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经济发展中发挥票据在供应链金融中作用的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疫情后复工复产、经济发展十分紧迫。本文认为,供应链金融是疫情后促进产业发展的抓手之一,利用现有的金融基础设施,充分发挥票据在供应链金融中的作用,通过设立供应链金融票据试点单位、探索供应链企业应收账款票据化等方式推动供应链金融票据发展,将会取得积极的效果。
来源:现代金融导刊、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
作者:江财九银票据研究院 肖小和 金睿 王文静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疫情后复工复产、经济发展十分紧迫。本文认为,供应链金融是疫情后促进产业发展的抓手之一,利用现有的金融基础设施,充分发挥票据在供应链金融中的作用,通过设立供应链金融票据试点单位、探索供应链企业应收账款票据化等方式推动供应链金融票据发展,将会取得积极的效果。
关键词:疫情后经济;票据作用;供应链金融
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经过制造一系列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分销网络把最终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立体网链结构。在供应链上除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外,最根本的是要有增值流。
供应链管理的目的就是增强企业竞争力,把供应链上各企业分担的采购、生产、分销的职能整合成为一个协调有序发展的有机体,以消费者满意度为目标,改革和优化链中各环节,提高消费者满意度的同时实现销售的增长、成本的降低以及资金的有效运用。
供应链金融以对整个供应链信用的评估替代对单一中小微企业主体信用的评估,对中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估不再强调企业规模、固定资产价值、财务指标和担保方式等要素,转而强调企业的单笔贸易真实背景和供应链核心主导企业的实力和信用水平。
供应链金融受到国家多项政策的支持,是我国金融供给侧改革、信贷结构改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中小微企业的重要抓手。2017年以来,中央各部委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各类机构利用供应链满足上下游参与主体的融资需求,推动中小微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票据在疫情后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票据是指出票人根据票据法签发的,由自己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或委托他人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有价证券。广义的票据泛指各种有价证券和凭证,如债券、股票、提单、国库券、发票等。狭义的票据仅指以支付金钱为目的的有价证券。在我国,票据即商业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支票及本票(银行本票)的统称。本文中的票据特指企业在贸易结算中最常用的商业汇票。
疫情后经济活动中,票据可以发挥如下作用:一是支付作用,在企业与上下游企业贸易往来中,票据同现金一样可以用来付款;二是结算作用,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可以通过票据背书转让来结算;三是信用功能,票据的开立和流转基于真实的贸易背景,由于汇票开立和实际兑付之间有时间差,这就使债务人的信用得到扩张;四是融资作用,持票企业可以找金融机构贴现或创设标准化票据快速回笼资金,持票的银行也可以通过转贴现、回购和再贴现融入资金;五是交易功能,票据作为一种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可以随时在票据市场交易变为现金;六是投资功能,票据市场是货币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投资者可以向企业、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买入票据或票据衍生品作为短期投资品;七是调控功能,票据是商业银行调节信贷规模和资金最灵活、最有力的工具,人民银行在特定历史时期也通过调整再贴现利率调节基础货币的投放。
三、疫情后经济发展如何发挥票据在
供应链金融中作用的思考
(一)转变观念、发挥票据信用在供应链金融中的作用
一是借助上海票据交易所的平台,整合各方信息。随着票据交易所系统的开发和完善,未来可以在平台上统一发行主体信用评级、票据评级、金融机构评级等信息,以电子商业承兑汇票为载体,通过票据交易量和交易价格来反映客户信用状况。
二是大力向企业推广电子商业承兑汇票,发挥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集团内部企业和上下游企业积极使用电子商业承兑汇票。
三是要加强银企合作,疏通电子商业承兑汇票在商业银行贴现的渠道。商业银行应加快研究落实商业承兑汇票贴现的授信办法和办理流程,划出一块票据贴现规模专门用于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实现票据和资金的结合。
