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剑指票据套利和信用风险
自上海票据交易所成立以来,曾经困扰市场已久的纸票信息不透明以及区域分割问题已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但值得关注的是,票据市场的主要风险从操作风险转变为信用风险和套利风险,违规环节逐步由交易端转移至承兑端、直贴端
自上海票据交易所成立以来,曾经困扰市场已久的纸票信息不透明以及区域分割问题已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但值得关注的是,票据市场的主要风险从操作风险转变为信用风险和套利风险,违规环节逐步由交易端转移至承兑端、直贴端,存在业务制度建设滞后、客户准入和背景审查不严以及利用大量无真实贸易背景承兑、直贴业务来虚增存款、空转套利、掩盖不良、套取银行信用和资金等主要违规问题。
对票据的管理成为近期监管的重点。7月25日,北京银保监局发布消息称,针对北京地区票据领域风险特征和违规现象,于近日印发了《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票据业务的监管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重点从资金审查、贸易背景审查、商业承兑汇票业务、高比例担保票据业务以及跨省异地票据业务五个方面强化规范整治。无独有偶,《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银保监会于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票据业务监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加强财务公司票据业务监管,防范票据业务风险。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票据套利及风险问题已经受到市场和机构的广泛关注。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公开指出,对于个别由于票据贴现、结构性存款和同业拆借利差进行套利的行为会加强检查,并进行严格问责和处罚。而招商银行在近期的银保监会例行发布会上也曾专门提示票据风险。
自上海票据交易所成立以来,曾经困扰市场已久的纸票信息不透明以及区域分割问题已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但值得关注的是,票据市场的主要风险从操作风险转变为信用风险和套利风险,违规环节逐步由交易端转移至承兑端、直贴端,存在业务制度建设滞后、客户准入和背景审查不严以及利用大量无真实贸易背景承兑、直贴业务来虚增存款、空转套利、掩盖不良、套取银行信用和资金等主要违规问题。
“目前,电票占比99%以上,电子化操作和系统刚性控制使纸票时期存在的假票、伪造票、清单交易等常见的操作风险基本消除。”一位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部门负责人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与此同时,需要关注信用风险提升与市场风险管理压力增加问题。“当下,不少风险主要集中在票据的承兑发行端,从这个方面来看,中小银行超量、超额签发银行承兑汇票,或者在整个负债里面保证金占比较大,会对其未来经营活动的流动性带来一定的隐患。从商业承兑汇票来看,克隆企业账户签发商票,假冒央企国企股东注册公司签发商票,假冒银行承兑汇票,或者伪造由金融机构保证的票据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所以,票据的签发端、承兑端风险是票据市场风险演变的新方向。”
而对于财务公司,则有更细化的情况。有央企财务公司人士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受个别财务公司承兑汇票到期拒付影响,目前市场接受程度急剧下降,票据流转和贴现难度直线上升。另外,整个行业内资质和能力良莠不齐,财务公司自身流动性管理也存在一定问题。
在票据交易中,贸易背景的真实性是关键,也是不少风险暴露背后的主要原因。对此,上述两个文件均有所强调,例如,《通知》要求,严格审查贸易背景真实性,严防交易合同、运输单据、出入库单据、检验验收单据、增值税发票等资料不实和虚构交易签发票据等问题,保证票据业务贸易背景资料各要素的逻辑一贯性。《意见》则从客户准入审查、贸易背景资料审查以及限额管理三个方面细化了贸易背景审查要求,自客户准入环节起杜绝虚假贸易背景票据业务,重点打击空壳中介公司。同时,为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加快票据流转效率,《意见》要求银行业机构根据客户财务数据、经营流水、纳税记录、结算模式等综合审慎核定年度票据业务发生额上限。
出现票据套利问题,还在于部分金融机构对票据业务中的担保资金来源审查、资金流向审查流于形式,甚至故意放松审查标准以配合客户套利、套信、套取资金。对此,《意见》要求承兑业务担保资金不得来源于贷款或其他债务性资金、直贴资金,同时明确规定,严格禁止票据直贴业务资金违规回流至贴现申请人的任何一个前手,对于存在违规回流情形的,机构不得给同一贴现申请人办理新增业务。《通知》同时强调,加强票据承兑保证金管理,对出票人的保证金实行专户管理,防止出票人挪用或提前支取。应根据已经做实的保证金计量担保风险敞口,不得变相突破担保比例。
前期宝塔、海航、天津物产、重庆力帆等集团财务公司都出现票据业务风险,业内人士认为,监管的趋严大概率与这些事件有关。“财务公司整体体量较小,业务也相对简单,之前对其的监管不像对银行那么严格。”上述财务公司人士坦言。
“包商银行事件对不少财务公司的影响很大,在多重压力下,金融机构对相关环节进行完善也是必然的。”上述财务公司人士强调。对此,上述商业银行表示赞同,他谈到,包商银行事件打破了银行承兑汇票刚性兑付的行业惯例,未来中小银行承兑票据的信用风险将会成为市场较为关注的方面,这也直接导致大家对票据的“审慎”。另据《金融时报》记者了解,目前相关财务公司业已针对上述内容开展自查。
来源:金融时报