方式,来使应收账款更好的体现为母公司信用。
分层结构上,由于其类信用债特征比较明显,供应链金融保理ABS多采用平层发行或仅设置较低比例的次级。
供应链金融保理ABS尚有千亿供给量
从目前来看,供应链ABS主要采用储架发行方式或曰备案制,企业先向监管部门发出审核申请并递交材料,把发行时间区间和额度经过注册同意后放到“架子”上储藏着,当有发行需求的时候再向证监会申请从架子上取下来使用,即“一次核准,多次发行”。
而根据储架发行的情况来看,未来供应链金融保理ABS产品至少还有1300亿以上的供给量,给投资者带来的较大的配置空间。
来源:贸易金融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