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再无非非标:央行标债认定规则(征)点评

2019-10-14 10:44 1537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银行团队分析师:王剑 S0980518070002分析师:陈俊良 S0980519010001来源:王剑的角度(ID:wangjianzj0579)事项2019年10月12日,央行发布了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银行团队

分析师:王剑     S0980518070002

分析师:陈俊良  S0980519010001

来源:王剑的角度(ID:wangjianzj0579)


事项


2019年10月12日,央行发布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认定规则》),开始面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标准化债权资产(以下简称“标债”,并将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简称为“非标”)的认定是“资管新规”的重要配套细节。“资管新规”及其他监管文件中,多处涉及非标监管,但对于标债、非标的认定细节迟迟未颁布,影响了资管业务及其监管工作的开展。


我们分析后认为,此次《认定规则》严于预期,此前实践中存在的认定模糊的部分资产——业内俗称“非非标”——此次被明确纳入非标。因此,对于银行理财业务开展有一定影响。但是,这类资产总规模相对有限,可能在8000亿元左右,因此也不必高估其影响。


评论


■背景:非非标的起源与规模


非标资产是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它的本质就是放贷形成的债权资产,且无流动性,与贷款并无本质区别,也就是变相贷款。因为过去银行业将非标用于绕开部分监管指标,因此非标受监管部门高度关注。“资管新规”及其配套文件中,对非标给出了较为明确的监管要求,比如理财产品的期限必然长于所投非标资产的期限、对单一客户的非标的集中度限制、非标投资占总理财或银行总资产的比例限制(分别为35%、4%)等,银行表内投资于非标则要求不得藏匿风险,且必须充分计提资本和拨备等。


由于存在上述限制,非非标应运而生。非非标不是规范用语,而是业内俗称,泛指各种既不归入标债、又不归入非标的债权资产类别。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老的监管文件中,非标不是标债的绝对补集,两者都用了白名单制定义,即,标债主要是指各种标准化固定收益证券,而非标则是“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原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两者并不互补,两者合集不是债权资产的全集,这就导致了不能归类于两者的其他债权资产,又会形成一个新分类,里面包括“非非标”及其他。


2016年,原银监会颁布《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预期年化收益权转让业务的通知》,银行可以将信贷资产拿到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形成信贷资产流转和收益权转让相关产品,这些产品不纳入非标,当然也不符合标债定义,因此便是非非标。其他非非标种类还包括理财直融工具、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的债权融资计划、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收益凭证等(有些银行在填报理财资产类别时,也可能会将其中一些填到非标里,因此数据并不完全准确),但总量都不大,最主要的还是银登信贷资产流转。


从2019年6月末的理财资产投向数据来看,非保本理财持有资产约25.12万亿元,其中银登信贷资产流转(统计在“新增可投资资产”)、理财直融工具两者合计约占3%,再加上一些其他小品种,总规模可能在8000亿元左右。其中,占比最大的是银登信贷资产流转,理财直融工具和其他非非标都不多。



在业务和监管实践中,非非标在理财资产中分流了非标资产,不用遵从非标的部分监管规定,从而减轻了银行理财的非标总规模,从而减轻了监管指标的压力,然后再扩大“非标+非非标”的规模,从而保证了理财收益。


此外,我们预计银行表内由于对非标监管约束少,因此没有强烈的非标转非非标的需求,表内非非标应该比较少,我们且忽略之。


■《规则》对标债的认定方式


2018年“资管新规”及其配套文件陆续颁布后,对标债、非标的认定方式有个很大的变化,就是不再对两者分别定义,而是只认定标债,其余的全是非标及少量其他东西(比如存款、大额存单以及债券逆回购、同业拆借等)。因此,目前,债权类资产分为三类,标债、非标和少量其他,原来的非非标大部分被归入了非标,世间再无非非标。



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规则》,对标债进行了几步认定:


(1)先用白名单制,罗列了明确属于标债的债权资产。除了毫无争议的国债、央票、地方债、金融债、信用债等之外,还包括同业存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固收类公募基金等。


(2)不在上述标债白名单中的,则按照标债条件认定。标债条件主要是五点,在“资管新规”中已有提出,但没有明确的、可操作的具体要求,此次给出了详细的规则。



符合这五点条件的,由相关机构向央行提出标债认定申请,央行会同监管部门审核认定。


(3)此外的资产就全是非标。因此,非标基本上就成了标债的绝对补集,不再有非非标这类东西(暂不考虑存款等少量其他资产)。《规则》中还明确点名,理财直融工具、银登中心资产流转、北金所债权计划、中证收益凭证、上保所的计划等,均属于非标。也就是说,原先以非非标身份存在的资产,大部分归入了非标。未被上述点名为非标的类别,比如标准化票据等,相关机构今后可能会酌情向央行提出标债认定申请。


《规则》还规定,在“资管新规”过渡期内(即2020年底之前),原先的非非标资产仍然可豁免非标的各项监管要求,但过渡期结束后,仍未到期的资产则按规定妥善处置。


■ 对行业有影响但规模可控


(1)影响理财收益率。非标、非非标是理财产品提高收益的主要方法,如果没有这两种(未来是一种)资产,银行理财收益率会与固收类公募基金接近,对客户的吸引力便会下降,销售难度加大。展望未来,非非标纳入非标之后,总的非标规模料将压降,因此会继续影响理财收益。未来理财将很难通过简单依靠期限错配等方式博取回报,更加考验投资管理和资产获取能力,这一监管精神将驱使银行理财业务进一步回归至真正意义的资管。


(2)影响企业融资。非标压降过程中,企业融资难免会受影响。但是,由于非非标总规模目前仅8000亿元左右,占理财资产比例仅3%,将来即使压降非标规模8000亿元,对全行业影响相对可控,不必过度担忧。更何况,对于某些银行而言,非非标归入非标,非标也不一定超标,因此也并不意味着非标一定得压降8000亿元。


(3)未来资产将规范转标。未来非标将无法转成非非标,只有转成标债一条路。从《规则》中的标债白名单来看,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统称为各种ABS)可能会是较为主流的转标方式。这也会为金融机构(出表机构、投行等)带来业务机会,也会继续为理财、保险等机构投资者输送可投资产。


因此,我们认为标债认定长期看会改变一些行业格局,对企业融资影响可控。




0
标签: 王剑 分析师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