四是完善央行对中小微企业电子商业承兑汇票的再贴现政策。通过设置中小微企业电子商业承兑汇票专项再贴现额度和再贴现利率,调动商业银行积极性,鼓励、引导商业银行重视、发展电子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业务。
(二)梳理供应链金融的行业、产业与核心企业
根据各参与方主导地位不同,目前供应链金融包括三大业务模式。
第一种是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金融模式,金融机构出于对核心企业资信的认可向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该模式是最常见的传统模式。
第二种是以“怡亚通”为代表的一站式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通过整合供应链中的信息流,为企业提供包括物流、退税、资金融通、外汇服务等业务。这种模式下,对信用风险的控制主要依赖供应链服务商的业务整合能力以及其资信能力。一站式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是多种角色叠加重合的产物。
第三种是以电商平台为主导的模式。电商平台能够方便并快速地获取整合供应链内部交易和资金流等核心信息,这是电商平台切入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最大优势所在。业界代表有阿里巴巴的阿里小贷、淘宝小贷等;京东的订单融资、入库单融资、京保贝等;苏宁易购的账速融、信速融、货速融、票速融、乐业贷等。由于积累了大量的真实交易数据,电商平台可以通过不断积累和挖掘交易行为数据,分析、归纳借款人的经营与信用特征,进而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合理的风险定价和有效的风险控制,降低放款、回款成本。这种模式下,没有核心企业,也没有货物的质押过程,着重点在于电商平台的采购、运输、销售、资金回流体系是否具有完整闭环特性。
(三)研究商业银行票据业务服务供应链金融的方向与重点
首先,商业银行在各自的风控框架内可以选择当地主要产业的核心企业进行主动授信,然后主动上门营销核心企业到银行开立结算账户,并鼓励核心企业用这个账户签发商业承兑汇票给上游供应商。
其次,针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特点,商业银行应该有针对性地完善异地客户授信管理体制和核心企业信用额度在银行各分支机构间的共享机制,建立全国性业务全国办、全国业务区域办的业务联合办理机制。
最后,还需升级商业银行内部授信审批和作业系统,优化异地开户、异地贴现等业务的办理流程,降低业务办理的各项成本。
完善体制机制后,中小供应商拿到核心企业签发的商业承兑汇票后可以背书转让给其上游,也可以向该商业银行申请商业承兑汇票贴现或者质押贷款等,占用核心企业的授信或者申请贴现企业自己的授信,这样就可以激活闲置授信的信用价值,通过商业承兑汇票的形式疏解中小微企业的流动性困难,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在服务好供应链上核心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同时,商业银行做大资产规模、挖掘信用价值、提高收益的目标也就借助票据业务转型自然而然实现了。
(四)选择供应链金融票据服务试点单位并实施
一是建立健全农业供应链票据发行机制。可结合本地特色农业,优先选择粮食、果蔬、茶叶、药材、乳制品、蛋品、肉品、水产品、酒等重要产品,立足区域特色优势,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供应链上票据的流通和融资,打造联结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的票据产品。
二是积极发展工业供应链票据业务。可优先选择家电、汽车、电子、纺织等行业,推动核心企业签发商业承兑汇票并向上游供应商推广使用。针对必须抢占制高点的战略新兴产业,应充分调动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基金在内的各方资源,打造合作紧密、分工明确、集成联动的政产学研一体化的供应链创新网络。战略核心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商业承兑汇票的支付属性和融资属性,推进大型飞机、机器人、发动机、集成电路等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发展。
三是鼓励传统贸易流通企业和仓库物流企业向供应链服务企业转型,建设供应链票据综合服务平台,签发商业承兑汇票获得信用融资以提供研发、设计、采购、生产、物流和分销等一体化供应链服务,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
(五)探索建立供应链企业应收账款票据化模式
应收账款和商业承兑汇票的使用场景相似。
一方面,两种业务的切入点都是供应链贸易链条中的高信用等级企业,包括行业龙头企业、经营管理良好的产供销稳定的优秀大型企业等。
另一方面,两种业务都是依托核心企业服务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旨在促进整个供应链企业发展、提升生态圈实力、推动产业集聚、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应收账款融资主要依赖的基础设施为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该平台上线晚、业务量小、未实现与商业银行直连。
商业承兑汇票依赖的基础设施为上海票据交易所及其旗下的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ECDS系统上线伊始就与所有商业银行和财务公司实现了直连,并接收所有其他金融机构和资管产品接入系统。票据基础设施起步早、稳定性强且相关法律法规较完善。
应收账款是供应链金融的基本标的,但是其确认、流转比较困难,保理的成本也比较高;而商业承兑汇票具有统一的基础设施,实现了电子化操作,具有期限灵活、交易便捷、成本较低的优势,同时,其还可以享受央行再贴现等相关扶持中小微企业的精准滴灌政策。因此,可以探索建立电子商业承兑汇票替代应收账款的模式。
这就需要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努力搭建票据业务系统平台,缩短决策流程的同时突破信贷业务属地化管理的制度瓶颈,实行全面风险管理。
(六)利用标准化票据激活供应链企业融资
标准化票据以票据作为基础资产,联通票据市场和债券市场,有利于发挥债券市场投资者的专业投资和定价作用,增强票据融资功能和交易规范性。从2020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可以看出,商业承兑汇票可以作为标准化票据基础资产纳入资产池,体现了央行对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支持。
商业承兑汇票产生于供应链,应用于供应链中的中小微企业,利用商业承兑汇票这个工具把供应链中的应收应付票据化,利用标准化票据再把票据标准化,从而实现票据的“非标转标”,不再受限于票据流转需真实贸易背景或参与主体需具备贴现业务资质等, 原始持票人可直接背书转让票据给存托机构并进行相应融资,该机制将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与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投资者对接,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部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作为货币市场工具, 标准化票据具备资管新规中“标准化债权资产”的特征和属性,如未来被认定为标准化债权资产,则在投资市场上也将受到包括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在内的资管产品的青睐。标准化票据产品的发展无疑将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带来新机遇,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等困难的疏解。
(七)争取各方支持,推动供应链金融票据发展
社会各方应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商业承兑汇票的承兑签发和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第一,建议央行从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方面支持中小企业使用商业承兑汇票,特别是要加大再贴现支持力度,适时调整再贴现利率,对于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给予较低资金成本的再贴现支持,盘活中小企业票据资产。
第二,商业银行应为中小企业商业承兑汇票的开立、承兑、贴现、付款等提供优质服务。
第三,银行保险监管部门根据中小企业现实情况进行差别化监管。
第四,财政部门发挥好财税优惠的外部激励作用,对中小企业办理商业承兑汇票贴现等业务施行更优惠的税收政策。
第五,近年刚成立的国家担保基金可以支持中小微企业持有商业承兑汇票时的融资需求,可由商业银行参与尽职调查,国家担保基金给予一定比例担保,央行划出一定比例再贴现额度,共同发展商业承兑汇票。
第六,票据交易所应加强票据交易平台建设,使票据市场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并且使业务处理更加便捷、安全。
第七,中小微企业也要积极增强自身“体质”,聚焦主业,规范经营,注重诚信。第八,有关部门应尽快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打击逃废债和欺诈行为。
(八)加强票据在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防范
风险表面是外部环境问题,核心是风险观、业绩观、发展观问题,是风险管理体制与业务发展不尽适应的问题。“重盈利、轻风险”、“重指标、轻管理”的问题需要在供应链票据发展变化中进一步根除,金融机构应坚持审慎经营的理念,坚持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相适应,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深化对电子商业承兑汇票信用风险管理和票据交易所时代市场风险、道德风险管理。
根据独立、公正、客观、科学的原则设定票据信用评级、授信体系,采用宏观与微观、动态与静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科学分析方法,确定评级对象的信用等级。对供应链商业承兑汇票承兑企业信用评级,可借鉴现有成熟的对企业主体评级方法,按企业所处行业的不同分别制定细分评级指标体系,每个行业所选取的指标项及指标权重均有所区别。最终评级结果由评级得分、所对应的级别符号和评级报告组成,评级得分由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得分加总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